金秋时节,三秦大地硕果盈枝,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加快建设果业强省为目标,紧扣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苹果首位产业,推进苹果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了“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截至2022年底,陕西省苹果产量1302万吨,占全国27.03%,带动200万农户、近千万人从业,作为引领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之一,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一个小苹果,已然成为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陕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绿色产业。

陕西种苹果吗_陕西种植苹果致富_陕西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布局产业发展先手棋

近几年,陕西省统筹粮食生产和果业发展,按照“逐步调减渭北南部、巩固提升渭北北部、适度发展陕北山地”的思路,提出苹果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总结苹果主栽模式和主推技术,分区域明确最适宜品种、最实用技术、最高效模式,指导果农科学建园、规范管理,推动产业向最佳优生区聚集、向不同色系熟期差异化发展、向产业与资源相匹配的栽培结构转型。目前渭北北部、陕北山地和渭北南部三大产业带聚集度不断提升,占到全省苹果面积、产量的94.8%和95.9%。

“你看我这果子长得好不好,这么端正的果型,着色也均匀,咬一口甜如蜜,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说话的人叫李延军,是延安市宝塔区临镇镇庙塬村的一名苹果种植户,去年靠苹果销售直接为其带来了30多万元的纯收入,他的十亩苹果园也被称为宝塔区销售冠军园,引得众多果农前来学习“打卡”。

提起致富秘诀,李延军说出了五个字“精细化管理”。

“我从2003年就开始建园种苹果,以前咱不懂,以为种的树越多结果越多,结果十亩地种了有400多棵树,树是种下了,可果子却不见丰产,后来在俺们宝塔区果业局的帮助下开始间伐改造,从原来的400多棵树减少到120棵树,并通过学习果树精细化管理技术,这才让果园开始丰收了起来。”李延军对记者说,“这还不算,去年在宝塔区产业奖补政策支持下,我又上马了防雹网半自动卷帘机,不仅操作更安全,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除了套袋、落果、追肥的时候雇点人手,现在俺跟媳妇俩人管理这10亩果园绰绰有余。”

“现在这个果园有20个年头了,看这长势,这些果树估计将来比俺‘活’得长!”李延军半开玩笑地说。

宝塔区果业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莉告诉记者,宝塔区地处陕北山地苹果产业带,近年来宝塔区持续优化栽培模式,以乔化短枝型栽培为主,推广抗寒、耐旱等抗逆性强的砧木和品种,并加快果园集雨设施配套建设,满足急需补充水肥需求,全区苹果产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渭北南部苹果产业带上的宝鸡市凤翔区,绿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150亩苹果园也即将迎来一次大丰收。

与陕北山地的乔化栽种模式不同,渭北南部的苹果种植主要以矮化密植为主。

“最低一万一。”绿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曹儒介绍,“今年果园里平均一株树套了230个袋,而且果子特别大,都在六两半左右。行距3.5米,株距1〜1.5米,一亩地种植127〜190株,所以保守估计亩产量也有1.1万斤,亩均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

据了解,曹儒培育的“曹儒”牌苹果商业品牌价值从6501.36万元已经跃升为1.08亿元,品牌价值快速提升的背后离不开对果树精细化的管理。

“凤翔全区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矮化种植面积达到98%。矮化种植的好处是树冠小,结果早,一般第三年就能开花,第四年就有效益,丰产性很好,没有大小年。另外品质也比较好,着色好,颜色也比较靓,风味糖度都可以。”凤翔区果业中心主任魏生强接过了话茬。

据了解,凤翔区突出宽行密植、格网立架、草膜相间、省力生态,形成了以“矮化栽培、双矮引领、精作细管、精品生产”为核心的苹果种植“凤翔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果园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除了优化苹果品种布局结构,在老旧果园提升改造、创建高质高效园、加强技术指导上陕西省也做足了功夫。

“我们大力推进间伐改造、高接换优,分区域建设一批老园改造示范园,因地制宜推广新优品种和特色品种,全年完成老园改造10万亩,新优品种推广5万亩。同时制定出台高质高效果园创建标准,明确创建程序和要求,分区域、分类型创建100个高质高效果园,持续实施豆菜轮作、地布覆盖、坑施肥水、滴灌节水、改土培肥等绿色节本增效技术,带动全省果园管理水平和产出效益全面提升。”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赵广柱告诉记者。

陕西种苹果吗_陕西种植苹果致富_陕西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科技攻关 奏响提质增效协奏曲

世界苹果看中国,中国苹果看陕西。

20世纪90年代,日本红富士苹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一跃成为我国第一大主栽品种,其种植面积占到七成左右。由于红富士一家独大,导致了苹果的优质不优价,而未来市场的需求是优质化、多元化,因此必须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苹果新品种。

为打破红富士一家独大的尴尬局面,让中国人吃上自主培育的“国字号”好苹果,自2016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马锋旺及其团队牵头在延安、咸阳、榆林等苹果主产区建立苹果试验示范站,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先后培育“秦脆”和“秦蜜”等7个苹果新品种。这些新品种表现出色,果品质优价高,成为陕西果农争相栽植的“致富树”“发财树”。目前,“秦脆”已被确定为我国苹果品种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之一,在全国苹果主产区大规模推广。

“我们坚持依托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导向并重,强化自主品种选育,优化主栽品种布局,推进不同色系、口感、果型品种差异化发展,早、中、晚熟品种比重调整到11∶10∶79,富士一家独大的格局不断打破,‘瑞雪’‘秦脆’等自主产权新优品种加快规模化布局,千亩以上规模的品种发展到50多个,主推的砧木品种达到10多个,新优品种种植面积近20万亩,中早熟品种栽植面积较2014年提升5个百分点,全省苹果品种结构不断丰富、布局日趋合理。”赵广柱告诉记者。

据了解,陕西省依托“秦创原”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发挥产业技术体系作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进新品种培育、设施化升级、工艺性开发,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和近2/3的功能研究室在陕,国家苹果气象服务中心落户陕西,中科院、中国农科院苹果卫星遥感大数据平台和国家级智慧苹果园加快布局建设,初步构建了3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产业体系为龙头、43个果树试验站为支撑、覆盖60%县(区)的基层果业技术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产学研推体系。

在洛川县苹果科技示范基地,马锋旺教授团队为主体,联合6所农业大学、4所科研机构,聚集了国家苹果体系12位科学家、教授,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在此开展了27项实用技术的科研试验。

在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4000份苹果种质基因和全世界600个优质苹果新优品种一应俱全,通过更多优系品种的推广,让陕西苹果产业发展有了更强的“芯”动力,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千阳县海升现代矮砧苹果苗木繁育中心,集规范化引种、专业化脱毒、工业化繁育、标准化生产和高效化管理在这里一站式实现。该基地引进了国内外苹果优良品种和脱毒原种M9-T337矮化砧木,丰产期可出圃优质无毒矮化自根砧大苗1000万株,使用该种苗木建园可实现“当年开花、次年挂果、三年丰产”。

陕西省狠抓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品种选育、试验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创新、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助推陕西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陕西种植苹果致富_陕西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_陕西种苹果吗

健全链条 提升陕西苹果竞争力

9月12日,在洛川延刚果业苹果智能分选车间,红彤彤的苹果在工人们的有序配合下,沿着4.0智能选果流水线稳稳滚动,经过清洗、分拣、包装等工序,分头“跑”向不同的包装线。

“这条4.0智能选果线是公司花了400多万采购的设备,该设备的X光1秒可以拍摄21张照片,相当于给苹果做CT。”延刚果业公司办公室主任孙栋琪向记者介绍道,经过扫描后的苹果,大小、光泽、糖度,以及“瑕疵”等看得清清楚楚,肉眼看不到的都能检测出来。并且每个苹果都有属于自己的二维码能进行“追根溯源”,精挑细选的好苹果在市场上都是“论个卖”,一个价格高达数十元。

智能选果线让陕西苹果实现了从“论斤卖”到“论个卖”,而苹果储藏设施的全面升级则让陕西苹果实现了从“按季卖”到“全年卖”。

2016年,洛川县老庙镇的陕西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凭借着强大的销售网络和物流体系,王掌柜每年的苹果销量稳居行业前列。

目前,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建成数字化智能气调库,容量达2.3万吨,该气调库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物理保鲜工艺,贮藏参数的调控都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完成,避免了人工控制的间断性对贮藏环境造成的波动。

“我们从苹果的采收、分级、包装、预冷、贮藏到运输、销售等环节,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完整的冷链,使果品从生产到销售始终维持一定的低温,延长货架期,确保果品质量的高度一致,智能仓储让苹果贮藏期可达10—12个月,实现一年四季无间隙供货。”王掌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超告诉记者。

据陕西省果业中心副主任周卫国介绍,目前陕西省已撬动社会资本近4亿元,落地重点项目113个,新建产地采后处理中心23个,建成4.0智能选果线170多条,果品冷藏库容达到572万吨,预计果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250亿元。

苹果全链条建设,让陕西苹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果农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今年5月,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陕西苹果又一次随航天员去“天宫”。加上这次,陕西苹果已经是第7次为中国航天员提供鲜食苹果保障。

在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南庄河村的飞天苹果认证基地,柳林镇副镇长高飞告诉记者,能7次为中国航天员提供鲜食苹果保障,让陕西苹果的品质得到了充分验证和肯定,陕西持续多年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让苹果更好看、更好吃、更营养、更安全。

“去年,我们的苹果还出口到了迪拜,这让镇上的果农人均纯收入提高了10%。”高飞开心地说。

今年,农业农村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就共同推进陕西果业高质量发展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按照部省共建、合力推进的原则,建立沟通会商制度,创新支持方式,总结推广模式,力争到2030年,使陕西果业区域特色优势更加鲜明,全产业链条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加工转化能力稳步提升,全程冷链体系更加完善,并初步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果业经营体系,基本建成以苹果、猕猴桃为重点的现代果业强省,示范带动全国水果特色产业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当下,产业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词,我们有理由相信,陕西建设果业强省的路会越走越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