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种前的准备

做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思想上和设施上没有作好准备,盲目地引进种苗,将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首先,饲养室内的保温保湿措施要准备妥当。无论是塑料大棚还是平房,实践证明,室内顶部和四周墙面用塑料布再封闭起来,它的保温保湿效果是比较好的。制作时,塑料布要离开顶部30-50厘米,以防加温时塑料布隆起贴到项面上;墙面与塑料布也要留出5厘米的空隙,使之有一较好的保温层。窗中处要留出排气孔,有条件的安装换气扇更好。大棚内的顶面塑料布最好是用黑色的,这样既能起到吸热作用又能起到期避光作用。有计划内地把立体式蝎池组装好后,还要检查加温措施,做到随时都能启用。

一切准备妥当,然后进行饲养室消毒灭菌。先备一器皿,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溶液按1:3的比例进行。先把高锰酸钾粉剂倒入器皿中,在倒入福尔马林溶液之前,身体要远离容器,面孔不要直对。倒入之后,要立刻离开房间,闭门10余小时后,可彻底灭除影响喝子生长发肓的隐患。熏蒸时的用量,每立方米的空间不得少于25ML的福尔马林溶液。

产仔瓶的多少,要根据引进蝎种的数量而定。一般每个产仔瓶放两只待产蝎。购买的产仔瓶,要涮净后用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严防用盛过农药、油类的瓶子。根据需要还要备好小浅碟,日常用的塑料盆、金属镊子、干温湿度计,同时还要准备好无毒无污染经过消毒后的饲养土。

二、 种蝎引进注意事项

引进的种蝎,对其培育时的各方面的情况要了解,除了向售种户了解种质的情况外,还要从面上观察品种的优劣。首先挑选体个大、精力旺盛,无病态残缺的蝎子,然后挑选孕期为中后期的。因为孕蝎能明显地分辩出产仔量的多少,且繁殖快、经济效益高。一般引进种蝎时,大都是按7雌3雄的比例分配的,在挑选雄厚时,也要选择体个大、末节卷曲的背上,性欲旺盛的蝎子。

从时间上来说,蝎种的引进除天外,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都可以引进。在有的养蝎场里,一年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杂交育种,茬次多,每月都有孕蝎待产。

引进种蝎时,如路途远,最好是用较大的容器运输或订做专用运输箱,避免过多挤压。运输途中尽可能地减少颠簸,因孕蝎在产仔前受到过大的惊吓和挤压,很容易引起死亡和流产。

三、 种蝎的饲养与管理

引进的种蝎,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腹腔部和两侧看,发现里面有大米粒状的胚胎,甚至从腹部看到仔蝎背上的条纹,这种情况叫待产蝎。分娩时间近则两三天,多则十余天。另一种情况是从背面看到肚胜腹隆大,而从胜腹部看不到大米粒状的胚胎形成,从侧面却模糊地看到棕黄色的卵粒,这种情况叫孕蝎。如果温度控制在32C-36C之间,大部分在40天之内的时间里分娩。

引进的种蝎,不要急于投放在池内,最好放在较大的盆里,然后逐个“分级”(在引进种蝎时,雄蝎已分离出来,可以投放池中),具体做法是:用镊子夹信蝎子的尾根二三节处,蝎子自动卷曲,可观其腹部,发现待产蝎,便可将其放入装有3厘米厚沙土的产仔瓶内。每瓶可放两只,沙土的温度潮湿即可。瓶内投放黄粉虫两条,让其自由食醛然后将装有待产蝎的产仔瓶集中起来,放在产仔室的产仔架上。把剩下的孕蝎可以投放在饲养池中饲养观察,每项隔几天要“分级”一次。在日常管理中,每天要逐个检查产仔瓶,发现有产仔的,要投没产的母蝎夹入另一瓶中,让已产仔的单个或两个放在一起,记录好出生日期,以便日后管理,瓶中的沙土过于干噪时,用海绵或其它容器顺瓶臂滴水使其保湿,发现有腐烂变质的死虫,及时清理出来。

四、 蝎子的繁殖过程

蝎子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体内孵化、临产娩仔产产后息养期。

(一) 交配:雌雄蝎交配多在光线暗处或液间进行。发情时,雌雄蝎排出一种特殊气味,诱激雄蝎前来交配。成蝎交配一年中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是产前交配。即5-6月份交配,7-8月份产仔孕期40天;第二个是产后交配,约在8-9月间,即母蝎产仔后15天左右再次发情交配。产后交配的受精卵在母体内需经过10个月的孕期发育。

(二) 体内孵化:在母蝎体内的受精卵随着胚胎发育,卵壳由不得灰黄色变为汪灰色,最后呈白色透明状,预示将临产。其中产后交配者孕期一般为290-300天,在加温条件下出需120-150天,而春末夏初的产前交配者40天左右可产仔。可见孕期也气温关系密切。

(三) 临产娩仔:临产前的孕期一般停食,前腹部异常膨大,行动缓慢慢,开始在背光安静处录觅产仔地点。找好地点后,用脚须和4对步足撑高体躯,娩出仔蝎,产程约10分钟。初产他蝎有米粒大小,白色,起初至相粘连不会动,约经30分钟开始活动,并先后爬上母背,在母背上完成第一次蜕皮,刚产完的母蝎非常需要补充水分,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把仔蝎吃掉。

(四) 产后息养期:该期母蝎完全停食,处于不动或少动状态,静息休养。当一龄仔蝎离开母背时,息养期即结束,末始寻食活动。

五、 背伏期仔母蝎的管理

从初生到第一次蜕变后的五六天中,在母背上度过,这期间叫背伏期。至于为什么刚出生的幼蝎必须在母背上才能完成第一次蜕变,这一占曾作过试验:把母蝎刺死,而仔蝎照常能够成活;把母蝎背上涂不同的液体,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说明与蝎子本身的气味和辐射条件有关,其生理机能还在探讨中。

从幼蝎的的出生到背伏期这一阶段,产仔室的空气温度应控制在80%-85之间,温度在34C-38C最好。实践证明,仔蝎成活率的大小和第一次蜕变时间与温度均有直接关系。

刚蜕皮的幼蝎为2龄蝎,体长由1厘米增长到1.5厘米左右。十余小时后从母背上下来,经过20多小时的时间又重新爬上去。有的孕蝎没有再爬到母背上,而在母体的周围,这属正常,并不影响仔蝎的成活率,在仔蝎蜕皮的时间里,如发现产仔瓶的沙土过于干燥时,不要急于滴水,待全部蜕变之后,再滴清水,保持与室内差不多的温度。在仔蝎蜕皮后的背伏期间,母蝎必需充足的水和食物。经过五六天的时间后,仔蝎呈棕黄色,几乎全部脱离母体,活动能力增强,此时仔蝎体内残留的卵黄养分已全部耗尽,需增加新的营养,仔蝎开始吃食。

六.幼蝎的管理要点

1、 高温。要求温度在32C至39C之前,蜕皮期间要保持在35C左右。

2、 高湿。要求湿度不低于75%,窝土含水量不低于15%,蜕皮期间要保持在80%左右。

3、 高营养。要求饲料多样化,在饲喂黄粉虫的同时,要加喂土元、蚯蚓、无菌苍蝇、配合饲料等,否则,蜕皮期延长,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4、 慎防空气污染,噪音过高,异味、化学刺激均对幼蝎生长不利。

七.仔母蝎分离期的管理

仔蝎在开始寻食后,如不及时投放食料,将会出现自相残杀。此时母蝎也需吃饱喝足恢复身体,为下次交配怀胎作好准备。根据仔母蝎饲养管理不同需要,有心要分开管理。

先备好干净的塑料盆等容3个,毛刷1把,把同一日期出生的、需仔母分离的产仔瓶从仔架上取下,用镊子夹住母蝎尾部第二三节处,将其放进一盆内,然后手握产仔瓶轻轻晃动,使产仔瓶中的上层沙子连同仔蝎一块倒进另一盆中央,仔蝎随即爬到盆四周连续分离许多时,盆中央的沙也增多,可用手或其它容器将沙慢慢地取出,均匀地撒在另一空盆中。发现混在沙中的仔蝎,将其轻轻地夹出。最后将盛放幼蝎的分慢慢倾斜,用毛刷把仔蝎扫进已备好的饲养幼蝎的池中。需注意,幼蝎虽小,但已具备攻击能力,尾刺的螫伤力也很强,操作时需小心。

把幼蝎投放饲养池饲养时,其投放数量很难掌握。可数出一定数量的母蝎所产的仔数,求得平均数后,按每池需投放幼蝎的数量计算母蝎即可。同时还要在池边上记录好好蝎的出生日期,以便日后管理。

进行仔母分离时,还需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品种的自雪在长期饲养中,不但能节省引种费用,而且对自已培育的种质有较好的了解。在分离过程中,要选出母蝎为第一胎的、产仔早、产仔多、体形大、精力旺盛的所产的仔蝎作为下一代种源。挑选好的仔种,要单池饲养,投放密度相比之下,可适当减少,有利于仔种更好地生长发育。

已产完的母蝎,也要具体地分出类型。第一种,选出尾部向上弯曲,健壮活泼、体有光泽的单独饲养。并且按7雌3雄的比例投放雄蝎让交配。第二种,选出母体产后虚弱、尾部拖拉、腹节下垂严重的病态蝎,集中起来,用药疗养,待体质恢复后,再投放雄蝎。病态严重的要及时加工制干出售。

幼蝎进入3龄后,生长发育基本稳定,大约每隔2个月就要蜕变一次。进入4龄后,相比之前容易饲养。投食不必要使用食盘,可将黄粉虫等活虫体撒在栖息瓦周围的沙土上。每天要掌握好投食的数量,做到第二天略有剩余为佳。一般每只蝎4-5天吃一条比其龄大一龄的黄粉虫,投食时间要安排在傍晚以前。

在日常管理中,空气流通是相当重要的,一旦空气污染,特别是3、4龄蝎,死亡率甚高。冬天,室外温度低,温度难保持,故室内封闭严,是空气污染严重的一季节,应做到每天中午排空一次,平时要勤观察,发现池中的死虫、死蝎及时挑出,以免蝎子误食

各龄蝎子在蜕变期。往往发现在周围的地方有蜕皮的蝎子。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栖息窝穴湿度没有达到,或投放密度过大造成的,应予避免。

八、蝎子的疾病与防治

(一) 蝎子黑肚病

(1) 发病原因:饮食不清洁,环境污染所致。

(2) 症状:肚腹呈黑色。一种为腹黑胀,活动能力减少,食欲减退或不饮不食,病程较短,死亡率较高。另一种为腹黑而瘦弱,腹节下垂,但亦吃亦饮,病程较长,陆续出现死亡。

(3) 防治方法:保持食物新鲜,平时投放的虫体无病无害;池中的死虫要及时挑选;投入的组合饲料宁欠不余,盛放组合饲料的盘具每天清刷一下。饮水要清洁,水盘及海绵、石子等隔天要清洗;空气每天要排换一次。

(4) 药物治疗:

1. 80万单位青霉素半支,加水1千克,放进水盘饮用。或80万单位青霉素四分这一支,拌食250克,两者喂至病愈为止。

2. 大黄碳酸氢纳片0.5克,土霉素0.1克和100克饲料拌食或饮用

(二) 蝎子枯尾病

(1) 发病原因:栖息窝穴和活动场地过于干燥,空气湿度低,供水不足。

(2) 症状:尾节出现枯黄,严重者尾中深陷处,可见后肠为白色,当尾根处出现干枯萎缩时,病蝎开始死亡。

(3) 防治方法:饮水要清洁及时,活动场地要保持潮湿,空气湿度分季节(因燃煤炉加温所致)保持正常。

(4) 药物治疗:食母生1克加水200克饮用,增强消化道的分泌。

(三) 蝎子病脂病

(1) 发病原因:长期食用动物瘦肉,使蝎体内脂肪大量积累所致,有人也称肥胖博

(2) 症状:肢节明显隆大,肢体功能减低或丧失,体内脂肪压迫神经系统导致拖尾,口器呈红色,似有脂溶性粘液泌出。

(3) 防治方法:少喂肉类饮料,以黄粉虫等活虫体为主食。

(4) 药物治疗:如病情普遍,可停喂食料3-5天,然后用大黄碳酸氢纳片3克,炒香后的麸皮50克加水拌成喂到痊愈。

(四) 蝎子腹胀病

(1) 发病原因:温度偏低,吃食品店后造成消化不良,或缺水后蝎子暴饮而致。

(2) 症状:病蝎活动迟钝,腹青而大,不食也不消化。后者为腹腔部隆起呈乳白色,几小时内便可死亡。

(3) 防治方法:保持好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后者在缺水的情况下,水盘中的水,开始要少滴,活动场地的湿度不可过大。逐渐有个缓解过程。

(4) 药物治疗:食母生1克拌食100克食用或溶水饮用。后者残废期短,无法用药,只有预防。

(五) 蝎子的生理性病变

(1) 发病原因:1、长时间阳光直射。2、温湿度反差大。3、环境不安静。4、中源与饲养形式不符。

(2) 症状:蝎子表不不安,打垛严重,饮食养活造成身体瘦弱,腹节下垂,体质无光。病程较长,陆续枯竭死亡。

(3) 防治方法:此病主要以防为主,药物作用不大。病和箴程短者,如生活环境再达到要求,将逐渐恢复过来。

九、蝎子的敌害

1。壁虎和蜘蛛的危害也防治

恒温养蝎一般不会遭到鸟类.老鼠的危害,但需防壁虎.蚂蚁.蜘蛛危害。一只壁虎,一晚上最多可吃掉几十只小幼蝎,也可吃掉几只成蝎。蜘蛛虽小,但繁殖力强,虽为蝎子所食,但也对幼蝎危害很大,往往将幼蝎吊起行残食。

2.蚂蚁的危害及防治

(1)蚂蚁的危害:蚂蚁生性就有蛀食虫体的本领,在蝎池不中但蛀食蝎子饲料,而且对正在蜕皮的幼蝎。产后的母仔蝎危害都是相当严重的。

(2)防治方法:

1,将蚁药撒在池周围或立体式养蝎池的腿脚下,效果显著而持续长久。

2,将肉内头放在蚂蚁常活动的地方,诱蚁捕杀。

3,将鸡蛋壳烧焦后捣碎或把核 叶切碎撒在养区周围,可防止蚂蚁进入.

十.微生物对蝎子的侵害

(1)发病原因:蝎窝和活动场地长时间过湿,并有腐虫和死蝎,螨虫开始寄生在腐虫死蝎体上,其后威胁成长发育蝎.

(2)症状:初期表现极度不安,活动量明显减少,不食不饮,成蝎生殖器开始出现螨虫残食.

(3)防治方法:在目前的情况下,经过多次实验,还无法以药物根除.此害以预防为主,平时蝎窝要定期换晒,保持适宜的土干湿度,池中用的沙要地烈日暴晒干后再使用.根据实验,食盐水可控制螨虫的繁殖和生长和生长,活动场地可用3%的盐水洒湿一次,但不可长期使用。

十一、蝎子的饲料

蝎子的饲料要尽量多样化,以软体多汁动物为主,如黄粉虫、黑粉虫、无茵虫、鼠妇、土元等,尽量保证有三种以上昆虫,同时饲喂,并配合以下混合饲料喂养。

1、一龄蝎的饲养

(1)动物肉:剁成混状70%,镆花30%搅拌均匀,即喂养。但要防止变质。

(2)干昆虫粉25%,镆花25%,鲜蛋汁50%,拌匀用。

2、二龄蝎饲养

(1)糠麸25%,肉粉35%,豆油5%,鸡蛋汁35%。

(2)糠麸45%,蛋汁50%,动物油50%,少许食盐。

3、三龄蝎及成蝎饲养

(1)肉粉30%,动物乳汁50%,水适量。

(2)蛋黄25%,肉粉40%,麦麸10%,风化土5%,0%。

以上配方饲料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实践中摸索出更适应、更合理的组合饲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