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_优秀村庄规划案例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

1 研究背景1.1 和美乡村理念

2023年,《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国乡振发[2023]1号)》提出,将“和”和“美”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要求。

“和美乡村”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1]。其中“和”更突出的提升是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历史和未来的和而不同;“美”更侧重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乡村,做到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和美乡村的建设不仅要重视现代化乡村建设外在“美”的形式,更要注重乡村文化与精神风貌“和”的内涵。

1.2 城郊融合型村庄发展困境

一些村庄紧邻城市或乡镇,作为城乡的过渡地带,具备承接城市功能的外溢及作为城市的后花园的优势——城郊融合型村庄。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村,这些村庄要依托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的优势,在形态上保留乡土风貌,体现乡风乡韵,在治理上体现城市水平,实现村庄的变革和发展。这些区域在接受城市辐射影响的同时,也在接受城市虹吸效应的冲击,如何在融入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保留自身特色,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1)地域扩张,风貌难留。在城镇化的发展浪潮中,城市的空间规模不断扩张,作为近郊型的村落,大部分村庄综合条件一般,缺乏特色优势,受到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部分空间区域存在拆除新建的风险,小尺度的院落空间更新为居住单元建筑,或城乡衔接紧密的部分区域在城镇化的影响下,村庄建设为顺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部门建筑加建或改建,原有的村落肌理被打破,影响了村庄的整体风貌。

(2)文化冲击,乡韵难寻。由于便捷的区位优势,增加了本村村庄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可能性,青壮年人口流失,村庄“空心化”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其便捷的区位,也成为了外来流入人员进入城市务工的落脚地,人员流动性较强,破坏了原有的邻里关系,原有的村落文化受到冲击。受到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原有的民间手艺、传统习俗、民俗技艺、特色饮食等逐渐丢失,村庄乡味乡韵缺失,村民的归属感减弱。

(3)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城郊融合型村庄由于便捷的交通,承接了部分外溢的城市功能,主要为人员资金密集型和密集型低端产业及物流仓储功能,同时也承担了周边城区部分垃圾的处理,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水平低,土地、水及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露,天然的山体、水体、农田等生态资源受到破坏,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及幸福感降低。

(4)土地利用低效,产业基础薄弱。外出务工人口流失,部分农田、农房处于闲置状态,村庄未进行统一规划,现有的未利用宅基地呈现散式点状分布,且部分村庄建设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及幼儿群体,体力不佳且缺乏现代技术的支撑。村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集体企业,二类产业发展薄弱,同时缺少对三类产业的挖掘,缺少支柱性产业,缺乏内生发展动力。

2 曲家寨组团村庄发展现状2.1 曲家寨组团概况

曲家寨村庄组团位于洛阳市顾县镇东部,距市区10公里左右,距顾县镇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国道G310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如图1)。伊河从村北部流过,村境内生态环境优越、风景秀丽,是个典型的河洛村庄。曲家寨组团村庄内农业以小麦为主;畜牧业以养殖猪、鸡鸭为主,村域主要特产有核桃、葡萄等。村庄企业分布在国道G310两侧,多数为二类产业(如图2);第三产业为国道西南侧新建的商业,建筑质量及风貌统一。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优秀村庄规划案例

图1:现状交通分析图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_优秀村庄规划案例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

图2:现状企业分析图

2.2 曲家寨组团村庄的现状问题

(1)经济总量不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以一产为主。一产以玉米种植、养猪、牛、蛋鸡为主。二产分布散乱,缺乏统一规划,且污水处理得不到保障。三产较为薄弱,村集体财力不足,村庄建设资金匮乏。

(2)村庄无统一规划管理,风貌缺失。村庄建设布局不合理,缺乏规划设计,整体布局散乱,集聚能力不强。住宅建设参差不齐,风貌不协调,特色缺失。部分宅基地闲置,存在浪费土地现象。

优秀村庄规划案例_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

图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3)基础设施落后。村内缺乏排污、供暖设施,缺少公共厕所、公共绿地等市政环卫,垃圾收集与处理有待加强,村庄整体环境亟需提升。村庄内部道路质量一般,断头路较多,少量路面仍未硬化。

(4)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缺少养老、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村民业余文体活动开展较少,缺乏相应的文化娱乐场地,精神文化生活不够活跃。

3 和美乡村背景下的曲家寨组团村庄发展实施路径3.1 强化基础设施,统筹城乡资源

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化问题较突出,农村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善,质量待提升。在基础设施配置层面,对于村庄内部已有的设施进行优化,提升设施的利用效率,对不能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部分,要进行增设,完成村庄配套设施的修补(如图3)。

(1)与本村居民相配套的设施。依据村庄的类型,围绕10分钟乡村生活圈,合理布置村庄公共管理、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明确设施的位置和规模[2]。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保留村庄内健身广场,同时在村庄空闲用地上规划增加健身活动广场及设施,保留村庄卫生室现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借鉴优质村庄规划经验_村庄借鉴优质规划经验材料_优秀村庄规划案例

图4:村庄产业规划图

(2)与务工人员相配套的设施。为满足国道G310两侧集中的企业内部人群的生活需求,对道路两侧的商业设施进行改造升级,适当置换临街民居来发展零售、餐饮及休闲娱乐等,对于街道两侧闲置的废弃用地,可植入街角游园或广场,营造连续性的街巷空间,同时对街道两侧的慢行步道进行改善提升。

(3)与观光游览人员相配套的设施。充分利用村庄区位及交通优势,在南环路形成村庄的特色商业街,带动村庄经济的发展,在商业区域的周边配建停车场、公厕、游客接待中心、文化展示馆等建筑,充分展现该街道的特色和文化内涵,真正做到让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体验慢生活节奏的乡村生活。

3.2 传承村落文化,留住乡土乡韵

尊重村庄原始肌理,妥善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梳理美化打造尺度宜人的街巷空间;针对不同的建筑等级进行分类整治、提升和改造,形成村庄统一的建筑立面,突出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彰显乡土风情;结合现状文化娱乐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及村的中心广场,积极开展文化演出活动;依托国道G310两侧集中规划建设的商业设施,开展文化展览及农业观光体验活动,让游客了解河洛文化、感受乡风乡韵。

3.3 提升生态价值,打造田园特色

修复受伊河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系生态系统,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3]。同时将村庄内部的绿化按照“四旁绿化”的模式进行处理,不同的绿化提出不同的处理模式,展现不同的文化的韵味,形成景观别致的绿化风貌[4]。通过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推动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打造特色田园风光。

3.4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融合

(1)做优第一产业。依托村庄现在特有的经济作物并不断扩展种植类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观光农业的发展,适当发展私人农场、果蔬采摘农业。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小麦良种繁育、核桃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2)做强第二产业。依托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延长农作物加工产业链,进行农副产品的加工及手工业的生产,带动农村女性及老年人口的就业;考虑到伊河生态走廊的保护要求,逐步实现北部城区产业园区向无污染的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和创意型产业转型,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两个主导产业[5],以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和都市农业发展为重要补充,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3)发展第三产业。依托伊河景观、南环路、国道G310交通等优势及乡村景观、风土人情,结合特色种植和果蔬采摘,发展生态观光、研学体验、休闲养生式产业。充分挖掘优势景观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名片,把曲家寨组团村庄建设成为农耕体验、生态种植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村(如图4)。依托农业观光体验,加强与之相配套的餐饮、零售、体验馆、民宿等商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打造“食、住、游、购”的沉浸式模式,感受曲家寨组团的村庄特色。

4 结束语

文章以洛阳市偃师镇曲家寨组团村为例,在现状调研及多方访谈的基础上,总结梳理村庄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村庄和美理念下从重视现代化乡村建设外在“美”的形式及乡村文化与精神风貌“和”的内涵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作者简介:卢小芳 硕士 助教 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 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李颖 本科 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 单位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剑峰 硕士 中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 单位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郑州西亚斯学院2023年度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3-XDJ-12)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