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20版)中收录的蛇类药材,包括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和蛇蜕共四种。
4月末,阿真捏着鼻子,给蕲蛇头做了360°无死角特写和微性状写真。
蕲蛇|从“方胜纹”到“麦穗纹”的鉴别发展
原以为部分图片会让人难以下咽。
没想到有很多像阿真一样勇敢的人儿,发来了贺电。
本期阿真要接着介绍的是,主要分布在国内且体型较大的无毒蛇——乌梢蛇,
乌梢蛇别名:乌蛇、乌风蛇、黑花蛇
乌梢蛇的由来
01
南北朝
乌梢蛇首载于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蕲州乌蛇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
02
唐朝
唐·《药性论》载:“乌蛇,能治热毒风,皮肤生疮,眉须脱落,瘑痒疥等。”
03
宋朝
到了宋代,医家沿用乌蛇之名,并衍生出“黑梢蛇”和“剑脊乌梢”等名称。
04
明朝
乌梢蛇之名始现于明朝。
《本草纲目》载:
“乌蛇,释名: 乌梢蛇,黑花蛇”;
“乌蛇有二种,一种剑脊细尾者为上;一种长大无剑脊而尾稍粗者,名风梢蛇”。
从乌梢蛇的历代描述可知,其来源不止一种,如“蕲州乌蛇”常被认为是蕲蛇或乌梢蛇。
乌梢蛇和蕲蛇的本草考证,周娜娜
但结合其“色黑如漆、剑脊、尾细”等形态特点,与药典所载乌梢蛇基本一致。
乌梢蛇的简介
乌梢蛇名片
写稿前阿真就知道乌梢蛇存在掺伪和制假现象。
然而实际情况比阿真想象的还严重。
因为这件事自古就有,似乎还很猖獗。
宋·《本草图经》曰,“作伪者,用他蛇生熏之至黑,亦能乱真”。
即用烟熏法,将伪品蛇表面熏黑,冒充乌梢蛇。
可通过鳞片特征进行区分。
除此,之前介绍蕲蛇存在的“贴皮”、“增重”等现象,乌梢蛇也有。
没印象的“真珠粉,小汤源”,记得要及时复习。
乌梢蛇的鉴别
阿真这次主要想通过乌梢蛇的性状特征,分享些实用的鉴别方法。
1.中药材——盘状乌梢蛇
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
药典规定,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后作为药材使用。
传统加工方法是用柴火熏干,熏时频频翻动,至表面略呈黑色为度。
为便于鉴别,流通过程中,乌梢蛇多保留蛇皮,主要鉴别特征如下:
(1)背鳞行数成双,每侧靠近脊部有1-2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1-2条纵贯全体的黑线
乌梢蛇 (图片来源 自然标本馆)
(2)蛇头部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
乌梢蛇头部鳞片名称及排列特征
A.头顶面 B.头侧面
1.吻鳞 2.鼻间鳞 3.前额鳞 4.眼上鳞
5.额鳞 6.顶鳞7.下唇鳞 8.眼前下鳞
9.上唇鳞 10.眼后鳞 11.眼 12.鼻孔
虽然平时在药房,没有机会见到乌梢蛇的蛇头。但它的的确确是专业人员鉴别乌梢蛇的主要部位。
主要可观察,颊鳞、眼前鳞和上唇鳞的个数。
乌梢蛇及其常见伪品简图
浙产十种去皮伪品乌梢蛇的鉴别,李建良
由上图可知,乌梢蛇,颊鳞1枚,不入眶;赤链蛇,颊鳞1枚,窄长入眶(即与眼相邻);王锦蛇,颊鳞1枚,长方形,不入眶。
它们都属于游蛇科,根据颊鳞形状及特点,可快速区分乌梢蛇和赤链蛇,但不易区分乌梢蛇和王锦蛇。
具体怎么区分,文末见分晓。
(3)头部扁圆形,盘于中央;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习称“剑脊”;尾部渐细而长,习称“铁线尾”,尾下鳞双行。
中药材鉴定图典(第2版)
乌梢蛇-蛇尾
2.中药饮片——乌梢蛇(段)
乌梢蛇加工成饮片后,无头部特征可观察。
又因临床应用多见酒炙后的酒乌梢蛇,蛇体特征常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