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小小的改动,使这些看起来十分恶心的蚂蟥变成了一笔惊人的财富,实现了年收入两千万的壮举。他就是张长威。
辞职回乡养蚂蟥
1976年,张长威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从小就调皮不爱学习的他读完了中专之后,就到了上海的一家灯罩厂打起了工,负责给那些生产好的灯罩画画。
一天,张长威在闲暇之余翻阅报纸,发现了一则消息。原来,那些令人嫌弃的水蛭竟然还能卖钱。顿时,张长威不顾周边人的反对,将稳定的工作辞去,回到他的江苏老家专心的养水蛭。
张长威的老家在江苏省的宿迁市,也算是个鱼米之乡,当地农民在水田里劳动时经常会遇到水蛭,甚至有些人还被这个生物给咬伤过,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当地人的眼里,水蛭就是“吸血鬼”,躲都来不及,更别提养了。而张长威想要养水蛭的第一步,就是动手去抓那些野生的水蛭。
一番打听,才知道水蛭一般到了晚上才会出没。因为害怕发生意外危险,张长威还带了几个村子里抓泥鳅的弟兄,和这帮人一起下到水田里,顺便让有经验的人来教授一些手法。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张长威抓水蛭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了。一旦摸清楚水蛭的行踪路线,就能一抓一个准。他每天都能抓到十几斤的水蛭。
苦心钻研
过了不久,张长威突然听到村子里的人们谈论起了水蛭,他这才知道,原来,水蛭就算是在太阳底下晒上一两天,都不会轻易地死掉,生存能力可以说极强。
了解到这一消息的张长威转念一想,自己并不需要辛辛苦苦的下地抓水蛭,如果能够人工养殖成功的话,自己将狠狠的赚上一笔钱。
张长威在自家建了不大不小的一个水池,然后便是不断地往下放水蛭进行养殖,足足放了有六百斤的野生水蛭。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几乎九成的水蛭都在水里直接腐烂了。那个池子散发的臭味让张长威一辈子都忘不了。
因为经常跟水蛭打交道,张长威身上沾满了这样的臭味,就连平常跟村里人走得近些,也会被人吐槽。之前在上海工作时张长威也交了许多朋友,但是在他辞职回老家养水蛭后,很多人都跟他断绝了来往。
这次失败让他看清了一件事,水蛭就算生存能力再强,也一定要有生存条件以及专业养殖技术的支持,不能盲目地乱养。
给水蛭设置“产床”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来张长威一直待在老家,研究如何养殖水蛭,但是进展十分缓慢,他的那一池子水蛭还从来没有产过卵。张长威查遍了许多相关书籍也找不到一个令他满意的答案。
2002年,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引起了张长威的注意。他发现他养的这些水蛭非常不老实,喜欢从水里出来往地上爬,平时吃饭也吃得好好的,但是就是喜欢往地里钻。
而且过了几天,绝大部分的水蛭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一开始张长威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他挖开了自家院子的地时,才大惊失色。
那天张长威想在自家的地底下挖点蚯蚓,用来钓鱼,可是这一次他挖到了一些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东西,好像是一些虫子。等到他慢慢地观察过后才发现,这些新挖出来的虫子就是幼小的水蛭。他大喜过望,继续往地下挖,结果土底下果然有了非常多的水蛭。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原来水蛭的产卵方式竟然需要到地上来。而过去的五年之所以水蛭从来都没有产过卵,也是因为没有给它们陆地用来产卵。有了这个发现过后,张长威便给这些水蛭设置了一张“产床”,专门由一些松软的土壤构成,用来让他的水蛭产卵。
水蛭越来越多,食物方面便成为了一个问题,以往张长威总是买一些猪血来喂食,因为水蛭喜欢血。但是后来养得多了,他发现个头比较大的水蛭喜欢吃螺肉或者是蚌肉。于是张长威就种植了许多的菜,用这些菜来养一些螺,再用这种养好的螺喂养自己的水蛭。这样的做法形成了一个闭环,每年能给张长威自己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水蛭的身体里面富含了水蛭素。这种东西可以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的疾病,一般只要饲养半年,就可以晾干入药,价值非常大。
但也并不是每一种水蛭都能入药,只有少数几个品种可以做到入药。一开始,张长威会把可以入药的水蛭挑选出来,将它们专门卖给上门收购的商人。
到了后来,因为饲养的水蛭非常多,他直接找了一个药材市场,专门做了一个水蛭交易区,在里面售卖,赚到了非常多的钱。
塑料瓶里养水蛭
一直到2010年,张长威的水蛭养殖面积增长到了一百多亩。靠着售卖他的这些水蛭,年销售额超过了五百万元。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张长威的很多朋友还是不愿意和他打交道,因为水蛭又恶心又臭,而张长威实在是和水蛭呆在一起太久了,他们心里面还是觉得十分膈应。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张长威看着立在地上的矿泉水瓶,心里不禁思绪万千。他忽然兴奋了起来,如果能够让水蛭在水瓶里面生存的话,岂不是十分的干净,而且还不用怕刮风下雨,养起来也方便极了。
说干就干,张长威立刻将一批水蛭养在了水瓶里。过了一段时间后,不仅水蛭看起来干干净净,自己也不用经常带着草帽出去干活,有了非常多空闲的时间来跟朋友娱乐。
但是一旦到了水蛭的繁殖期,这样的工作效率还不是非常的高,同样很麻烦。于是他又想了一个办法,将水池引入换水设备,保证水池里的水是活水。这样可以减少许多水池里残存的污垢,同样可以使水蛭看起来干净许多,臭味也少了许多。
终于,张长威用一个小小的改动实现了干干净净养水蛭的愿望。在他的带动下,无数原本讨厌水蛭的农民们、村民们都开始学着张长威养水蛭,实现了一起富的美好景象。
到了2017年,他的养殖面积达到一千亩,还创造了销售额两千五百万元的惊人成就。接下来他的愿望就是,创造水蛭更多的附加价值,和老乡们一起将水蛭产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