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jpg

稻鱼鸭模式提升效益

602.jpg

甘蔗丰收

人多地少、土地单产低、农民增收难,保护梯田压力大,是红河南岸不少地区亟须解决的共性发展难题,地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I类缓冲区的元阳县牛角寨镇自然也不例外。如何破解“守着非遗熬日子”的困局,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破桎梏,以产业的长足发展促进梯田保护开发可持续?

近年来,牛角寨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锚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目标,实施“一二三”行动,培育梯田红米稻鱼鸭等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有效提升土地效益,探索把发展产业作为带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引擎,逐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盘活土地资源 在保护中求发展

十月金秋,正是梯田红米丰收的季节,位于牛角寨镇的元阳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收购站前,售粮的农户早早排起长队,车间里包装机器正满负荷运转。通过线上与线下的销售平台,经过加工的梯田红米将被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及省内多地。

“我们成立了合作社,与农户订立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红米,有效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牛角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国玺介绍,牛角寨现有红米种植面积8000亩。除提升红米本身的附加值外,他们还积极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鼓励群众利用梯田养殖鸭子、梯田鱼和泥鳅,不断提升土地效益。

在规划产业过程中,牛角寨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研判镇情,充分利用红米主产区、气候呈垂直分布、地处交通要道等优势,提出了“一核一镇五区”发展思路,即做靓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为核心,完善中心集镇带动辐射功能,培育打造新安所、果期、果统稻鱼鸭种养殖示范区,良心寨、脚弄、欧乐生态茶叶示范区,牛角寨、脚弄、岩际大型畜禽养殖示范区,牛角寨、果期、新安所乡村旅游体验区,岩际、脚弄干热红河谷特色农业区,逐步培育打造了稻鱼鸭、梯田红米、特色水果、生态茶叶、规模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去年全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70元,比“十二五”末增加53.28%。

“我种了24亩梯田红米,每亩田里养30只鸭、10公斤鱼苗,收入比往年高多了。”提及稻鱼鸭产业,平安寨村民马有明高兴地说,现在自家每亩梯田综合收入达到了13000元,比单一种植红米增收了10多倍。

在高海拔的良心寨村,外地老板李春林的梯田故事茶厂已经营了3年有余。“牛角寨独有的土壤、气候、海拔造就了绝佳的茶叶品质。”李春林说,曾经都是荒山荒坡的1000亩茶叶基地如今已初显效益,除流转收入和每年固定返利外,公司长期用工和生产、采茶等季节用工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老百姓增收。

“我们严格按照零农残的有机生态茶叶标准进行种植、制作,产品目前远销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部分高端产品单价达1600元/公斤。”李春林说,希望通过企业的努力打响本地品牌,让元阳的生态茶叶被更多人所熟知,从而带动更多百姓种植,从根本上提升茶农收益,真正实现荒山增绿、茶厂增效、茶农增收的目标。

铭记团结历史 同心同向奋进

“不分民族、不分上寨下寨,大家团结成一家。”在牛角寨镇岩际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上,1952年订立的“民族团结公约”仍清晰可见。该公约用汉、彝两种文字铭刻,内容涵盖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大团结、互助合作发展生产等内容,表达了各族人民始终向往幸福美好新生活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公约是岩际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历史见证,也是岩际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真实写照。”岩际村68岁的彝族老人李家福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村里哈尼族、彝族、汉族节日一起过,红事白事一起办,一直和睦相处。如今,铭记民族团结的光荣历史,老百姓们互帮互助,各项产业发展红火,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

“加快发展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如果没有理顺经济发展的思路,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就是一句空话。”牛角寨镇党委书记李佰保表示,牛角寨正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为契机,不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产业合作组织化、劳务输出常态化、乡村旅游特色化的形成,着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凝聚起各族同胞和谐共处、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家有事,全村帮;一人有难,众人扛。”这是果期村委会大顺寨村不成文的规定。“道路晴通雨阻大家集资修路,产业发展头雁带动人人团结互助。”果期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白卫东表示,如今大顺寨村不仅梯田红米、甘蔗等传统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无核荔枝、沃柑等特色水果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农民收入逐年递增。

同时,牛角寨提出以资产合作型、经营合作型、资金合作型、项目合作型等方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加快特色水果、生物药材、生猪、肉牛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提档升级,目前8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去年全镇村级集体资产共收益120余万元。

集聚旅游人气 激发振兴活力

沟壑纵横、山峦叠嶂,境内无一平地,在牛角寨果期、良心寨、新安所等地,我们看到了上万亩连片梯田形成的壮丽景观,加上夹杂其中的传统民居和山顶茂密的森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哈尼智慧。

“牛角寨地处世界遗产哈尼景区通道、元阳民用机场和县城南沙‘半小时生活圈’,是通往绿春等地的必经之路,区位优势明显,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处理好梯田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意义非凡。”李佰保说。

“集中连片的梯田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是大顺寨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我们将以山水梯田景观游览为主线,根据现有传统民居建筑群、街巷空间、历史文化等开发传统村落游览线路,大力发展观光、体验、节庆等游览活动。”果期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伟说,近期大顺寨将完善梯田观景台、荔枝文化景观道、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基础设施,集聚人气,激发百姓打旅游牌、吃文化饭的信心。

立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牛角寨镇党委、政府提出“旅游兴镇”战略,将积极融入哈尼梯田旅游环线建设,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观景台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深度挖掘果期白沙脚、新安所大田、上中寨等村梯田农耕文化,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集中打造大顺寨、碾只哄天等一批民俗体验、田园观光旅游示范村,提升集镇品质,丰富旅游要素,积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如今随着哈尼梯田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梯田红米、梯田鸭蛋、梯田鱼、梯田茶、民族服饰、民族刺绣等旅游商品得到较好开发,目前牛角寨旅游产业已蓄势待发。

下一步工作中,牛角寨将在保护传承好“山、水、林、田、人、村”等自然肌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力争建设为红米小镇、稻鱼鸭综合种养示范区、游客服务中心、绿色食品交易中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