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是一家以玉米饲料成品物流运输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中型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遇见了运力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为了提高效率,应采取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采用集装箱运输、采用物联网监控,建立数据库的方式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玉米、饲料成品运输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

2.jpg

1、存在的问题

某公司是一家以玉米、饲料成品物流运输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中型物流企业,与多家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合作,有大中小型运输车辆共计300余辆,每年运输玉米、饲料成品达200万吨,近期在发展过程中遇见了运力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为了确保运力充足、稳定降低运营成本,急切需要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与某公司合作的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均地处南方,然而生产所需的饲用玉米大多来源于北方。由于我国“北粮南运”流通渠道不够畅通,造成玉米采购价格比产地要高25%-35%;从东北地区采购的玉米运输时间长,往往要花费22~28天,运输周期长,效率较为低下。

据分析,玉米的运输与供求的不匹配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东北地区的玉米向南方各省市运输都集中在每年的一、四两个季度,而二、三两个季度是运输的淡季,由于运粮的旺季与煤炭等重要物资运输的高峰期发生了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叠加,最终造成了运输困难。

如何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一直是某公司关注的问题。但是多年以来,玉米物流逐渐形成了垄断的格局,运输中产生的弊病愈来愈严重,从而造成竞争的加剧和成本的提升,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从东北购进玉米时,必然要经历运输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有三个途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而东北玉米运出关外的高峰往往从每年的12月开始到次年的5月。

某公司多数依靠铁路运输,其流程大概表示为:玉米出库汽车短途运输到达火车站装车铁路运输卸车改为汽运公路短途运输玉米入库。环节很复杂,在运输过程中一般只有磅秤进行称重,种种不同的过磅办法和记录形式造成记录结果复杂且误差很大。往往到达目的地后玉米损耗很大,造成客户的不满意。这一方面是由于无法远程实时监测获知玉米准确数量,另一方面是玉米出入库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太低。另外,还存在玉米交易方式落后、物流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使得玉米流通成本高,玉米包装在复杂的频繁装运过程中容易破损,有严重损耗。

公路运输时间很长,并且包装过程中的灌袋、剪切、缝口等物料及人工的成本又使得花费增加。一般来说,流通费用大约要占最终购粮价格的32%左右。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但要与其他企业共同使用,发货时间不能保证,要提前3-5天向物流公司上报运输计划,等待车皮装满,由于铁路部门的半垄断经营,运输费用居高不下,并且运到公司所在地还要用公路运输进行转运,成本也更加高昂。

2、对策

首先,与本地的玉米物流联合,统一组织实施玉米运输,借助北方各港口及大型物流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减少包装玉米的运输方式,联合用粮企业,发展散粮运输,开拓陆海联运的方式,突出规模化的比较优势,抱团取暖,降低运输成本。与购粮企业和其他物流企业联合,构建起一个高效快捷、节约成本的现代玉米物流体系,实现规模经济,突破运力瓶颈。

第二,开拓集装箱运输形式,降低采购及销售运输成本。玉米运输方式不应仅局限于铁路运输,并且利用采购量大的优势,实现集装箱散粮运输,应该主动积极的探求更加高效的运输方式。目前集装箱业务越来越趋于成熟,某公司应顺应形势组建相关业务部门,在北方港口大力开展集装箱业务。采用集装运输就可以直接进行散粮运输,节省了人力与包装物的资料,减少了中间过程,减少了成本,降低了损耗。针对包粮运输,集装箱运输也具有较大的优势,一是计数准确,二是途中不存在丢失或雨淋、污染的风险,玉米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完善集装箱业务能够有效地减少损耗,降低成本从而增大利润。

第三,利用现代化工具,对玉米运输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专门成立独立管控部门,建立严密科学的监管体系,更好的为玉米企业服务,对客户负责。该部门全面负责铁路运输计划的申报、追踪玉米运输车皮的调配、负责记录安排合作企业的运输计划,对每节车皮装载的玉米数量、运输轨迹,并且监控运输过程中遇到的状况并进行实时的解决。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对运输过程中玉米的数量、质量数据定时进行采集,自动将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过滤、筛选,最后将得到的数据信息再进行分类、整理,导人数据库。这样,公司就可以通过数据中心的大量数据记录为不同生产年份、不同运输季节、运输时间以及玉米品种的运输进行实时监管,并且为运输方式路线,损耗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地依据。对于出现的突发状况,也可以做到回溯到问题的源头,有助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效地避免今后出现同样的问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