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任维东 李睿宸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陈冠合
这里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石鼓镇。汹涌奔腾的金沙江在巍峨高耸的大山之间忽然放慢了脚步,形成一道亮丽的自然美景——长江第一湾。
2021年5月11日上午,碧蓝的天空下,记者站在高大的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前,追思和感念1936年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抢渡金沙江的英雄壮举,心中升腾起无限崇敬之情。
将时间轴再往前延展,1926年11月7日,正值俄国十月革命9周年纪念日,在昆明平政街节孝巷一座民宅里,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从此给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云南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岜夺村的村民在分红。光明日报记者任维东摄/光明图片
告慰英烈,三迤不再贫穷落后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当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唱响时,你可知道,这首诞生于1935年并很快风靡大江南北,后来被选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曲,曲作者聂耳是哪里人?他1912年2月出生于昆明市甬道街72号,16岁加入中国共青团,21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去世时还不到24岁。
1909年,23岁的四川仪陇县青年朱德,从老家出发,经过70多天的长途跋涉来到昆明,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在这个当时开风气之先的学堂里,他开始接触到一些进步刊物和革命思想。朱德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一心一意投入到讲武堂的工作和生活,从来没有这样拼命干过。我知道我终于踏上了可以拯救中国于水火的道路。”
从这所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军校中,走出了朱德、叶剑英两位共和国元帅,有一批师生走上革命的道路。云南大理人周保中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于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党中央派遣到苏联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周保中回国,带领军民在白山黑水间展开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救国斗争。
曾记否?1935年和1936年,红军长征途中先后途经云南7个州、市,31个县境。中央政治局在云南威信县召开了扎西会议,完成了遵义会议的各项决议,对实现战略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突破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为继续北上、胜利会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纳西族农民使用手扶拖拉机耕地。光明日报记者任维东摄/光明图片
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不朽华章也抒写在云南。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的临时大学被迫南迁。除一路由300余名体力较好的师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自长沙经常德、贵阳步行至昆明外,1938年,由水路转道而来的大部分师生,在越南海防转乘滇越铁路火车,最终到达昆明并开启西南联大在滇8年的办学,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今天可以告慰无数革命先烈的是,云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上长期被视为蛮荒落后之地的云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终于摆脱了“千年之穷困”,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云南实现了“赶超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万亿元,在全国排位从2015年第23位跃升到第18位。
以长期制约云南发展的交通为例,今天,“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早已成为历史,云南文山、临沧等地从“地无寸铁”也跨入高铁动车时代,“八出省五出境”骨架网络基本成型;2020年,云南新增高速公路3000公里,总里程超过90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空中航线也通达世界多地。伴随不断完善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云南正在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成为国家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纽带和“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云南省丽江市拉市海湿地公园。光明日报记者任维东摄/光明图片
发挥优势,振兴广大乡村
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清脆的鸟鸣声在林间此起彼伏……
走进滇西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如画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2019年,司莫拉佤族村建档立卡户已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4年的2.5倍。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如今,村里还办起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将村里全部农户吸纳为合作社社员。同时,村里组织村民开展丰富的技能培训,如民宿、茶艺、种养殖、农民画创作、导游等,让村民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云南脱贫后发展的紧迫课题。《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把云南建设成中国最美丽省份。
可喜的是,云南围绕消费升级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路径,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2018年以来,全省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重点产业综合产值保持了16%的年均高速增长。
同时,凭借云南各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越来越多的农户捧起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
观长江第一湾风景、赏茶马古道风俗、乘舟漂流在金沙江上……位于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兴文村委会宏文村民小组的“三股水”景区,如今已成为游客到丽江观光的打卡地。
10年前,兴文村决定将整村土地流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企业,共同保护开发“三股水”景区。如今,在这个生态优美的纳西族古村落,村民们因发展文旅产业,念起了“致富经”。
“乡村旅游能够盘活乡村的闲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将绿水青山的潜在优势变成金山银山。”兴文村党支部书记和炳军说,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能通过旅游服务带来可观收益。
除了乡村旅游,云南各地农村结合自身优势,也纷纷闯出了自己的“致富路”。
在宣威市,因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宣薯”系列的出现,让当地马铃薯单产得到快速提升,最高亩产达4.9吨;在西盟佤族自治县,一批知名专家围绕肉牛、茶叶、甘蔗等优势产业出谋划策,组织科技种养等技能技术培训,让当地群众种植、养殖技能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在福贡县,农户连片种植草果,草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在永仁县,彝族服饰已经成为人们致富的重要产业,当地掌握彝绣技法的群众超万人……
治理环境,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10多年前,采访组的一位记者在丽江市拉市海高原湿地采访时,曾经为这里出现的不顾生态保护而只想着赚钱“一拥而上搞开发的乱象”所困惑。
今年夏天,当记者再次来到拉市海高原湿地后,惊喜地发现,原来乱盖在保护范围内的许多违章建筑都被拆除了,一些地段的生态得到明显修复,湿地更美了。
近年来,随着湿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丽江市玉龙县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越冬栖息。据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2020年就有约10万只候鸟飞到拉市海栖息越冬,种类有30余种。
拉市海高原湿地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当地人对环保与开发的清醒认识。“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家乡美了,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玉龙县拉市镇党委副书记木康说,拉市拆掉了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以内的各种旅游设施,做到“湖进人退”,在核心区的外围建起玫瑰庄园,种植观赏玫瑰和食用玫瑰,以此发展旅游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护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据介绍,目前拉市镇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产值突破2000万元。
从洱海之滨到珠江源头,从澜沧江流域到怒江峡谷,从迪庆高原到玉龙雪山……云南各地下大力气抓生态文明建设,拥有无限的潜力和优势。
早在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就对云南提出了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
云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九湖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一幅被拂去灰尘的云岭山水图,正向世界宣告着它的多彩多姿——
“十三五”期间,16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0年,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83%,高于国家下达目标任务10个百分点;水源地保护攻坚战顺利收官;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整治达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滇池、洱海、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七彩云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正因为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突出地区之一,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选择在昆明召开,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云南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目标完美契合。
团结共进,绘就多彩民族文化
1950年10月,受毛泽东主席邀请,云南普洱的少数民族代表同边疆各民族代表团一起,在北京参加了国庆一周年庆祝典礼。同年12月底,有代表在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上提议,要把边疆各族人民永远拥护共产党、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定承诺和誓言记录下来。
1951年1月1日,傣族、拉祜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等26个民族的48名代表,在普洱红场一同举行了“剽牛”、喝下“咒水”的仪式,郑重签名并立下了“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
作为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70多年时间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迈入社会主义社会,到新时代脱贫攻坚,云南各族人民从未忘记碑文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誓词。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在云南蔚然成风。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同时也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十三五”时期,云南创作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题材作品,舞剧《诺玛阿美》、白剧《数西调》入选中国艺术节并参评“文华大奖”,傈僳族《瓦器器》获得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全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05项、代表性传承人增至125人,“傣族剪纸”和“藏族史诗《格萨尔》”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站在距离丽江古城不远的黑龙潭公园湖边远眺,可以看见壮丽的玉龙雪山。记者沿公园小路拾级而上,一座掩映在苍松古柏间的仿古建筑,便是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
作为当年纳西东巴古籍文献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的重要参与者和亲历者,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最近格外忙碌。她指着身后历时3年展览筹备、投资近2000万元的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告诉记者:“这是我整个工作和研究生涯中最大的‘作品’,感到非常骄傲。这座展馆开放后,将更好地向海内外公众展示东巴古籍文献内容、形式、传承和研究情况。”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云南完成了15个独有少数民族多媒体资源库、傣族文献信息专题数据库、东巴文献专题资源库等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抢救性修复彝文古籍14080余页、藏经2285页、东巴古籍490页、拓片441张;全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0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加强。
大理白族自治州,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与特色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大理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截至目前,大理州130个传统村落没有出现大拆大建、传统村落消失、建设性破坏等情况。
行走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国发祥地巍山古城熙攘的街道上,大理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东发边走边对记者说:“在对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合规化的保护、合理化的利用和富有人性化的发展,并不断满足新的生活需要,让居民和经营者获得最大利益与幸福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做到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也要做到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让边疆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在西双版纳召开现场办公会时表示。
人们注意到,从2021年3月中旬起,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各州市逐一召开现场办公会,旨在推动每个州市、每个部门从各自实际出发,真正认清发展方向、定位与路径,进一步凝聚共识、鼓足干劲,齐心协力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七彩云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31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