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寿光蔬菜大棚俯瞰图。图片来源: 寿光市委宣传部
走进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这份光环,自有印证:冬暖式蔬菜大棚整齐排列、连绵无际;物流园每日进出数万吨蔬菜,“买全国、卖全国”;“菜博会”尽显农业技术前沿,引观摩者无数⋯⋯
图为一年一度的“菜博会”上展示的蔬菜种植前沿技术。摄影/贾静淅
从1989年首批冬暖式蔬菜大棚在三元朱村“落地生金”,到如今蔬菜产业化引领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在30年火热征程中,寿光人传承着“寿光模式”的实践经验与精神财富,亦用接续奋斗响亮回答着乡村振兴的时代之问。
17个“先锋”大棚
改写一段历史
历史回声:
“你这个地方不行,一片平原啊,冬天西北风一刮,毫无遮挡,全军覆没!”
——1989年,来自辽宁的“技术能人”韩永山受邀到三元朱村作指导。面对这里发展大棚显而易见的“先天劣势”,他对村支书王乐义连连摇头。
三元朱村“冒出”了17个种大棚的万元户!转年,一声惊雷传遍寿光。
曾经远近闻名的“要饭村”首次出现万元户,所依靠的,居然是一年前技术专家认为“建起来肯定全军覆没”的蔬菜大棚。
17个大棚,不仅没被西北风“刮倒”,还孕育出一项改变北方冬季蔬菜种植历史、关乎今天中国人“菜篮子”的革命性技术——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
这一切,要从一个“稀罕物”说起。
图为记者在冬暖式大棚发祥地三元朱村采访党支部书记王乐义。摄影/贾静淅
1988年腊月,两斤顶花带刺的鲜黄瓜,被老乡从东北带到王乐义面前,着实让他眼前一亮——彼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蔬菜匮乏,“菜篮子”只有冬储白菜、萝卜。
作为“农圣”贾思勰的故乡,寿光种菜“村村有遗风、户户有传承”。上世纪80年代,当地已出现烧煤取暖的“土棚”,但保温性差,冬天大棚里只能长些叶菜。
鲜黄瓜让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的王乐义认准反季节蔬菜这一突破口。经过多方考察,他带着17名党员借钱建起大棚,开始试验:旧式“土棚”一到冬天就被“冻透”,他们就把墙体加厚一米;让棚面朝南,更有利于光照。很快,17个大棚里就钻出了绿芽芽⋯⋯
费尽苦心建起的冬日“温室”,几乎全靠太阳取暖。天气,成了试验过程中一道难绕过的坎儿。“我们曾经遇上连续9天没太阳,棚里温度上不去啊!”
眼看瓜苗要被“冻蔫”,大家把玉米芯在大棚里从头铺到尾、点火取暖,用“土法子”把瓜苗救了过来。
临近年关,第一批鲜黄瓜上市,一下就卖到了10元一斤!17人都成了万元户。1990年,全县推广扩建5000余个大棚,当年就给全县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
一棚新绿,从无到有,蓬勃不息。
如今,寿光已经拥有十余万个蔬菜大棚,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627元。北到黑龙江省五常市的“冬季温室”,南到南沙永暑礁的蔬菜繁育基地,西到贵州省遵义市的“枫香速度”,在全国新建的蔬菜大棚中,一半以上都有“寿光元素”。
一个村头市场
带富一方产业
历史回声:
“只要对群众有好处,咱就大胆干,如果有什么责任,我一个人承担!”
——改革开放刚不久,人们对市场姓“资”还是姓“社”尚无定论。1985年,寿光首个蔬菜批发市场建立前夕,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拍拍胸脯,为大家“背书”。
每天凌晨两三点,是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一天之中的交易高峰。
图为凌晨时分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里的繁忙景象。 摄影/贾静淅
甘肃的马铃薯、江苏的甘蓝、内蒙古的大蒜⋯⋯一辆辆小卡车、货车、农用三轮车穿梭不息,日交易量最高可达1500万公斤。
物流园的前身,正是当年老书记王伯祥“拍着胸脯”建起来的九巷蔬菜批发市场。
早在冬暖式大棚兴起之前,寿光就经常出现蔬菜滞销,有一年全县烂了2500万公斤白菜。王伯祥把目光投向市场,经过调研,果断拍板——在九巷村村头划出5亩地,专门给菜农交易用。
市场经济,就是从这村头5亩地抽出第一片嫩芽。从5亩扩建到600亩,几年间,以九巷为支点,寿光找到了化解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矛盾的“药方”。1989年三元朱村首批大棚蔬菜“一炮打响”,销路极佳,也正得益于县里对市场的悉心培育。
如今在寿光已小有名气的菜商——“花菜大王”纪振男,见证着寿光蔬菜市场的壮大。1998年,他被电视上“蔬菜之乡”节目吸引,从东北来此闯荡。到2003年他开始做蔬菜批发时,“从上海运来的花菜,刚下高速公路就被买菜的人截住,整车都包了”。
开通直达大城市的“绿色通道”,举办一年一度的蔬菜博览会,建成全国蔬菜价格指数形成中心⋯⋯跟着物流园的成长脚步,纪振男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每日销售蔬菜量轻松超过100吨。
常年在全国跑批发,除了菜价以外,纪振男最挂心的就是天气。“特别是遇上大雾、下雪天气,运送新鲜蔬菜的车如果被堵在路上最要命。”他说,物流园里的菜商都格外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提前调整进货量,避免损失。
图为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全景图。 图片来源:寿光市委宣传部
物流园的发展,还拉动着农资、种子、汽修汽配、冷链加工等产业发展,园区每天流动就业人口过万,“凡是蔬菜流通需要的,这里都有”。
数次迭代升级
打造一片“晴空”
“南部大棚区、中部粮食产区、北部盐场的天气,应该分区预报。”
——1995年,时任寿光市田柳镇镇长刘清江调任市气象局局长,第一件事,就是抓大棚气象服务。
“一怕刮大风,棚膜要提前压好;二怕雪太厚,旧式大棚易被压垮;三怕连阴天,光照不足可不行!”如今,已从寿光市气象局退休十几年的刘清江,说起种大棚的“天气经”,依然如数家珍。
如此这般熟稔于心,不只因他曾结缘气象,更源于他作为乡镇干部与村民一起管理大棚的切身体验。寿光首批冬暖式大棚成功后,到三元朱村学技术的人络绎不绝,刘清江正是其中之一。
“刚开始推广大棚的那几年,群众接受程度各有不同,除了资金上的顾虑以外,也有对受天气影响产量不稳定的担忧。”那个年代,来自气象部门的天气信息旬报、月报定期送往各乡镇,一家一户的小喇叭也会每天播报全县天气。但是,田柳镇天气如何?刘清江觉得“不解渴”,时常跑到气象局去“问天气”。
多年的乡镇工作经历,让后来调任气象局局长的刘清江,更体谅百姓需求:1995年,推出面向寿光南部大棚区的分区天气预报;1997年,精确到乡镇的天气预报首次在寿光电视台亮相。
“1999年我刚开始‘玩棚’时,每天再忙,也必看电视天气预报。”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村民崔江元说。他记得,那时总要盯着棚里的温湿度计,浇水、放风、打药,一忙就是半天。
而今,一句“玩棚”,透着淡定从容。自从大棚里装了智能设备,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温湿度智能控制、卷帘、补光⋯⋯崔江元打开手机就能操控,原本需要忙活半天的活儿,5分钟就能完成。
这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从最早的小土棚到下挖式卷帘棚,从后来的无立柱钢架结构大棚到如今的云棚物联网系统——冬暖式大棚技术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七代,在科技力量打造的一片“晴空”之下,菜农的腰包越来越鼓。
气象服务的技术探索也不曾停歇:2002年,人工气象观测走进大棚,气象专家逐步研发出棚内小气候预报方法;2010年,大棚里有了自动气象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2011年,包括30种蔬菜生长气象指标的数据库建立起来⋯⋯
图为2002年,人工气象观测首次走进大棚。 图片来源:潍坊市气象局
这些复杂专业的“后台”操作,只为让面向菜农的服务“前台”更简洁通俗——
如今在寿光,气象部门除了预报天气外,还可精准预判灾害天气对大棚的影响程度;通过“菜农之家”联合社的40个村级合作社,气象与植保专家联合发预警、做科普;农户甚至能在线预约专家进棚,结合天气点对点把脉问诊。
图为菜农在装有自动气象站的大棚里劳作。 图片来源:寿光市气象局
图为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农民崔江元正在操作水肥一体化设备。 图片来源:寿光市委宣传部
从“看天吃饭”到科学“知天而作”,现代农业的梦想,正在寿光照进现实。以“寿光模式”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寿光实践,前景可盼。
推 荐 阅 读
不是电影,更不是零食,这次真的“梅!玩!霉!了!”
这里有你想不到的酷炫!第一视角看气象科技工作者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本文作者: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贾静淅 通讯员 王永强 姜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