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蓝天飘,一处处羊场缀山间,一阵阵羊儿咩咩叫……”5月20日,在巴中市南江县公山镇石光村的古耕家庭农场,青山、黄羊、忙碌的工人,构成了一幅山水农家画。

古耕家庭农场从2019年建设到2021年投产,再到如今成为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总投资400多万元,先后获得市、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有机产品认证……这一项项肯定的背后都离不开该农场的负责人张四海

在谈起黄羊养殖技术和经验时,张四海丝毫不像才从事5年时间不到的黄羊养殖新手,“黄羊是南江的特色产业,发展势头猛、后劲足,是我创业的底气所在,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没错,是一条十分正确的产业发展之路。”张四海表示,2022年收入近20万元,2023年收入40多万元,目前存栏近1000只,今年底出栏600只,预计收入60万元。

黄羊养殖优势明显,规模养殖更是致富关键。

“南江是有名的‘黄羊之乡’,老百姓有传统的养殖习惯,但缺乏大户带动,养殖不成规模。”张四海说,在走访了解了十多个乡镇和参观了20多家黄羊养殖大户后,他发现“散户多、规模化少”的问题,于是毅然决然发展南江黄羊规模化养殖,第一年便养殖黄羊300余只,第二年400余只,第三年500余只,现在达到近千只。

黄羊养殖并非易事,经验积累才是发展关键。回想起养殖起步阶段的经历,张四海表示,黄羊容易得病,死亡率达到10%,看着黄羊死掉,自己心里特别难受至极,“一只黄羊一千多块(钱),十多只黄羊就是一万多块(钱),哪能不心痛嘛。”

请专家、赴外学习、报考电大学习专业养殖知识……在张四海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下,不仅控制了黄羊死亡率,更是养出了优质南江黄羊。“现在黄羊的死亡率降低到3%-5%的正常区间,周围很多人也从我这里购买黄羊进行养殖,都说我这里的黄羊好养、存活率高。”张四海说。

随着南江县出台黄羊倍增计划、南江黄羊20条措施等黄羊产业发展政策,更是让张四海喜上眉梢。

一级扩繁场补助、圈舍补助、机械设备补助……“前前后后加起来共有170余万元的补助资金,不仅减轻了经济压力,更增加了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张四海说,接下来准备开发一些农家黄羊菜系,还准备建一个有特色的黄羊农家乐。

截至目前,南江县共有养殖场(户)2110个,其中建成一级扩繁场3个、在建2个,建成二级扩繁场3个、在建2个,规模场183个,家庭羊场282个,养殖户1639户。

科技养殖降低成本,实验配方更是品牌保障。

“嘟嘟嘟……”随着投喂机械通过传送带不断输出,不一会儿,张四海便对圈舍的近千只黄羊投料完毕,羊儿欢快地吃着营养配方饲草。张四海感慨,“通过机械化投料,电钮一按,料草便源源不断地送入料槽,即轻松又节省劳力,以往光是喂料都要请至少两个人花费大半天时间才能忙完,现在一个小时不到就弄完了,一年节省下来的人工成本就达七八万块钱。”

科技养殖不只是机械投喂,还有自动出粪、自动饮水、自动远程监控等。

张四海说,“现在搞养殖没得点技术含量,成本不仅高,还挣不到钱,就连黄羊吃的草料也是经过科研人员精心实验得出的草料配方。”

吃百草、饮山泉、利用山地生态放牧,南江黄羊品牌逐步打响,但是经过多年发展,产量却存在“汽车装不下,火车不够装”的难题。“传统放牧养殖,一个人放牧的养殖数量有限,牧场的承载力也有限。另外,放牧养羊冬天还掉肉,一只50公斤的羊过个冬就只有40公斤左右肉了。”黄羊科研所科研院何向东说。

南江黄羊是南江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产业要壮大,产量必须提高。2021年9月,南江县启动实施南江黄羊倍增计划,计划用5年的时间实现“种羊扩繁、基地规模、农户收入、品牌价值、综合产值”5个方面的倍增。

“针对古耕农场的地理位置,我们经过3个月的实验对比,最终制定了适宜黄羊营养均衡的草料配方,在玉米、浓缩料、小苏打、盐巴等配料方面严格比例,努力优化黄羊生长,促进黄羊倍增。”何向东说。

“现在黄羊养殖再也不是传统模式了,依靠科技养殖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核心。”张四海自信地说,目前这里的黄羊品种不仅纯正,而且市场销量也供不应求,本月初来自重庆的客商就意向性订购1000只黄羊,仅这一订单,就够他忙碌好几个月了。(刘晓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