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红潮产异合生物养殖手册》一书是黑野228号地面基地“异合生物改造利用”项目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面向黑野所属帕弥什异聚物研究部门及生产单位的工作人员。
为了改造、利用当前不断扩大的红潮及其产出的帕弥什异合生物,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做到:①广泛的适用性。该书选取了红潮扩散以来出现的较为典型的几种浅水生异合生物作为介绍对象,讲述异合生物养殖的基本理论,并且在此基础对其它常见异合生物的特异性加以说明。②讲述了帕弥什生物对地球原生生物的模拟演化。对部分异合生物在形态方面和内部结构进行了整理和与相关地球原生生物的对比。本书尽最大可能搜索了黄金时代的生物分类材料,将异合生物的各部分还原至原生生物,以此倒推异合生物进化意图。同时本书针对这些方面对养殖操作进行了修改完善。③增强养殖的理论性,同时尽量加大了实践部分的验证。通过针对异合生物部分特殊器官的实验,在养殖过程中采取了对应措施。
由于异合生物在低帕弥什环境会快速分解死亡,本书在实验方面难免有所欠缺,目前最为科学的整合生理学难以适用,故而采用了较为原始的还原论,以宏观水平倒推到细胞与分子水平,进而探索帕弥什病毒异合微观构造。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诚希望读者能对本书提出批评改进意见和建议。
编 者
某年某月于空中花园
第一章 绪论1.1异合生物养殖对象
针对黑野对目前红潮发展情况的认识以及技术与物资的限制,异合生物养殖技术仅适用于部分浅水生异合生物,蠃等可飞行种暂不支持。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有蛸的粗养、萤灯鱼的精养、刺钳蝎的粗养、株的初步培养等。
1.2异合生物养殖前景
目前异合生物养殖产业初步成型,成品上架后很快一售而空,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据不完全统计,异合生物订单来源主要有:黑野红潮研究基地、黑野异合生物研究基地、黑野帕弥什聚合武器研究所、升格者大酒店等。
异合生物是红潮的产物,异合生物养殖的本质是饲喂红潮。红潮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生物特性,如捕食、趋利避害等。一片圈养起来的红潮水体在多次产出异合生物后会减少产量,即使剩余水体很多。在投入人类意识样本或完整人类意识后这种情况得到缓解。注:此方法是在处理雇佣拾荒者时无意中发现的。
1.3异合生物养殖难点
1、育种
众所周知,异合生物由红潮产出,但是其产出异合生物的规律较为诡异——无论如何改变培养条件,红潮中某种异合生物的幼体产出率都不会降为0,这使得异合生物养殖一度陷入停滞。好在红潮可以自行淘汰大量不适合当前环境的异合生物幼体,配合人工及简单机械可以去除其它异合生物。当前已知的低等异合生物均不是变态发育,这一点为非目标异合生物的早期处理提供了便利。
2、成本
养殖用红潮消耗量很大。当前几种补充方法成本均较高。引潮法:利用红潮的涨落进行换水。普通红潮需要过滤等几道工序方可达到养殖标准。这种方法降低了运输成本,但是引流的管道经常被堵塞、腐蚀,需要经常维护。圈养法:将部分红潮隔绝开来,不断投入废弃材料、构造体素体等增殖红潮。这种方法只需要定期维护各类设施,减少了技术投入。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拾荒者感染率非常高,应用此方法的基地需要经常招募拾荒者。
3、污染
目前已知除人类外其他生物只会携带帕弥什病毒而不会感染。但是各个养殖基地均发现了无法解释的怪异现象。所有养殖基地,无论气候、地形,周边环境均严重沙漠化,植被退化严重,动物销声匿迹。即使检测帕弥什病毒水平很低。推测为不明污染物导致。曾有基地因此暴露被未知势力袭击失联。
第二章 蛸的粗养2.1外观
蛸的大概结构模仿了碳基生物的爬行动物龟鳖类,并且具备瓣鳃纲软体动物的部分特征。
头部甲壳上有帕弥什结晶簇,并伴随个体生长而逐渐生长,人工拆下后不影响蛸的正常生存。拆下的结晶逐渐粉化后转化为帕弥什病毒逸散到空气中。
头部至上颌部分被甲,无下颌骨。上颌甲突出呈喙状,下颌部为口袋状,伸展性好,利于将猎物整块吞下。口部上方有一对眼,可视物。
躯干部分背部被甲,腹部有软组织。软组织纹路清晰,其下有类似骨组织支持。
有四足,均被甲,两前肢较为粗壮,甲壳也较为厚实,为完成跳跃扑击等动作的主要部位:后肢较为细软,甲壳较薄,主要负责支持和辅助行走。
图1.蛸,又名海鞘
2.2内部构造及行为支持
初步形成组织分工,推测此系帕弥什病毒聚合体二级或三级结构改变导致的功能分化。
拟循环系统:无类似心脏的泵样装置,但有用于运输循环液的管道。管道内压略大于大气压。破坏后可利用帕弥什病毒缓慢修复。
拟呼吸系统:无。但机体显现节律性口呼吸。
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残渣可由口中迅速喷出用于攻击。吞入体内的物体由体内的高浓度帕弥什病毒腐蚀溶解,对金属制品、大部分有机物溶解迅速,部分塑料、硅酸盐材料腐蚀极慢。
神经系统:头部有中枢处理器,有最高级处理权限及基础的平衡调节功能。破坏后蛸对人类意识产生更强的攻击欲望,但是失去部分攻击方式,同时对机体损伤不再有反馈,一定时间后机体融化为红潮。
生殖与泌尿:无。经观察,蛸无此类器官,也无相关行为。
特殊部位:甲壳。蛸的甲壳表面粗糙,无螺旋,有不规则凸起。甲壳大概分为三层,最外层较薄,可抵御红潮腐蚀,破坏后可缓慢修复,但大范围破坏甲壳外层后蛸的机体将被红潮溶解。中间层最厚,起支持作用。最内层不断分泌结构物质以加厚加固中间层。武器研究所利用小型Ω装置湮灭了甲壳中含有的帕弥什病毒,得到了纳米级的泡沫石,而且是一碰就碎那种。来自升格者的订单要求是,只收购带有结晶的头部甲壳,或许是出于和葛林斯一样的收集癖,把这玩意当珊瑚摆着。
2.3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推荐露天池养。选择自然环境优越、极端天气(如红潮大规模泛滥等)较少的位置,同时远离过滤塔。
养殖用池:常规水泥池,表面贴瓷砖,可抵抗帕弥什腐蚀。蛸的成体普遍高1m左右,可在池边筑1-2m高台防止逃跑。面积无要求。
潮流:可在距离池底1m左右留出出入水口,便于利用红潮涨落换水。除此之外保持养殖用红潮静息。
底质:可选择铺设泥沙石块,注意减少过大块杂质,防止对蛸造成物理损伤。
温度:随环境温度。推断蛸为暖温种,极少亚寒带种。故避免在极地等处设厂。
盐度、酸碱度:无法测量。
光照:推荐不遮光或室内补光。较多的光照可一定程度增加红潮产出蛸的比率。
饵料:对金属、有机物及意识无特殊要求。投饵需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敌害:目前未发现异合生物对机体无损坏的其它同类进行攻击的行为。为避免红潮养分流向其它异合生物,建议清除养殖池或滩涂内的其它异合生物如蠃等。特别的,株可不全部清除,蛸与其比例大于10:1即可。
第三章 萤灯鱼的精养3.1外观
萤灯鱼基本符合一般低等软骨鱼类外观特征,鱼体为球形/主轴缩短的纺锤形。
头部覆盖特殊构造的帕弥什聚合装甲,抗腐蚀、耐冲击。有眼一对,对称分布于身体两侧,弱视力或无视力。侧面装甲下覆盖体内帕弥什异合组织。
有背鳍、臀鳍、尾鳍,无胸鳍。第一背鳍异化为钓竿并向前伸出,末端膨大为发光器;第二背鳍为特殊帕弥什异合物,无鳍条、棘。
腹侧无装甲覆盖,有沟通体内外的孔洞,可向外输出帕弥什能量。
尾鳍为低等鱼类常见的歪尾型,尖锐有刃。
图2.萤灯鱼
3.2内部构造及行为支持
萤灯鱼的机体拥有较高的机械比例,对内部构造的研究有一定阻碍。
循环系统:有类似鱼类心脏的粗管装置负责泵动循环液,有用于运输循环液的管道。管道内压略大于大气压。破坏后可利用帕弥什病毒缓慢修复。
拟呼吸系统:有类似板鳃类鱼类的鳃裂,沟通机体内外,似乎可以通过此处释放靠近脊柱处仿鳔囊泡储存的帕弥什能量形成电流击晕或击杀敌人。
消化系统:推测为模仿滤食食性鱼类,口隐藏于头部装甲下,口旁无须。
神经系统:头部有类似脑的中枢处理器,有最高级处理权限及基础的平衡调节功能。破坏某部分后萤灯鱼对人类意识产生更强的攻击欲望,同时对机体损伤不再有反馈,一定时间后机体融化为红潮。相比其它异合生物,萤灯鱼死亡后帕弥什聚合部分融化速度快得多。
生殖与泌尿:无相关结构与对应行为。
特殊部位:发光器。萤灯鱼特化背鳍结构,为帕弥什加工的普通机械材料,发光时产生保护萤灯鱼的护盾,击碎后萤灯鱼会眩晕一定时间并失去隐形能力。一般散发不同于帕弥什病毒特点的黄色光芒。其较为特殊的一点是,无论给与帕弥什能量或普通直流电流,其发出的光芒颜色不会改变。武器研究所曾试图利用其发光特性研究夜间帕弥什警灯,或许升格者开派对时也会用帕弥什病毒点亮这种小夜灯。
3.3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养殖方法:萤灯鱼精养采用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这样可以降低新引入外界红潮对已有红潮数据产生的影响,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倾入红潮的材料最大限度转化为萤灯鱼产品。同时此种方法可以在室内或地下,因此受到地域、季节影响较小。
养殖池:水泥池,池壁装含有纳米金属丝的玻璃板,用以导出萤灯鱼运动产生的帕弥什电流。面积700-2500平方米最佳。
潮流:时常搅动水体,使萤灯鱼不断游动。红潮水位低于0.8m时需加入材料补充红潮,水位最高不得超过1.5m。
底质:无底质或泥沙底质。
温度:均温24℃即可。
盐度、酸碱度:无法测量。
光照:室内环境或遮光。
饵料:对意识需求最大,金属材料其次,对有机物无特殊要求。投饵需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敌害:定时清除养殖池内其它异合生物。株的数量保持在萤灯鱼的一半以下即可。
第四章 刺钳蝎的粗养4.1外观
刺钳蝎外观基本完全模仿了节肢动物门蝎目动物,帕弥什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加强。
全身表面覆盖金属或帕弥什聚合装甲。头胸部上方有两对眼,可感光。口器部分,外露具硬齿大颚,小颚藏于口中。
腹部扁平,头胸甲腹面两侧有5对胸足,其中1对钳状螯足为帕弥什强化后的聚合装甲,危险性较大;4对步足分节,尖端为帕弥什聚合物质。
后腹部由若干圆柱状分节构成,尖端有帕弥什能电流发射器。
图3.刺钳蝎
4.2内部构造及行为支持
刺钳蝎机体机械化比重非常高,许多重要生物部分被忽略。
拟循环系统:有类似心脏的结构,身体各部分有暂存循环液的类血窦组织。
呼吸系统:头胸甲侧甲下有类似鳃的结构。
消化系统:仅有用于攻击的口器,无相关内部结构。
神经系统:有中枢处理器,用于控制攻击动作与平衡,破坏某部分后对人类意识攻击欲望增加,但无法调用尾部,完全破坏后机体即停止运行。
生殖与泌尿:无相关结构与对应行为。
特殊部位:尾部尖刺。战斗时尾部持续积累帕弥什能,在敌人放松警惕或被螯足击倒时会发射高浓度帕弥什病毒,附带的电流同时也会继续麻痹敌人。刺钳蝎放弃了地球原生蝎类常见的注射型尖刺,转而发展远程攻击,达到更高的狩猎、感染效率。
强化螯足。表面覆盖帕弥什聚合装甲,硬度较高。内部有次级处理器强化其行为。螯足咬合力惊人,但张开的力度较小,可以依靠这个特点控制刺钳蝎。武器研究所放弃了研究螯足,负责人称原因是“感觉不如液压钳...压力”。升格者方面则对螯足产品大加赞赏,说是“夹核桃不错”。
4.3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养殖方法:推荐露天池养。养殖刺钳蝎需要较为多样的环境,因为其并非完全的水生种,成品长时间浸泡在红潮中会导致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大范围硬质土地和稳定的红潮来源,用于构建浅滩和深池环境。
养殖池:水泥池即可,要有较大的坡度,产出刺钳蝎的深水区水深1.2-1.5m即可。需要构筑防逃墙,一般高度1.0-1.4m,石棉瓦、水泥材质均可。
潮流:养殖池内红潮水位低于0.8m时由入水口引入过滤后的外界红潮。
底质:硬质底质,减少杂物、污泥等。
温度:随室温,保持30℃以上最佳。
盐度、酸碱度:无法测量。
光照:遮光。
饵料:对金属材料需求最大,对意识、有机物无特殊要求。投饵需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敌害:定时清除养殖池内其它异合生物。株在收获刺钳蝎前清除即可。
主要参考文献
加百列,×××× . 红潮催化记录 . Luna
加百列,×××× . 112号异合生物观察日志 . Luna
工程部队,×××× . 保育区维修记录 . Eden
加百列,×××× . 598号记录-无主题 . Luna
加百列,×××× . 聚噬体激活记录 . ?
凡妮莎,×××× . 清庭白鹭小队作战记录 . Eden
清理部队,×××× . 11451号审讯记录 . Eden
拉斯特丽斯,×××× . Ω档案 . Atlantis
热爱战双的大家,2022 . 战双wiki . zsp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