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藉由学校这个平台,我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全国‘绿色课堂杯’小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展示活动”。通过为期四天的学习,我不仅增长了见识,也丰富了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学到了不少东西。

我们观摩的地点在杭州市长阳小学,来到学校的第一眼,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了。这所年轻的学校充满朝气,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中央走廊上方悬挂着孩子们的油画作品,让人赏心悦目之余更惊叹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楼梯口设的有各种各样的乐器,我们去的那天早上有孩子在那里表演,十分精彩。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会场: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个会场同时开始。来授课的老师都是从全国各个省推选出的优秀教师,而这次的课题也很有意思,就只有两个课题:二年级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五年级的《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十位老师穿插着讲这两个课题,让我聆听了同一个课题下的不同老师的授课风格。

专题讲座上,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核心素养,身为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提到要学生有自己的爱好。他指出“有表较好的未来的孩子”应该是有兴趣、有爱好、指导自己喜欢什么的孩子,要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必须让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还提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指出:有一个好口才,不仅是一种语文能力,更是一种生存能力。这给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一个提醒,应该多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十位老师的展示时间,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十节别开生面的精彩课堂。在这十节课中,我学到了一些课堂教学的技巧,现分享如下:

1、课堂环节的设置可以别开生面

比如说在讲授《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的时候,这些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在第一个环节的设置上安排了猜寓言故事名称的环节,有的老师通过语言叙述来猜,有的通过看图片的形式来猜,有一位老师直接自己表演,让学生猜,不管哪种形式,都在课堂上起到了很好的调节、调动兴趣的效果,孩子们很快地便融入到了课堂中。在其中农夫拔禾苗中,有两个老师采取让学生演一演的形式,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看着头戴帽子的“小禾苗”们一个个开心的样子,在台下听课的我也不由得被感染了,好像我也是课堂的一位学生。

2、课前对课文要了解深入,必要时要呈现合适的资料。

在讲“焦”字的时候,我发现这些老师都不约而同地给孩子补充了这个字的甲骨文的书写,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了这个字和“焦急”这个词,从而加深了对农夫的心情的理解。而在讲《临死前的严监生》这节课的时候,我更加明白并且深刻体悟到补充资料的重要性。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是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小学杨晨老师的这节课,她在讲正文之前就给孩子们补充了严监生家境的资料,而且讲了那个时代的“一两”就相当于现在的500元,从而理解严监生就是现代所说的“亿万富翁”,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才能深入地领悟严监生临死前做的那个动作,分析出他“吝啬鬼”的形象。在讲到“灯草”这个概念时,由于现在的孩子们对那个时代的不了解,杨老师又补充了“一两可以买十万支灯草”这个概念,丰富了学生对“吝啬鬼”这个形象的理解。

3、课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学习关键在于运用,学生能学以致用当然是最好的。在这些课堂上,我发现老师们都能很好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在讲《揠苗助长》时,老师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有没有很焦急的时候。在讲“喘气”这个词时,老师会让学生表演这个词,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生活中做什么事会“喘气”,而且还出示了两个词语,让学生通过联系语境理解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4、不管上什么课,老师一定要很好的把控课堂。

学生的思维是比较灵活的,在课堂上也有许多意外的生成。比如说在讲严监生“吝啬鬼”这个形象的时候,有一个女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她说她通过资料查阅发现有的人认为严监生并不吝啬,有的时候还很大方。这个答案我想是老师没有想到的,所以这位老师没有用过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停留在这个“分叉”里,而是用一句话很快地带回正轨。无独有偶,另外一个老师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补充了两则资料,其中一个资料显示严监生花很多钱为生病的赵氏看病,也没有很吝啬,这丰富了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感知,我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讲的《草船借箭》这节课,对周瑜和曹操的形象的把握,我也在有意识地去补充不同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更丰富。

四天的杭州学习很短暂,但收获满满,这些老师身上的闪光点,值得我用心去学习。虽然我现在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会虚心学习,在教师这条道路上慢慢前行,不管如何,问心无愧即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