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项社会救助,为贫困家庭撑起一把“大伞”。

把爱心款送到贫困农民家中

老有所乐、老有所保、老有所依

■社会救助篇

落叶纷纷,枯草微黄,地里没有了庄稼,乡间“消瘦”了许多。榆中县韦营乡郭家沟村村民王彦民给“烤箱”里添了一铲煤,升腾的火焰照亮了半壁墙,屋子里的温度也逐渐升高。王彦民因妻子下肢残疾不能下地劳动,加上孩子上高中,一年需1万多元的费用,造成了家庭贫困。村上了解到情况后,及时给他办理了一等农村低保,每月275元。“以前我还能外出打工,妻子残疾后把我‘绑’在了家里,收入仅靠农业上的洋芋、包谷等经济作物,勉强能供孩子上学,现在给我办理了农村低保,生活上宽裕了许多,双联帮扶、精准扶贫的救助政策真是好啊!”王彦民扫了一下炉盘上的煤灰说。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我市把有效推进各类社会救助与扶贫开发紧密衔接,按照《兰州市扶贫攻坚行动计划(2013-2016年)》规划安排,以及完成2015年全市91个贫困村整体脱贫的扶贫攻坚任务,全面发挥社会救助工作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助推精准扶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让他们共享公共成果。

从“救助碎片化”向多元化转变

10月13日,永登县武胜驿镇奖俊埠村。天空仿佛如洗般一尘不染,澄澈湛蓝。透亮的阳光直射在片片田野上,似乎正酝酿着新的生机。远处连绵的山脉偶有几座还覆盖着些许积雪,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地里劳作的农民正挖洋芋、收白菜……一幅和谐而抒情的乡村美图,丰收季节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憨憨的脸上。

此时,村民陈好花却躺在床上,正苦苦挣扎着已病入膏肓的躯体。今年45岁的陈好花患骨癌晚期,多次手术后费用开支很大,而大儿子上大学,9岁的小儿子又是脑瘫,雪上加霜,家里已一贫如洗,是个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的家庭。记者在当日采访时,正好赶上帮扶单位要为陈好花献爱心,随着送爱心的队伍来到陈好花的家,在大门口,早早等候着的陈好花的婆婆,双手举过头,泪流满面地大声说:“共产党万岁!”“政府好!”。当永登县委副书记刘学强将帮扶单位捐助的8020元善款送到陈好花的丈夫手中时,这位饱经沧桑的汉子也流下了泪。刘学强告诉记者,像陈好花这种贫困情况,县上已出台一系列举措,扶贫救助这个家庭继续生活下去。如陈好花的医疗费用可通过新农合、大病救助等医疗保障进行一定比例的报销,实际承担的不多。她的大儿子的大学生涯的全年学费和生活费,县上将全部包助,一年一万元,保证他完成学业。针对这个特殊家庭,以市纪委为组长单位,市房管局物业所和市房管学校、县直机关工委为成员的帮扶单位也给予了特殊关怀。不仅多次捐献爱心,还将陈好花家的危房改造作为后续扶助工作列入备忘录。一项项社会救助,为这个贫困的家庭撑起了一把“大伞”,替他们遮风避雨。

据刘学强介绍,今年该县把35个贫困村3408户13127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开展了以“精准到村到户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为主的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活动,完成了15197户、55000人的建档立卡工作,在入户调查中,掌握了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涉及疾病、残疾、上学、灾害、资金、技能等方面,共投入资金6000万元,全方位开展救助扶贫工作,使新农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合率均达到95%以上。

近些年,我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快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全面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加大农村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各类社会救助制度趋于完善,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救助碎片化”的问题,救助对象、标准、程序、目标等诸多方面不能有效衔接,多头救助、遗漏救助、重复救助等时有发生。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统筹规范各类社会救助,已成为增强救助实效、有效改善基本民生的内在要求和必然手段。

从居家养老到集中供养

走进兰州新区秦川镇炮台村委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带着小院的房子。老人们有的坐在门前晒太阳,有的在房子里边看电视边聊天,悠闲中透着无比的惬意,这是炮台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点的一幕。在这里,老人们的幸福生活是我市在精准扶贫中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让鳏寡孤独同享关爱的一个缩影。

“以前的房子太破不住了,集中供养点就是我现在的家。村委会不仅给我提供了一个住所,还配套了全新的锅碗瓢盆,在这里吃住行都不用担心,生活上也有人照顾得很周全,我觉得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五保户老人景国军说。

五保户张三麒的住房坐北向南,一砖到底的墙壁上贴着雪亮的瓷砖,午后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玻璃照在沙发上,张三麒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红润的脸庞上透着安祥和幸福。走进里屋,面积并不大,约40平米,外面是客厅加卧室,里面是一个小套间,当厨房用,所有生活用品都是村委会统一购置,连碗碟都是超市里最贵的。

谈到把村里的五保户老人集中供养的初衷,炮台村党支部书记于福文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共有五保户老人11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6人,全部实行集中供养。以前我们给村里的五保户老人每年修房子就要花去一笔钱,加上老人们有个头疼脑热的还要派人去照顾,大家都不方便。更为重要的是老人们居住分散,备感寂寞。现在集中供养后,大家在一起生活,聊天、娱乐,不仅相互有个照应,还消除了精神上的空虚与寂寞。“今后凡是村上五保户年龄达到60岁的,都实行集中供养,我就是他们的大儿子,会把这些老人们养老送终。”最后于福文动情地说。

农村五保户老人集中供养是精准扶贫中一项重大民生、民心和德政工程,可以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保、老有所依,实现他们的幸福晚年。据了解,2015年,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将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纳入为民办实事任务当中,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3711户,4608人,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不低于331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414元。

从吃饱饭到看得起病

“我们严把农户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告公示关,你看,在这692户、28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针对因病、因学、因建房等致贫原因,建立了台账,列出了清单,制定了帮扶计划,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达到精准脱贫。”榆中县中连川乡乡长张小江指着一块公示栏说。

通过社会救助使农村五保、低保重点保障对象与全民共享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发展成果,共同脱贫步入小康社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贫困百姓的迫切愿望。在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下,我市将农村五保、低保、低收入对象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将单次救助上限由3000-8000元提高至5000-10000元。将火灾、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危重疾病、子女就学等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纳入救助事由范围,确保农村困难群众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基本生活。并在将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和五保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资助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医疗救助上限到每年累计40000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上限到每年累计80000元。切实做到了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疾病保险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建立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并达到100%覆盖率的要求,我们再次对《兰州市居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管理办法(暂行)》进行了完善,2015年年底前全面开展信息共享、同步结算、统一监管的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截至9月,医疗救助共计救助29603人,累计支出3086.33万元;临时救助累计救助2265人,累计支出205.6272万元。

从吃饱饭到看得起病,我市由专项救助向多元救助转变,顺应了精准扶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它对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政策措施进行制度化“加固”的同时,又针对现存漏洞,明确以补“短板”、扫“盲区”为指向,为救助工作提供了新坐标。

从“输血”转向“造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记者采访时,许多帮扶单位在社会救助方面,除了让需要享受社会救助政策的人享受到政策,应保尽保,而更多的是通过积极开辟造血之路,让这些人与大家一起奔向小康。城关区伏龙坪街道二营村的李林元就是其中之一。李林元一家四口人,2011年外出打工时和妻子同时受伤,造成轻度残疾。2012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城关区的一名干部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筹集11万元进行危房改造,2013年帮扶单位给他提供半价农资,鼓励种植高原夏菜,当年就收入3.5万元,今年又给他送来了2只种羊,还饲养了2头牛,各生下一个小牛犊。“刚受伤那会,我没有想着过上好日子,但在帮扶干部帮助下,房子盖好了,收入上去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李林元一边给羊添草一边说。当日陪同记者采访的城关区统筹城乡办主任梁贵湖说,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和最后一道“安全网”,而“造血式”扶贫则是摆脱贫困的根本所在。

■双联特写

一名挂职书记眼中的救助路

10月的兰州新区天空晴朗,有些刺眼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舒适而畅快。梁瑞正在一座建好的现代化羊舍前与村民们交流谈心。羊舍的地坪还没有硬化,人走上去,松软的细土就会粘在鞋子和裤子上,但梁瑞并没有在意这些,她手里拿个小本本,一边和村民聊天,一边记录着什么,低头的瞬间,前额的头发就搭在她的脸上。梁瑞不是村民,而是市工信委的一名干部,现在的职务是兰州新区秦川镇东川村挂职第一书记,帮助村民精准脱贫是她的第一职责。

挂职之初,梁瑞就寻找让村民脱贫的路子,但从什么地方入手呢?随着走访的深入,她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发展养羊业,模式是合作社+集体经济,整合村民、帮扶单位和精准扶贫资金,以入股的形式形成规模养殖,让扶贫效益最大化。

梁瑞说,在联村联户、精准扶贫中,虽然各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必不可少,但这些仅仅适合一些特殊人群和对象,对于大多数贫困户来说,还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迈上小康路。扶贫不是简单的救助,必须要接地气,访民意,真正深入村民家里,彻底了解一下一个村子的真实现状,了解村民最真实的想法和最急切的诉求,只有把准了“脉搏”,对准了思路,才能整村脱贫,一个人也不掉队。

“我现在虽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困难,但每当为村民解决一件难心事时,心里无比高兴,感觉到自己走在村里的大路上都踏实,因为这是一场无怨无悔的青春梦。”梁瑞合上她的记录本,若有所思地说。

■方案解读

兰州市精准脱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社会救助实施方案

目标任务

1.2020年达到的目标任务。将按照省政府制定的指导标准,综合考虑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物价上涨等因素,逐年提高农村五保、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重点提高农村五保对象、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低保补助水平。确保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一、二类保障对象补助水平始终高于扶贫标准。实现上述对象政府救助政策性脱贫,消除绝对贫困。

2.2016年-2020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414元;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453元。重点提高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经两次提标后,农村低保一类对象月补助水平达到275元(3300元/人/年);二类对象月补助水平达到234元(2808元/人/年);三、四类对象月补助水平仍按2014年的月补助水平执行(三类对象月补助水平1008元/人/年、四类对象月补助水平696元/人/年)。

重点工作

3.开展专项救助工作。全额资助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0%资助农村低保三、四类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助率达到100%。救助比例提高到农村五保对象100%,农村低保对象80%,农村低收入对象70%。提高医疗救助上限到每年累计40000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上限到每年累计80000元。做好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疾病保险之间的有效衔接,2015年年底前全面开展信息共享、同步结算、统一监管的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将农村五保、低保、低收入对象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将单次救助上限提高至5000-10000元。将火灾、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危重疾病、子女就学等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纳入救助事由范围。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基本生活。

4.加大农村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力度。进行县区中心敬老院法人登记,提升服务能力,提高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生活水平。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2015年,向省民政厅申报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33个,并按照省民政厅下达任务标准完成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记者感言

近年,我市社会救助水平突飞猛进。已初步形成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为补充,与住房、教育、司法救助衔接配套,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但这次记者深入部分贫困村和贫困户采访,发现各基层组织不仅对救助政策落实到位,而且还创立了一些新模式,真令人欣慰。

由于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救助不仅仅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更是维护城乡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武器。就2015年完成全市91个贫困村整体脱贫的扶贫攻坚任务而言,社会救助尤其具有特殊意义。

现在,偶尔的“嘘寒问暖”,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救助水平的提高,更取决于制度保障。只有及时回应社会诉求,制定一系列救助政策,推动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现社会救助的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社会成员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此语境下,现代化的社会救助,不仅要保障困难群众的“温饱”,更要优化他们的生存环境、发展环境。只有通过多元化的综合救助,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我市把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既是对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救助方针的贯彻,更体现出立体化的救助特点,无疑将社会救助工作导入“纵深化节奏”,致使在社会救助这张“安全网”上,让个体的苦难与重负得以分担,让不幸身陷困境的人们获取了前行的力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