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新渔人——梁光铖,肇庆市高要区绿存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20年,从银行辞职接手父亲的罗氏沼虾养殖事业——位于莲塘镇的300多亩虾塘,联合养殖户抱团发展,成立绿存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集约了1200亩虾塘进行统筹管理,推广标准化养殖,按照标准化运作,实现“一年双收”,同时成立运输车队直接对接市场销售终端,彻底摆脱中间商盘剥,把养虾效益留在当地,把利润紧紧掌握在手中,助力虾农实现增产增收,极大地激发了当地罗氏沼虾的养殖热情。

图片

▲ 梁光铖接受采访摄/曾凡美

在高要区神符山下,莲塘镇的万亩虾塘是高要罗氏沼虾核心养殖区域。2020年,新农人梁光铖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新事业。

成立专业合作社,突破规模化发展用地瓶颈

梁光铖是90后,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斯文俊朗,给人一种谦虚务实又精明能干的印象。仅从外表形象看,一下子很难将他与养虾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这位90后新渔人,接过了他父亲创下的罗氏沼虾养殖事业,带领养殖户抱团发展,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和经营理念,实现“一年双收”;开辟新的销售渠道,跳过中间收购商直接对接市场,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帮助虾农增产增收,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把养殖利润牢牢攥在了手中。

梁光铖告诉记者,其父从90年代初开始,30多年来风雨不改,一直坚持养殖罗氏沼虾,把养殖规模扩大到了300多亩,是当地罗氏沼虾养殖大户。“我从小跟着父亲在养殖场干活,长时间耳濡目染,心里对虾有着特殊感情。养虾很辛苦,一般养殖户养殖管理100亩虾塘已经很吃力了,我爸一个人要管理300多亩,辛苦可想而知,而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梁光铖对养虾并不陌生,知道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传统养虾规模难以扩展。这促使他通过成立合作社谋求改变。

2020年,绿存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梁光铖开始了罗氏沼虾的养殖事业。

“我们采用股份制成立合作社,突破了这种限制规模化发展的用地瓶颈。合作社进行规范化统筹管理,制定严格的养殖规程和技术标准,合作养殖户依照执行,负责管理自己的虾塘,同时我们配备了专业的技术团队,隔三差五到塘头指导,确保养殖过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从技术层面服务和保障养殖户的利益。这样,我们可以把先进的养殖模式和经验进行推广,养殖户也很欢迎。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5户,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展,集约管理1200亩虾塘。”梁光铖通过成立合作社,吸引理念趋同的养殖户抱团发展,把罗氏沼虾的养殖规模不断做大。

图片

▲ 高要万亩虾塘 摄/周礼雄

梁光铖在大学阶段学的是金融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毕业后在银行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如今转身投入养虾行业,这对于他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挑战。“养虾需要专业的知识,父辈积累的那些经验我们一下子很难去复制学为所用,也不能照搬以往的经验,所以轮到自己上手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常感觉到知识储备太匮乏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梁光铖告诉记者,为了填补自身水产养殖方面知识的不足,他目前正在进修水产养殖相关专业知识。

不过,在银行工作时积累的财务经验也给了梁光铖启发,为合作社走上正轨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帮助。“工作经历和我的专业在推进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无论是采购、供货等各个生产销售环节,我们合作社目前都做到了规范化管理,这对于一般农民合作社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同时,利用资金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梁光铖还帮助养殖户解决资金困难,与养殖户开展生产要素等合作。“有些养殖户遇到资金短缺的困难,曾想着把虾塘转让给我们合作社,但这对于养殖户说并不是最佳的方案。于是,我们给他们提供新的养殖合作方案,以虾塘或人力技术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养殖户继续养殖,负责管理好自家虾塘,其他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包括虾苗、饲料和养殖技术服务等可以根据虾农的实际需求按需提供,养虾的收益按照合同约定执行。”梁光铖告诉记者,“这个养殖户有40多亩的虾塘,全部养殖罗氏沼虾,通过这种合作模式,目前为止这个养殖场起码赚了50万元以上,亩产利润超万元。”据了解,进入2023年5月以来,罗氏沼虾价格一路高歌,高要当地最高的塘头收购价达68元/斤左右(10只/斤规格),刷新了近年来的最高价位,大大刺激了当地虾农的养殖积极性。

改进养殖方式,实现“一年双收”

根据罗氏沼虾的生长周期,按照传统的养殖方式,罗氏沼虾一年只能养一造。有当地知情人士指出,近年来,罗氏沼虾的种质退化比较严重,养殖周期越来越长,做到“一年双收”在养殖技术上具有很大挑战。“此前养大一造虾只需要120天左右就可以达到基本上市规格,一年养两造是比较容易的,但现在起码要210天,一年养两造虾并不容易,需要有很专业的养殖技术支撑。”

“我们合作社,一年可以养两造虾,平均亩产保守可达到700-800斤/年,这种产量和效益在当地罗氏沼虾养殖户来说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成立合作社以来,梁光铖改进了养殖模式,一年养出了两造虾。

“要实现一年养两造虾,我们就要想办法与时间赛跑,对虾塘进行分区管理,分为标粗塘和养殖塘,实现标粗和养殖同步进行,无缝对接,充分提高虾塘的使用效率,提高养殖效益。5月前后,我们可以收一造,过年前我们还可以再收一造。这两造虾的标粗规格略有不同,5月份前后上市的这批虾,我们需要先在标粗塘把虾苗标粗到100尾/斤的规格才投放到养殖塘,大小与铅笔头相仿,这一批虾只需要养殖90天左右就可以达到标准的上市规格(15只/斤)。而年前收获的这一造,我们则需要标粗到1000尾/斤的规格就可以投放养殖,这一批需要养殖210天左右。一般来说,按照现在罗氏沼虾的生长速度和养殖周期,养大一造起码要210天左右,包括水草种植和虾塘消毒处理等环节。通过虾苗标粗,我们硬是在365天里挤出了两个210天,其中奥妙就浓缩在标粗环节里。”在位于莲塘镇神符山下的养殖基地里,梁光铖指着连片的虾苗标粗塘向记者介绍罗氏沼虾“一年双收”的奥秘。

梁光铖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正在发展稻虾养殖,通过尝试新的养殖模式,进一步提升罗氏沼虾的品质。“我们要依靠品质赢得市场,抢夺市场话语权,这样我们才能把养虾的利润牢牢攥在手里,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图片

▲ 稻虾养殖 摄/周礼雄

改变销售模式,牢牢攥紧养殖效益

据了解,进入5月中旬以来,高要当地罗氏沼虾的价格持续上涨,塘头收购价曾一度涨至68元/斤(10只/斤规格)。记者在绿存养殖专业合作社罗氏沼虾收购分拣点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分拣过称,几辆运输车整装待发。“这几天的需求量比较大,价格上涨明显,大虾塘头价去到了62元/斤,每天都有超2万斤罗氏沼虾从我这里运出,主要是卖到珠三角和周边省份等地区。”梁光铖告诉记者,在罗氏沼虾上市高峰期,这里每天都有过万斤的优质虾运出。根据往年的经验,在5月份母亲节前后,高要当地罗氏沼虾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珠海等地养殖的罗氏沼虾接连上市对市场会产生一定冲击,同时另一方面南美白对虾等虾产品也开始陆续上市,对整个虾市场价格也会造成影响。

“我们当地积极推广茜草养殖模式,养出来的虾品质品相很好,但一直以来,价格总是上不去,虾农的利润并不理想。”梁光铖告诉记者,好虾卖不出好价格,养虾成功养殖户却赚不到钱,这样会很伤农,长久以往会不利于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发展。“事实上,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的销售渠道被控制在中间商手上,养殖户在价格上没有话语权。”

“以前虾农养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还是靠天吃饭,全凭经验养殖,没有市场意识,只管养殖,在技术上也比较守旧,基本上是一年养一造虾,很少能养出第二造。”梁光铖认为,多少年来,在传统养殖观念下,当地好多养殖户一门心思养好虾,而鲜有人想过把虾卖好。不仅仅是养虾,在传统农业领域,农民的大部分利益都被中间商拿去了。

“作为新农人,我们要与市场接轨,首先要帮助养殖户解决销路问题,把虾卖好,卖出好价钱。”梁光铖告诉记者,需要改变经营观念,颠覆一直以来受制于人的销售模式,把养虾的利润留在当地,帮助养殖户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把养虾利润牢牢攥在手中。目前合作社建立了一个罗氏沼虾收购分拣点,成立了一个运输车队,每天都有上万斤的罗氏沼虾运往省内外消费市场。

图片

▲摄/曾凡美

“我们合作社正在不断拓展流通渠道,直接对接消费市场,除了首先服务好合作社社员之外,还对外收购。目前我们统筹管理的养殖面积已经有1200亩,除此之外,合作社的服务还辐射到了附近的万亩虾塘。”梁光铖告诉记者。

在高要,活跃着许多像梁光铖这样的新渔人,他们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模式,推动当地罗氏沼虾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养殖户增产增收,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据了解,目前高要当地成立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达120多家,其中以罗氏沼虾为主的合作社占了将近一半以上。

如今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高要在积极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当地罗氏沼虾养殖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养殖效益凸显,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罗氏沼虾养殖户的信心。目前高要当地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规模,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同时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罗氏沼虾价格动态指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高要罗氏沼虾的市场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市场话语权。“究其原因,其中一点主要是,从去年开始尤其是今年以来,高要罗氏沼虾终于有了市场话语权,把养殖效益留在了当地,把养殖利润牢牢攥在了养殖户的手中。”高要当地一位知情人士如此自豪地说。

图片

▲养殖户把养虾利润攥在手上摄/曾凡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