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昶熙,男,1973年12月出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高级兽医师,曾荣获“四川省优秀农技员”、“全省动物疫病技能一等奖”、“自贡市十佳检疫员”、“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并当选区第十一届党代表、第十八届人大常委委员。24年来,他扎根基层第一线,曾辗转三个基层乡镇兽医站,当过兽防员、兽防站长,农技员,并派驻贫困村担任农技员和到边远山村任“第一书记”。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角色,他都用自己无悔的青春默默耕耘,用朴素的人生演绎不平凡经历,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广袤的乡村田野。
传经送宝:助农增收的“好帮手”
作为最基层的一线农业技术员,何昶熙坚持把宣传农民、培训农民、依靠农民、服务农民作为己任。春夏秋冬,猪圈牛棚、田间地头留下他深深的脚印;寒来暑往,乡村院坝闪现着他忙碌的身影。他坚持手把手教农民科学养殖,实打实促农民致富增收。近四年来,他积极参加全区组织的养殖技术讲座,为农技人员和干部群众讲课100余场次,培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
沿滩区瓦市镇大觉村地处边远,人多地少经济落后,被列入四川省“十二五”首批整村推进贫困村。自2016年至今,何昶熙一直担任该村的农技员。他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与村民群众面对面接触,把技术讲给农民听、示范给农民看,并多次到省市外帮助养殖户选购种畜,帮助贫困户卖畜禽,代销农产品等,成为帮助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的良师益友。
通过他积极提供水产养殖技术,大觉村的龙虾养殖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形成规模,成为全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目前,养殖基地规划建设1500亩,已建成投产1000亩。并通过招商引进8名业主成立“自贡荣鑫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农资配送和产品销售网络,种虾苗销往遂宁、绵阳、宜宾、泸州、内江、成都等地,500亩龙虾养殖核心示范区已实现每亩纯收益4500元。通过合作带动、创业带动、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无偿技术服务等方式,鼓励村民参与龙虾养殖,实现增收致富。已有56户农户加入龙虾养殖行列,实现年人均增收1300元以上,促进了这个贫困村在2017年率先摘帽,1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97名贫困群众全部退出贫困标准。
敢闯敢试:技术创新的“主推手”
针对全区各种养殖品种和模式五花八门,养殖水平和效益参差不齐的现状,何昶熙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打造品牌,不断提升养殖效益。通过努力,培育养殖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2个,部、省、市级标准示范场26个。他坚持创新养殖模式,狠抓标准化生产,将沿滩区畜禽产业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近年来,先后创新了生猪、蛋鸡、肉兔、小龙虾、肉鹅健康养殖模式,制定了生猪生产技术规程、防疫技术操作规程和畜禽健康养殖档案等。今年,全区16家生猪规模户已出栏生猪3.5万头,收益达5250余万元。
他深入乡村院坝开展技术讲座、业务培训、政策咨询、疫病防控和诊疗治病等工作,每年进行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2—3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3—4项。自制PPT培训课件16个,畜禽防疫操作技术,畜禽采血测抗视频2个。同时,大力推广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舍饲育肥肉羊技术、机械化蛋鸡养殖技术、川南黑猪养殖技术、林下土鸡养殖技术,规范化肉兔养殖技术等,并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广健康养殖,全区267个畜禽专业户和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4.47%,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达100%,有效推动了畜牧业生产发展,提高了养殖水平和效益。
担当作为:脱贫攻坚的“突击手”
2017年4月,何昶熙派驻到沿滩区仙市镇大岩村担任“第一书记”, 面对全村无主导产业,群众增收无门路的被动局面,他迅速转换“角色”、全身心投入,时时刻刻把村里的工作作为大事要事,放在心上,抓在手里,不懈怠、不畏难,敢攻坚。为了尽快融入群众,何昶熙专门制作了500张印有自己头像和电话的服务联系卡,把联系卡发到每户村民手中,让群众认识他、联系他、监督他。不到两个月时间,他跑遍全村11个村民小组400余户农户,并成为全村42名党员干部和34户贫困户家里的常客,真正成为了一名“乡下人”。
何昶熙深知,扶贫的根本在脱贫,脱贫的核心在增收,而增收又必须依靠产业做支撑。他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后迅速制定良策,充分用好用活优势资源,采取多条腿走路,借助外力谋发展。一是抓住全区“两个10万亩”产业园区建设的契机,流转土地500余亩发展柑橘、花卉、园艺、小龙虾、泥鳅等特色种养殖,助推脱贫增收。二是引进两名成功人士回村创业,兴办起手套加工厂和童衣加工厂,带动20多名贫困群众人就近就业。三是提供信息、技术,帮助原有的一家龙虾养殖场改善经营策略和壮大规模,从2017年10月开始繁殖小龙虾虾苗,现有种虾规范池56亩,成虾池1000余亩,发展成为休闲娱乐生态养殖,不但为贫困群众增加了土地流转收入,还带动8户贫困群众养殖龙虾,并吸纳16名贫困群众到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积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何昶熙积极对上争取,为7个组200余户800多人安装自来水,并为他们协调免除了50余万元“入网费”。同时,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整治村组道路3.2公里,缓解了四个组300多人的“出行难”。针对三个组400多人生活用电电压过低、质量差,有安全隐患的遗留问题,积极争取区供电局支持实施电网增容改造,让大家从此放放心心用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大岩村的34户贫困户102人全部如期脱贫,何昶熙自己所帮扶的6户贫困户不但实现稳定增收,其中陈洪彬、唐太勤两户还成为种养殖示范带头人。
筑牢防线:抗击疫情的“阻击手”
2018年,全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何昶熙作为区农业农村局养殖业股股长牵头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努力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一是加强排查监测,严格执行非洲猪瘟每日排查报告制度,对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做到全覆盖排查,乡镇、村两级出动防疫消毒人员1000余人次,累计排查各类场点4500余个次,累计排查大中小生猪养殖场(户)2500余家次,排查存栏生猪2.4万余头,发送圈舍、环境消毒剂3600公斤,消毒面积达46万平方米。二是强化生猪调运监管,开展产地检疫生猪4.7万余头、检疫屠宰生猪5.2万余头,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5件,罚款3.2万元。三是抓实泔水禁喂工作,采用宣传、劝说和拆除泔水喂猪设施设备等方式,对38家生猪养殖户全面禁止泔水喂养,加强监管,严防反弹。四是加强屠宰环节监管,督促全区6家B级生猪屠宰企业严格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并跨乡镇派驻48名官方兽医入场同步检疫,即有效防控了疫情,又确保市民吃上了放心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何昶熙从大年三十开始即奔赴于各个乡镇、畜禽养殖场、屠宰企业之间,积极组织防疫人员对辖区内22家禽兔规模养殖场、25家农贸市场及门店、14个动物检疫申报点、5家B级生猪屠宰企业和1个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收集点进行防控知识宣传和消毒灭源技术指导,有效促进了全区养殖业疫情防控。在全区所有农贸市场、超市、门店停止活禽活畜宰杀后,为了破解规模养殖场滞销难题,何昶熙主动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区生态环境局对接,通过开展市场调查、摸排分析,形成有效的建议举措报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调度会同意后,及时启动黄桷屠宰场小家禽畜临时宰杀生产线,采取全区活禽畜定点统一、规范宰杀,即提高了畜禽产品质量,又保证了市场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