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在上海逸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300亩温室大棚内,第一批投放的500多万尾虾苗已长大了2至3厘米,预计5月中旬可上市。

近年来,上海水产养殖业受气候环境和市场影响,产量和效益呈低迷趋势。但联合社负责人李永权说,“只要市场需要,就要逆势发展。”他不断探索科学养虾的方法,努力向“更高产量、更短周期、更优品质”的方向发展。

“能否在有限的水面积上发展叠加作用,增加养殖产量?”李永权受多茬蔬菜种植模式的启发,决定采用新技术缩短养殖周期。他投资730万元,一方面按高新技术要求改建标准化养殖基地提升养殖产量,另一方面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扩建温室大棚养殖多茬虾。

在两茬虾养殖成功后,李永权又压缩时间表,开始了三茬虾的养殖试验。二月,从南方运回虾苗,到5月开始捕捞第一茬虾。6月起水温明显上升,第二茬“国庆虾”好售又卖了好价。紧接着不失时机投放第三茬虾苗,十一月下旬起收捕。三茬虾的饲养成功,有效缩短了饲养周期,养虾效益翻了一番多,刷新了沪郊亩产鲜虾新纪录。去年,联合社获得鲜虾产量36万公斤,销售收入1300万元,其规模和亩产值均名列沪郊前茅。

而在去年小面积试养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李永权决定对500亩露天养殖塘试养两茬虾。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影响,露天养殖亩产量将增加三成以上。

“不仅要多产虾,还要让市民吃上放心虾”,这是李永权的养虾初衷。近年来,他按照国家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养殖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进,从塘埂、道路、清淤,到增氧机等养殖设备的更新,整个基础设施均按照标准化养殖场设计要求建设,标准化率达到100%。

养虾从“养水”做起,李永权还积极与区、市水产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和工厂化循环水处理技术的养殖示范及研究”等课题研究,连续2年被授予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称号,并注册了“逸佳”水产商标,在沪郊同行业中起到引领作用。

为突破地域水产养殖面积紧缺的“瓶颈”,李永权除了着力提高养殖产量外,还走出去“借水”扩大养殖面积,先后在亭林镇红阳村、松隐地区金明村、吕巷镇姚家村等扩建养殖基地710亩。同时,建立“五统一”管理机制,即统一标准建塘、统一供苗投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销售鲜虾,对各个基地从技术、管理、模式、服务、销售上做到有效统一,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

为适应规模养殖,合作社还打造规模化冷链基地和饲料专供体系,建成了容量为600吨的水产品加工仓储库房,还建造了能储备500吨的饲料库房,为发展规模养殖提供了后勤保障。

通讯员 汤妙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