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开启走向全面小康的“梦想列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教育是重要一环。一个乡村孩子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有了放飞梦想的翅膀和能力;一个贫困家庭,有了“富脑袋”的文化知识,才有“鼓口袋”的机遇和希望。而着力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无疑是很好的突破口和抓手。

2018年4月,市教育局启动了乡村“小而优”学校专题调研;2019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年4月12日,市教育局召开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动员大会,吹响了打造百所乡村“小而优”学校创建的进军号。

6月8日起,温州教育发布开设专栏,聚焦我市乡村“小而优”学校。

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

温州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较多,截至2019年底,全市200人以下的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有155所,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17.1%。

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

△校园环境改造提升后的洞头区城关第二小学。

小学校大作用。小规模学校地处乡村的“神经末梢”,不仅在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中起到兜底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关键一环。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吹响了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提升的集结号。

启动乡村“小而优”学校专题调研;召开温州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动员大会,提出100所乡村“小而优”学校创建计划;连续出台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等文件…… 近年来,温州一直积极致力于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探索和创新,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这些探索和努力,已经逐渐让一些乡村学校破茧成蝶,焕发别样风采,成为一颗颗散落在乡间大地的“珍珠”。而这些生动实践亦为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了深具探索价值的温州经验。

小而美绘制乡村学校美好风景

“3月7日,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主持召开‘小而美’环境提升改造线上会议;3月14日,浙江安地建筑规划有限公司公益团队现场调研学校实地情况,让方案实现在地化;4月9日,浙江方大设计院公益团队来到学校现场核对方案数据,着手设计施工图纸;4月10日,项目在平阳审批中心完成立项;5月6日,施工团队进场施工。”

在平阳县鳌江镇梅源中心学校校长钱金勇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了这样的60天故事:“历时60天,一切好像都是刚刚好的样子。我看着校园换了新绿,和着蛙声、鸟鸣、孩子们的读书声,欣欣然!”

乡村的韵味,与未来的气息,在这里成为彼此映照的影像。“小而美”是温州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按照“未来学校”的新样态改造提升环境空间,满足全方位育人的需求,实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功能育人。

60天的“梅源速度”,既是“市县联动”多方合力为工程争取时间的体现,也是我市积极推进“小而美”建设的一个缩影。为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环境建设指导,市教育基建中心联合浙江大学邵兴江教授团队,与第一批样板校各公益设计团队进行深入研讨。按照“造价可控、可推广、可复制”原则,以“让学校成为乡村最悦美的地方”为目标,编制出台《温州市乡村“小而美”学校建设导引》,为后续全市“小而优”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设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每所样板校背后都能看到高端公益设计团队的身影。其中,不仅有温州设计集团这样的本地设计龙头企业和浙江方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还有来自杭州的浙江安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经纬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他们主动请缨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来,奉献“小而美”的公益之力。

洞头区城关二小发挥学生创意,增加学生环境教育参与感;瑞安市桐浦镇中心小学植入露天电影元素,营造江南风味;文成县黄坦镇培头民族小学把畲族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每个角落……针对属地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设计团队抓好文化浸润融合互通,为每所样板校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小而美”。

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

小而特遇见乡土特色课程建设

“都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希望留住片区内的每一位孩子,吸引更多片区外的小客人。”这是瑞安市马屿镇清祥学校校长徐婕妤的心声。学校将乡情教育化为乡土体艺课程“吾乡吾绘”,引导孩子们在描摹一幅幅日记画的过程中,体验项目化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家乡的美景与风物。

乡村学校不同于城镇,一味地去仿效优质学校势必会陷入僵局。如何让倡导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更好地落地?课程是关键。

我市在确保全市乡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开好国家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之上,鼓励学校根据实际选择“爱阅读”“山水田园”“学生健康教育”“乡土体艺”“STEAM”等五大特色课程项目,进行拓展建设。以“1”个基础带动“5”个特色,“小而特”在乡村小规模学校里碰撞出“一校一特色”的火花。

△永嘉县罗东小学打造融合瓯窑、瓯绣、瓯茶的瓯艺创客文化博物馆课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泰顺县三魁镇第二小学这所占地仅12亩的学校里,校园农庄就足足有3.5亩。孩子们通过山水田园课程,学会认识、种植向日葵、油菜花、多肉植物,收集稻草制作稻草人,参加农耕运动会、劳动实践,感受自然和科学的神奇。“借助‘小而特’建设,我们希望能回归农村儿童的生活世界,弘扬耕读文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满足农村儿童的发展需求,构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田园劳动教育。”校长胡翠芝说。

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

可以看到,“小而特”建设通过在地化、项目化的学习,正在改变着乡村小规模学校“千校一面”的面孔。目前,我市已有134所特色课程试点学校,其中,爱阅读课程学校62所、山水田园课程学校31所、乡村儿童健康教育学校14所、乡村体艺课程学校22所。在成立四类课程学校项目联盟,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促进课程资源共享的同时,市教研院还组织专家对26所创市级“小而优”示范校,通过课程论证会、项目调研、线上交流等方式开展“一对一”的课程指导,促进示范校加速培育。

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

前期调研、行动总结、成果提炼孵化……为了更好地帮扶乡村小规模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市教育局创新推出乡村“小而优”学校课程方案与乡村特色课程征集活动,推动乡村学校进行成果提炼,形成推动乡村“小而优”学校内涵发展的温州经验。

小而专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互联网+义务教育’打破了空间限制,让名师来到了我的身边,让我知道该朝着方向如何前进。”乐清市芙蓉镇雁湖希望小学教师卓蒙蒙直言,空中课堂和同步教研就是一种对年轻教师的新兴培养模式,一年多来,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技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未来,我们希望与乐清市建设路小学的同步教研活动能涵盖更多,比如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同步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等。”“曾经的闭门造车,让我不时感到力不从心和困惑迷茫。”自从和瑞安市飞云镇中心学校结对以来,文成县平和乡中心小学的教师季晓君直言收获很大。

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

2019年,我市236所学校参与结对,在校生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结对学校通过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多种帮扶形式,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借力教育信息化路径,我市以“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行动助力乡村薄弱学校提升,让乡村师生享受到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

今年6月,市教育局又公布2020年新增“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学校名单,全市422所义务教育学校结成211对帮扶对子。至此,我市提前一年完成省定任务,实现乡村学校“互联网+义务教育”全覆盖。接下来,我市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在扩面的基础上持续增量、提质。除了城乡同步课堂外,还将教师网络研修增设为必选帮扶项目,远程专递课堂和名师网络课堂依据帮扶协议自主选择。

为解决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失衡、学科结构性缺编等师资矛盾,我市“小而专”建设创新实施乡村学校教师专业提升工程,探索教师“走教”制度、“银龄讲学计划”,努力缓解乡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性缺编的矛盾。同时,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积极落实小规模学校教师评职评优、待遇保障等倾斜政策,让乡村教师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比如,乐清市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待遇每月比城镇学校教师平均高出800元。瑞安市在2019年将城区优质学校183名教师交流到农村薄弱学校,实现联盟学校教师“走校”基本覆盖。

为全面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我市还开展“小而优”学校教师专项培训,名师工作站布点与学员录取向“小而优”学校倾斜。2020年,全市70个名师工作站中有32个设在“小而优”创建学校。接下来,还将实施名优教师智援“小而优”学校送培活动,由“未来名师”培养对象为“小而优”创建学校送教上门,“点对点”提供线上帮扶,建设一支“小而专”的乡村教师队伍。

小而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

“太好了!芳庄乡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不仅有书读,更能读好书!”2019年,瑞安市芳庄乡学校通过委托给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管理办学,新生人数从2018年的3人增长为90人,实现大规模“回潮”。2020年,学校摸底意向学生达113人。

一次民办优质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的“牵手”,让面临“空心化”问题的瑞安市芳庄乡学校得以“起死回生”,这也是我市组建乡村“小而优”学校区域联盟、推动农村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的一个有力见证。我市明确到2020年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以瑞安市为例,在37个学校联盟的基础上组建9个领雁型联盟,探索公办民营模式,助推乡村学校提升发展。

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

“小而精”的办学内涵提升不仅体现在集团化办学上,也在乡村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上得以释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乐清市北白象镇茗西学校和一些学校一样,把提升课堂效率的希望放在“大容量、题海战、拼时间”上,尽管把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消耗到了极致,也在特定时期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效率低下的课堂让孩子很难对学习产生信心。借助“小而优”创建的机遇,学校利用小班额优势,探索“一卡一单”小班化教学,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角,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帮助学生找回了自信。

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

“行政推进与公益支持”的组合拳,是我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得以高效高质推进的一大法宝。2019年,温州一鸣公益慈善基金会与温州市教育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三年出资1200万元用于捐助温州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截至2020年6月,一鸣公司已经审核通过20多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公益资助申请,累计预算金额近700万元。

当前,温州教育正朝着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从跟跑为主向领跑为主转变、从基本满足向更加满意转变、从外延拓展为主向内涵深化为主转变等“四个转变”目标努力。建设乡村“小而优”学校有助于破解义务教育“城镇挤、农村弱”的现实难题,只有乡村教育这个“基础桩”夯实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教育现代化强市的目标才能成为现实。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建海说:“我们将持续加大教育资源有效供给,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推进乡村义务教育集团化、联盟化办学,不断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打造‘学在温州’品牌,当好‘重要窗口’的建设者、维护者、展示者。”

乐清市

定向培养乡村骨干教师

2019年以来,乐清市教育局累计安排12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塑胶操场、专用教室等“小而美”建设。2020年,乐清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小而特”项目建设,并优化调整10所乡村学校,撤并调整8所小规模学校,做强乡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加快推进城乡学校集团化办学,截至6月,集团化成员校达到133所,占比为93.66%。“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数量占温州市四分之一。乡村学校形成了多校联合、多方联动、多样发展的办学格局。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乐清市第六届教坛新秀(中坚、宿将)评比方案》,拟确定60个定向指标作为推荐定向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瑞安市

加大小规模学校建设经费投入

瑞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校136所,学生数200人以下的乡村小规模义务教育学校(校区)有19所。今年,瑞安为19所学校安排专项经费1400万元,全面落实乡村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政策。

近三年,瑞安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经费4.5亿元,总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2020年,计划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19个,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可新增学位6000个。

针对小规模学校特点,探索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切实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去年4所乡村学校获瑞安市市长教育教学质量奖,1名教师入选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连续三年有5名教师入围马云乡村教师奖。

永嘉县

乡村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

永嘉县共有乡村小规模学校34所,计划优化整合小规模学校9所,确定三类“小而优”学校创建25所。通过组建“小而优”学校办学联盟和专家指导组,落实乡村小规模学校与优质学校“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全覆盖,目前25位专家到校指导39次、线上指导326次。

在师资统筹方面,永嘉县选派城镇优秀青年教师到乡村小规模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尝试选派结对帮扶优质校校长或教学副校长兼任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实现城镇优质校与乡村小规模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研活动和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协同管理。

同时,今年计划投资9970万元,全面推进25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硬件建设,大力提升主要教学用房的空间品质,让空间改造深度服务教改。

文成县

着力打造“互联网+”乡村学校

文成县义务教育学校39所。其中,学生数在百人以下学校有7所,学生数在200人以下的学校13所。

文成县提出从2020年到2022年创建15所市、县“小而优”学校的目标,覆盖全县所有200人以下学校。为“小而优”学校创建成效,文成县在经费投入上确保全保障。2020年,文成县投入1500多万元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其中涉及15所“小而优”创建学校的经费近40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达1800多万元,其中为“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改造提升学校信息化设备达1000多万元,“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

平阳县

“红绿蓝+民族特色” 打造“精彩”校园

平阳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98所,其中创“小而优”学校13所,力争创建市级乡村“小而优”示范学校2所,县级乡村“小而优”示范学校 2所,县级乡村“小而优”达标学校 9所。

县教育局根据平阳县小规模学校的地域特点与学校现状,将努力创建西部“红色”教育、中部“绿色”教育、东部“蓝色”教育以及“畲乡”民族特色为主题的“小而优”学校。目前全县13所小规模学校都有结对帮扶学校,通过县内外强校带动小规模学校发展。

在教师队伍培养方面,力争乡村小规模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不低于城镇学校。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项培训,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加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支教力度,着力构建平阳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支教新模式。(来源:温州日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