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术期刊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对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培育良好的科学文化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统领,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如何建设国内顶级的、世界水准的学术刊物,破除洋论文迷信?融媒体中心约请相关专家学者、机关干部撰稿进行笔谈,希望对各单位深刻理解认识培育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意义提供参考。
培育一流学术期刊 打造一流成果汇聚阵地
学术期刊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对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培育良好的科学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期刊曾刊发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高温铁基超导、青蒿素结构等重大学术成果。但近年来,随着学术评价量化倾向日益突出,我国学者逐渐看重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外部评价指标,发表重大研究成果往往首选国际英文期刊。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统领,推动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应当积极“筑巢引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期刊,努力破除“洋论文”迷信。
一是聚焦重大前沿问题,激发学术期刊发展活力。建设学术期刊的专业性、系统性很强,应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专业水平,优化制度流程,将科研成果的价值摆在期刊审稿用稿的第一位。著名的《科学》杂志,采用管理、编辑、市场营销三分离的制度,由一流科学家组成的理事会而非编辑来决定期刊组稿的重点领域,再由编辑部组织实施,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期刊对一流前沿问题的把握力。统计表明,1983—2012 年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里程碑论文有76篇发表于学术期刊上,而其中最负盛名的自然、科学、细胞、PNAS4个期刊就包揽了50篇,这和这些顶尖期刊瞄准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牢牢把握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第一时间抢先报道重大研究成果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二是努力提升期刊质量声誉,着力创新和打造品牌。质量和声誉是期刊的立身之本。譬如,剑桥大学主办的《英国营养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对学科的被引贡献度达到了17.9%,其成功得益于其独特有效的办刊手段:剑桥大学出版社对期刊内容实行多重评审,与权威专业协会合作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再如,牛津大学于2013年实现所有期刊开放获取,加强对期刊的审稿,以提升期刊质量。通过这些严谨的办刊方式及学术共同体的同行评审,使得期刊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形成强有力的期刊品牌。我国学术期刊应在把控稿源上下大功夫,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着力打造精品,吸引多学科、多领域的优质稿源。
三是抓住“双一流”学科发展机遇,让期刊与学科建设同频共振。科技期刊和学科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当高校的某一学科成为优势学科时,该学科具备了相应的办刊基础和条件,就容易得到同类学科师生的认可; 反过来,如若该校创办了良好的学术期刊,则可以提升其优势学科在领域内的学术声誉,扩大学科影响力。伴随“双一流”建设的启动,高校学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刊建设应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打造好优质科研成果的承载平台。我国高校应加快整合各方面学术力量,实现刊研融合,在促进学科繁荣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带动学术期刊的发展,在依托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做强期刊,进而反哺学科建设。此外,学术期刊专业化、系列化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如哈佛大学有《哈佛大学商业评论》《哈佛大学教育评论》《哈佛大学法律评论》等期刊,形成系列品牌。我国高校也可整合相关出版力量,打造响亮的系列化学术期刊,形成集团优势。
加快培育一流学术期刊,打造一流成果汇聚阵地,将会对我国高校建设学科、繁荣学术、传播成果、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校也有责任推动更多优秀研究成果扎根中国大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文/北京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学术期刊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术期刊经过70多年的发展,数量上已发展到了6000多种,并且学术水平逐步提高,形成了门类齐全、能充分满足国内学术交流需要的学术期刊体系,对于推进学术研究、发展文化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学术工作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这就是理论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双重失语”的问题。倘若我们没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认可并广泛传播的学术期刊,就无法打破西方的学术话语主导权,也无法有效地塑造中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如何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学术期刊发展之路?目前有一种观点是推出英文刊,认为学术期刊想要提高水平就要走国际化道路,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必然的选择。然而,笔者认为,不能过度倚重英文期刊的发展,而忽视了中文期刊。2018年11月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中文高端学术期刊及论文国际推广,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通过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事实上,只要发表内容属于国际首创,中文期刊也同样能实现国际化——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一篇核心文献就是1981年发表在《药学学报》的中文文献;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主要文献也大多发表在日文期刊上。由此可见,国际学术界对待学术创新成果并没有国别的限制,更没有语言的歧视。只要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创新性成果,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和何种语言,都一样享有首发权。更不用说在当下我国科研发展速度快产出多、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科研产出国和世界关注的焦点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比以往更有自信将学术创新成果以中文载体的形式在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出来。
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不仅关乎我国学术研究的水平,对于我国在国际学术界地位和国际形象的提升也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还存在着功能异化、审核和评价机制不完善、高水平论文流入“外国田”等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期刊战略定位,抓好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文/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副研究员 王周谊)
培育世界一流的学术刊物要分三步走
在阅读了2020年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通知以及北大出台的一系列相关举措后,我衷心地赞叹国家和北大破除学术界论文“SCI至上”歪风的决心和改革,但却随即陷入另一个思考:不以写“洋论文”和发“洋期刊”为目标,意味着学者要将成果投稿在国内期刊上,那么撰写风格和期刊选择将会是学者首要面临的问题。比如,研究成果是否符合相关期刊的选稿目标,是否能作为相关期刊读者的借鉴,期刊是否能得到广大同行专家的认可,等等。解决这些疑惑才能真正将知识、技术和人才留在我国。因此,建设高水准学术刊物是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我建议以“学术期刊建设三步走”的方式进行。
构建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学术刊物评估体系。
通过文献发表、作者合著和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SCI/SSCI指标等是文献计量学的产物。这些指标本身没有错误,也相对公正。然而,一些人为因素使得这类指标被滥用化和神圣化,因此有目的、有策略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中国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建设需要正确的评估体系,促使学术朝向健康、科学和有序的方向发展。我建议将国家发展规划与学术期刊发展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并依据不同学科领域的需要构建所属专业的期刊评价体系。
建设以科研人员为中心的办刊运行机制与专业团队。
现有世界知名高水平期刊多以科研人员为中心,提供丰富的学术知识、高价值的参考信息和能实现的技术方法﹐让科研人员可以复现、利用和转化成新知识与新应用。这有利于遏止“学术垃圾”的产生,让期刊形成所属领域的旗帜。因此,办刊除了需要专业素质和水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了解科研人员知识学习的需要、获取信息的偏好、阅读文章的习惯、研究应用的缺口等。为此,期刊应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并依靠数字化、数据化和知识化的手段来服务科研人员。
期刊须突出“专业、开放、严谨、包容”的选录原则。
学术研究人员经常深入钻研特定领域,因此很多学术领域往往具有排他性和封闭性,从而阻碍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不过,这种人为因素并非某特定专业或国家特有的问题。这种阻碍学科发展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学术期刊选录,它使得期刊内部缺乏较好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同时,有研究表明多数诺奖获得者在获奖后的论文发表往往得到高被引和高关注,但与得奖前的研究成果相比则缺乏原创性。然而,这些论文的出版与同行评议时某些“专家”缺乏自信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是分不开的。因此,期刊应当破除学科、地理、出身,“帽子”,职称等问题,采用“专业、开放、严谨、包容”的选录原则让期刊更有思辨性、创造性和多样性。
总结来说,建设国内高水准的学术刊物是转动国内学术健康发展的发动机,通过“学术刊物建设三步走”来消除“卡脖子”的境况以实现“技术强国”的目标。(文/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党委书记、主任 张久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