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山西省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自然条件独特,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良好条件。近年来,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从“十三五”期间开始,山西省食用菌主产区从晋南、上党地区、晋中地区和太原地区等开始向晋西北地区和吕梁地区扩展,产业布局呈现出“东菇西移”和“南菇北扩”的发展趋势,成为不少农村地区的一项致富产业。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技术推广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凌亮就木耳产业在山西的发展及种植栽培进行了详细解读。本篇将分期发布,请农民朋友及时关注。
凌亮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技术推广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一、黑木耳产业现状
我国的黑木耳产业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袋栽技术的成熟及迅速推广,使黑木耳的产量逐年增加,2015年底总产量达到613.19万吨。从种植区域上看,现已覆盖20多个省,主要分为三大产区:东北产区、华中产区和南方产区。东北产区主要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生产规模占到全国的75%,南方产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福建、台湾、江西和上海,华中产区则以湖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等省为主。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黑木耳认知程度的提高,我国黑木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都融入到了黑木耳产业中,黑木耳是液体菌种技术运用成熟的品种之一,立体吊袋栽培模式已达到普及和推广,黑木耳定位出耳技术是食用菌所有定位出菇中最便捷的。所以。我国黑木耳产业也呈现出了专业化、标准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品种和栽培模式多样化。由于市场的引领,现已出现了单片耳、碗耳以及丛耳等专用品种,露地栽培、大棚吊袋栽培以及林下仿野生栽培等多种栽培模式也在因地制宜的走向成熟。
栽培原料多样化 。黑木耳栽培原料由原来的段木、木屑发展成为棉籽壳、玉米芯以及其他农林废弃原料等,同时营养源材料、增产素、吸水剂等新型辅料将在今后的黑木耳产业中增光添彩。
栽培流程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黑木耳栽培已由原来的固体菌种使用、作坊制棒向液体菌种,机械化制棒和出耳管理自动化等方面发展。
黑木耳产品的标准化、深加工化。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变化,黑木耳产品有以提取出真菌多糖、氨基酸等方式销售的趋势。
二、山西省木耳产业规模与分布
1、山西省木耳产业发展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多以小规模农户式生产为主,栽培模式为山区林下段木栽培为主,兼有少面积的露地栽培,近10年来,山西省木耳产业主要是黑木耳发展速度加快,大田露地栽培已成为主要栽培模式。据统计,2010年全省黑木耳生产规模为260万棒,规模化生产企业极少,2022年全省黑木耳栽培总规模接近1亿棒,十二年间生产规模增长近40倍,总产量(鲜品)超过18万吨,且还存在规模继续扩大的势头。
2、山西省黑木耳主产区主要分为北部产区、太行、吕梁产区和南部零散产区,主要分布在中阳县、广灵县、交口、和顺县、沁水县、陵川县等。吕梁市近几年推动“8+2”产业战略,食用菌产业被重点扶持发展最快,中阳县2019年生产规模为300万棒,2020年达到1100万棒,今年达到8000万棒,取代广灵县成为山西省黑木耳产业第一县,此外交口县、方山县、交城县规模均为50万棒左右;北部产区为传统黑木耳主产区,以广灵县、浑源县为代表,其年生产规模在250万棒左右;太行产区,依托太行山特殊的资源、气候优势而分布,和顺县、昔阳县以仿野生木耳为特色,规模在100万棒左右;南部产区多为零散栽培,以沁水县、沁县为代表的黑木耳产业模式,以适度小规模为主,年生产一般在10~15万棒,多以合作社的形式开展,一般只进行分拣、烘干等初加工,主要以满足本地及周边县市需求,呈现小而精的特点。此外还有汾西、夏县、闻喜、垣曲等地,特点是多以点辐射,片区发展。
毛木耳主要在晋城市陵川县栽培,规模50万棒左右;白木耳在交城县、昔阳县等地见有引种试栽,规模50~60万棒。
三、优势与不足
1、山西发展木耳产业的优势:
(1)气候优势 山西省地处太行山以西,气候冷凉,年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并且山区野生菌较多,非常适合木耳等食用菌的生长,与南方及周边很多食用菌产业发达省份相比,具有显著的气候优势。
(2)区位优势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交通发达,当地黑木耳产品不仅可以供应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而且可以进入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市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政策优势山西省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省份。中央及省市县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贫优惠政策,这也为全省木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未完待续)。
2、不足之处:
当前,山西省木耳生产主要集中在大同、晋中及吕梁等地,在晋南山区、林区也有少量栽培,但总体效益不够理想,发展劲头有待加强,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山西省黑木耳栽培的单产和商品率偏低全省黑木耳生产的生物学效率平均为80%,而我国黑木耳产业发达省份的黑木耳生物学效率达100%, 山西省黑木耳产品主要以丛耳形式产出,而国内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为单耳。
山西省黑木耳栽培土地使用率较低 全省黑木耳生产主要以地栽为主,每生产1千克干木耳需占地2.5平方米,而全国黑木耳每生产1千克干木耳平均占地仅需1.5平方米,存在着土地使用率低的问题。
销售、加工、市场等方面有待加强 山西省黑木耳的销售主要以龙头企业集中加工、集中销售为主,大部分的小规模散户没有较好的销售渠道,并且加工仅进行晾干的初加工,品质无法保证,除少数可以加工的大企业外,山西省很大一部分产品无法进入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市场。
特色性、标志性品牌较少山西省内太行山区、吕梁山区也分布着丰富的野生黑木耳,并且品质较好,大多企业只使用东北的品种,没有开展本省特色性品种开发,也没有针对市场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进而大大制约了本省黑木耳效益的提高。
四、山西省主栽品种
山西省木耳95%以上为黑木耳,其主栽品种主要为引进品种,黑981、黑888等东北系列的品种,种植面积达到全省黑木耳总种植面积的50%,这类品种特点为色黑、肉厚,无筋,适合出丛耳,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五、主要的栽培技术模式
山西省木耳栽培技术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大田露地栽培、大棚吊袋栽培和林下段木栽培。
1、大田露地栽培是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模式,适用于大田栽培种植,栽培面积占到总量的2/3;
2、大棚吊袋栽培山西省近几年才开始大面积推广的黑木耳种植模式,主要特点为室(棚)内发菌,室(棚)内出耳,设施大棚可以延长木耳的出耳时间,同时也可避免灾害天气对产量的影响,由于吊袋栽培不直接接触地面,其产品干净程度明显提高;
3、林下段木栽培技术黑木耳段木栽培相对简单,管理方便,便于推广,生产成本低,是林区、山区产业扶贫优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