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浙江之后,山东省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之一,出台了新高考方案,为全国所瞩目。为了摸清新高考方向,寻找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12月6日,青岛六十七中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主任、高三备课组长和部分教学骨干,奔赴泉城济南,学习新高考背景下的形势变化及应对策略。
山东省实验中学跟岗培训
12月6日中午抵达济南,老师们来到山东省实验中学跟岗培训。省实验中学东校副校长范海沛热情地接待了青岛67中的领导老师,并做了新高考应对策略的专题报告。
范校长表示,面对新高考,普通高中面临行政推进和学生倒逼的双重压力,改革势在必行,必须从全局出发,每个时间点都做好精心规划。这也是学校分层教学研究、教研机制创新、学校文化重构、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的机会,学校应抓住这一机遇。范校长从学校管理、教学成绩提升和学生发展三个层面对省实验中学的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对于刚刚结束的山东新高考模拟考试,范校长表示,通过全省模拟考试要找出各学科的命题变化,研究命题思路的规律。下一阶段,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才能更好地指向新高考。
报告结束后,青岛67中的老师们与省实验中学的老师们分学科组进行研讨,从教学细节、备课策略、复习指导、备考规划等方面开展了深度交流,充分学习了省实验中学教师的优秀经验。
把握命题方向 实施精准教学
一下午的跟岗培训,青岛67中的老师们对新高考改革的规划和落实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坚定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决心。12月7日,特邀山东省高考改革专家,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方向、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建议、新高考备考策略四个方面,为老师们做了《高考改革与教学建议》的专题报告。
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是广大一线教师最关注的话题,专家表示,命题方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强调加大探究性与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强调重视阅读能力,强调落实新课程标准中有关教学活动建议的内容,强调命题的国际视野,强调关注表达、交流、共享的能力六个维度。
专家还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学习进阶理论、复习备考中如何精选题目、学生心理状态的调节等方面,给老师们提出了精准的建议。
跟紧高考步伐 认清改革再出发
为了进一步梳理高考改革思路和应对策略,12月8日,学校邀请教研一线的专家为老师们做了《以改革的姿态迎接新的考试改革》的专题讲座。专家从全球主流教育的发展趋势谈起,提出项目式学习、团队合作学习、多学科融合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人工智能辅助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已成教育发达地区显而易见的学习方式。国家进入改革新阶段,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推进以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核心的课程和考试改革。
高考改革过程中,选课走班是困扰众多学校的一大难题。专家认为,选课走班实现了三个回归,学校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时,要分析影响选择的核心因素,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兼顾个体特征、兴趣志向、能力素质、价值追求、家人期盼、专业要求、学校特色、外部环境等方面。
通过阐释长板理论和图钉理论,专家表示,教育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要公平惠及所有学生,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社会各群体的发展需求,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
最令老师们觉得震撼的,是专家利用大数据对全省合格考成绩、选课走班人数、等级考转化分、志愿报考专业统计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专家指出,综合评价招生将成为今后高考的重点,学校应该认真研究应对策略。
学习体会
本次研修学习由青岛67中副校长王慧荣带队,她认为,本次济南研修深入省城名校跟岗培训,与学校领导和各备课组的全方位深度交流,令青岛67中的老师们更直接的感受到一流名校的工作作风和研究态度。专家报告贴合高中教师的工作生态,深度剖析了高考改革的北京、过程、困难和对策,学习进阶理论为教师落实课堂教学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姜文新认为,专家报告运用大数据深刻分析,深化了老师们对新高考、新课改、选课走班的再认识,提高了学业水平合格考、等级考和高考的教学备考策略研究的能力,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与视野。
在研修过程中,老师们还充分利用UMU互动平台,每天在线讨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返校之后,学校还将组织参与学习的领导老师,结合学习体会,对照自己的日常工作作出反思和改进。高三备课组和各教研组结合学习收获对本次全省模拟考试进行深刻分析,总结一轮复习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并召开高三复习专题研讨会。
短短的三天培训,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所有的问题,改革势在必行,教育永远在路上。青岛67中在“出彩教育”的指引下,必将继续前进,努力打造师生成长的优质教育沃土,唱响新时代的教育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