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2日,由“医学界”主办的2023基层卫生健康创新发展大会暨第五届基层创新案例展(简称“第五届基医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
本次大会获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付强,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刘同柱,“医学界”创始人、董事长陈奇锐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此外,大会还邀请到多省卫健部门领导和众多医疗卫生领域大咖现场参会,全场1300余人聚焦基层卫生服务发展,以案例分享和圆桌论坛的形式展开学习与交流。
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本次大会主论坛内容。
本次大会主论坛特别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秦江梅以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科普专委会副秘书长赵宁担任主持人。
会议伊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致开场辞。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为了实现二十大报告的目标要求,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丰富服务内涵,落实便民惠民举措,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聂春雷司长表示,“基医会”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全国省、市、县、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在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质量、公共卫生、医防融合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为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典型案例。他提出,希望“基医会”持续挖掘、报道,呈现更多优秀案例,为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中国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付强在致辞中提到,“加强基层,发展基层”已经成为全球卫生健康治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卫生保健目标的共识。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社区医院建设、“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慢病医防融合等工作;同时,在各地党委、政府及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基层卫生健康改革不断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在家门口就医的感受度、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他希望“基医会”越办越好。
本次大会东道主代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同柱在致辞中介绍道,安徽省作为农业、人口大省,县域人口占据70%,在全国率先发展县域医共体改革,为重构县域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探路。2022年,安徽紧密型医共体覆盖4500万人口,县内就诊率达到85%左右,在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评价中排名第二位。此外,安徽在16个市、35个县开展了医防融合试点,把乡镇卫生院分成三类,实施分类保障和分类考核,11.2%的乡镇卫生院达到了二级医院的水平。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基层卫生健康发展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七,中部第一。他认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安徽也清醒认识到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存在的短板,迫切需要在体制机制、服务模式方面继续改革创新。刘同柱主任希望与会专家多传经送宝,也希望安徽的与会同志能够珍惜这次参会机会,多向领导专家请教,将兄弟省的好经验、好做法,学到手,用到位,更好地推动本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医学界”创始人、董事长陈奇锐在致辞中诚恳地感谢前来参加第五届“基医会”的广大基层卫生人,感谢大家对“基医会”的持续关注。他提到,“基医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旨在提供专注于基层卫生改革和创新的学习交流平台。“医学界”希望继续利用互联网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掘、总结、提炼、推广基层卫生改革的好经验、好案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和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医学界”有信心将后续的会议越做越好,也欢迎大家明年继续莅临大会。
致辞环节后,安徽、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和贵州作为全国基层卫生发展的六大典型案例做现场分享。一起看看他们在基层卫生健康领域都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6大全国典型案例彰显基层卫生发展新面貌
作为本次大会东道主代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勇首先介绍了安徽省县域医共体改革实践。在传统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依然不够、健全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很好建立的时代背景下,安徽省首创县域医共体模式,以“居民健康为中心,医保资金为杠杆”为试点思路,由政府主导,在尊重意愿、双向选择基础上,由县级医院牵头,联合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每县组建1-2个医共体,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功能定位,协同向县域内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通过8年实践,安徽省县域医共体模式已成熟定型,目前,全省59个县(市)共组建12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服务约4500万人,实现县域全覆盖。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发布的2021年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二。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勇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付晨发表《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分享。上海市的社区卫生目前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卫生优质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网底服务、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以及重点人群的康复护理服务四大功能。在家庭医生签约层面,上海市推行“1+1+1”的签约组合,并于2018年启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制度,至2023年8月,签约居民1060万,签约率超过40%,签约服务费政策实施三年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签约居民并发症住院比例降低11%。上海未来还在继续扩大签约覆盖,将家庭医生签约延伸至校园、企业楼宇和家庭,预计到2025年,上海市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将达到45%。除此之外,上海还着力推进健康管理、社区康复和社区护理“三中心”建设,在历年上海十大服务行业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社区卫生服务连续六年排名第一。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付晨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姜仑带来《提升服务能力主要做法》的主题分享。他介绍道,江苏聚焦基层卫生的功能定位,主要从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社区医院建设、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几个层面做强基层医疗。聚焦群众需求,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绩效,建立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队伍,稳定优化乡村医生队伍,据了解,2022年,该省基层卫生人员总数达30.77万人,基层卫生人员数占全省卫生人员总数的比例提高至35.16%。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5.38人,超过五成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证书。而在群众需求层面,江苏省大力推进首诊式签约,将首诊签约作为签约服务主导形式,以设区市为单位,制定统一的首诊签约服务包,调动居民签约积极性,目前江苏省基层首诊签约率达到20%。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姜仑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启峰以《持之以恒 久久为功 推动全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为题讲述了浙江的基层卫生发展实践之路。浙江省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考核连续两年全国第一,通过优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提升乡村医疗卫生五大能力、加强乡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深化乡村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4个方面共17项具体措施,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据曹启峰副主任介绍,浙江的县域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较强,一定程度对乡、镇一级的卫生院产生了虹吸。浙江的目标是到2025年,各设区市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率达到95%以上,政府举办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比例不低于80%或每年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3.3人;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善、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启峰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雅翕带来《“三项”改革,筑牢基层卫生发展基本面》的分享汇报。一是借鉴“众筹”原理,建立“资金池”,截至2023年6月,全市已实现资金池建立区县全覆盖,累计筹资20余亿,资金用于“县聘乡用”人员待遇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二是通过推进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三大远程诊疗中心建设,实现区县全覆盖,2022年,全市三大远程诊疗中心共服务群众300余万人次。三是重点推行“县聘乡用”制度,通过政策引导、严格管理、正向激励等方式,切实增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能力。在三项改革的抓手下,重庆市基层卫生发展取得突出成绩。2022年,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占比54.73%,较2019年提高4.01个百分点。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雅翕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计生协专职副会长龚仲明带来案例《创建县域医疗次中心 助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贵州省在县级龙头医院辐射拉动能力弱、优质诊疗可及性差、群众看病就医远的三大基层医疗困境下,高位推动次中心统筹规划,提出在全省建设10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按照梯次带动模式,由县级医院牵头,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创新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模式。2022年,贵州已建成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医疗收入超1000万元,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年收入达8.1万元,全年门急诊和住院服务群众386万人次,其中就近看病群众增加55万人次,为群众减轻医疗负担超亿元。实践证明,“创建县域医疗次中心”的改革措施为切实解决贵州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计生协专职副会长龚仲明
【圆桌论坛】如何推动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听听“行家”怎么说!
大会主论坛特别设置圆桌论坛“如何推动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甘戈主持,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副处长王冬,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柳利红,山东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王南南,重庆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潘建波,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王蕾,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代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佘瑞芳参与主题讨论。
甘戈副主任就各省基层卫生发展的主力抓手、人才建设、协同机制等方面对6位讨论嘉宾分别探讨。王冬副处长介绍道,上海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中利用诊疗能力、康复中心与安宁疗护“三板斧”,全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柳利红处长表示,浙江省8月的两份省级助力基层的文件能够顺利出台,主要是靠数据说话,对标全国最优,突破了政策边界和多部门的衔接困境。而对于基层人才建设的“老大难”问题,潘建波处长说,重庆市抓住了收入待遇和职业发展两大抓手,着力解决人才的供需匹配问题。王南南处长说,山东作为非医改试点省份,向浙江、福建等医改先进省份学习经验,着力推进三医联动。王蕾处长提到,贵州为保证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的11项工作切实落地,明确市、州、县、区各级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配,并针对诊前、诊中、诊后分别出台了多项措施。佘瑞芳主任作为北京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的代表,反馈了社区医疗服务推进中存在薪酬绩效支撑力欠佳和人力资源不足两大难点。
经过一上午的汇报分享,在场的参会者受益匪浅。基层卫生服务体制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以服务周围百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老百姓健康的第一守护人,如何真正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这些都是推进分级诊疗道路上的永恒话题。在基层砥砺奋发的过程中,“医学界”将一如既往不断挖掘、报道、推广优秀案例,为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提供借鉴,助力基层医疗迈向新高度,走上新征程。
【附第五届基医会案例名单】
(1)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案例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三新三化”综合施策 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创新型改革
山东省日照市: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 全面推进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探索建立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山区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组织、专业和服务“三整合”,高质量打造海岛型县域医共体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医共体+云上中医”双轮驱动山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推进岗编适度分离改革 破解人才引留难题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步走”积极打造“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示范高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紧密协同,融合发展”稳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做好医防融合,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立足后发展县域实际 探索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重庆市南川区:数智赋能强基层,守护健康新作为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五强化”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构建县域医共体梯次带动发展模式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建强“十大中心”全面提升基层能力
(2)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强体系 优服务 全面推进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滁州市: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做实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 增强乡村两级服务能力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回应群众需求、强化要素保障 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山东省潍坊市:探索单病种群体管理,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医防融合,探索建设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高质量慢病管理助推健共体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下的健康管理中心建设
上海市闵行区:强基固本织网底,紧密联合谋发展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人工智能赋能慢病管理新模式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扩大家庭医生供给的实践探索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打造群众家门口高品质社区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突出特色专科建设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深耕儿童康复 力促儿童健康管理融合发展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突出特色专科建设,带动基层医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