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华(左一)与村干部商量旅游招商事宜。(冯经伟 摄)
尹承强(左)与中孟村党支部书记孟宪祯探讨致富路。 (刘高君 摄)
冯培东(左)与村干部查看丹参长势。(王宝静 摄)
陈朝庆在留兰香种植基地。(李冬阳 摄)
他们,是扛起乡村振兴大旗的先锋队;他们,是帮助村民生活奔小康的主心骨。抱着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初心和热情,他们从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用心血和汗水拉近干群关系,用精准扶贫改变农村面貌,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乡村致富经。他们便是可亲可敬的“第一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小山村飘来“脱贫”药花香
位于市中区兴隆街道的郑家窝坡村,土地大多是山坡地,农作物产量仅能满足自用,2015年被定为市级贫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肖楠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这里。
自任职后,肖楠就忙得停不下来。通过走街串户、和老乡们聊天、和干部们开会,他及时掌握了郑家窝坡村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随后又拜访多家部门,请教多个农业专家。最后他提议,村子发展药材种植产业。
2016年3月,郑家窝坡村成立了合作社。2016年、2017年市中区扶贫办累计拨付270余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药谷花田”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经过2年发展摸索,药材种植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每年可上交16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并向村民提供劳动岗位80余个,增加村民收入。
“既然山村有发展药材的优势,单纯出售原材料不能形成规模,不如发展品牌,蹚出自己的脱贫路。”肖楠与村干部们合计了好久,打算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菊花、丹参、决明子、蜂蜜等产品的外包装、销售问题,自己设计包装,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提升产业价值。绿色、无污染、实惠、品位、产业扶贫……这些成了“花田药谷”项目品牌的内涵,打造品牌过程中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扶贫中,也给了消费者美的享受。 (本报记者 刘阳)
▌光伏发电让村集体收入“破零”
“我们村也有光伏了,以后再也不用羡慕别的村啦!”天桥区大桥街道焦家村村民王道林高兴地说,“这得感谢我们的蒋书记,没有他,这光伏建不成!”
王道林提到的蒋书记,就是2017年天桥区农发局派驻到焦家村的“第一书记”蒋汝框。为增加村集体收入,他认准了“光伏项目”。村子北头恰巧有两块邻近的地,面积足以建设两大组光伏。为此蒋汝框立即联系了国土、林业、扶贫及电力公司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现场勘察。但国土勘察是建设用地,林业勘察出其中有一块是林地,不能建设光伏。
是不是可以在没有歧义的那块地上建呢,蒋汝框又请来电力公司人员论证,面积却达不到测算要求。同村“两委”商议后,他决定将土地垫高。据初步估算,垫高费用需要12万元,而村集体拿不出一分钱,但蒋汝框却不认输。他天天围着村庄转圈,终于找到了村西的一块林地。
通过积极与大桥街道和市、区两级林业部门协调,他为土地申请了备案,完善了相关手续,打响了光伏项目落地的第一枪。随后,他又不停地为土地涉及到的6户村民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所有用户终于同意为项目腾地。同时,他的“娘家”——天桥区农发局也给予资金帮扶。
焦家村光伏项目终于落地,目前正在等待并入电网实施发电。投入使用后,焦家村集体收入每年将增加5万余元。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为焦家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蒋汝框对村庄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张素芬 通讯员 周腾飞)
▌乡村游为贫困村添色彩
平阴县孔村镇高路桥村位于孔村镇西部山区,这里丘陵众多,常年缺水,却环境秀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多年来,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赖种植,另加上在农闲时的外出务工收入。村集体则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经济空壳村。结合前期走访了解村民意愿,利用上级扶贫政策,平阴县公安局“第一书记”朱志华先后在村内实施了扶贫羊和光伏发电项目,为贫困户每年增收3万余元、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如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又为朱志华扶贫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如何把村里的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融入到村子长久治理成了他的新课题。他大胆提出了挖掘孔子及弟子高柴在村内建立孔子书院讲学的历史文化故事,与村内的千年古树楷树、千年古桥高路桥相结合,同周边绿泽画院石刻油画、南毛峪原生态自然风景、石板台土林土洞协同发展,打造孔村镇西部山区特色旅游项目的新思路。
在朱志华努力争取下,玫德集团捐款设立的515扶贫资金决定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帮助村里打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基本规划打造完毕。谈到下一步打算,朱志华说,今后的重点就是开展好旅游招商,把这里打造成乡村旅游的新样板,为城里居民提供一处乡村文化生态游的好去处,用文化旅游兴村确保长效脱贫。
(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刘帅)
▌经济空壳村的脱贫路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山区老百姓靠天吃饭的艰辛和无奈,深感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重大。”说这些话的,是长清区农广校派驻五峰山街道下铺子村的“第一书记”靳伟祥。抓党建、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靳伟祥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方法,让原本属于经济空壳村的下铺子村,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下铺子村坐落在大山下,是一个偏远小山村,四面环山,进村只有一条路,出入极为不便。全村有263口人,主要种植谷子、花生、核桃、板栗,属于经济空壳村。其中,贫困户63口人。2014年,靳伟祥来到下铺子村后,通过实际走访和调研,经村“两委”反复研究,广泛征求老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制定了“改善基础设施,壮大林果经济,扩大经济作物,发展畜牧养殖”的发展规划。然而,下铺子村的产业道路,走得很崎岖。农业庄园承包荒山,因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差未达成协议。发展种植娃娃菜,又因种植时间不统一、浇水不及时、出苗不整齐而中断。
面对一次次失败,靳伟祥并没有灰心,他带领村“两委”到孝里镇南黄村、万德街道辛庄村等地考察学习,同时邀请专家到村子里论证适宜项目。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村内屋顶10.4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申报成功,现已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并网收入1.1万元;下铺子村与山东福瑞得科技有限公司扶贫专项资金投资性合作项目已实施,年收益3.6万元;55KW地面式光伏发电项目已通过选址待建……一项项扶贫措施落地,下铺子村正甩掉背上的“经济空壳”。
(本报记者 邵明红 通讯员 孟祥江)
▌“芦笋教授”的致富妙招
“我们村的芦笋从4月上市就供不应求,销售市场已不限于章丘了,日照、聊城等地客商都打电话订购!自从尹书记来了我们村,一个月得有二十五六天‘泡’在芦笋地里,教授村民芦笋种植经验,并义务帮助大家采笋。他为了打开芦笋销路,可以说是跑断了腿、(破了嘴啊!”中孟村党支部书记孟宪祯自豪地说。
中孟村贫困户魏传龙说,他因病失去劳动能力,尹承强到村后便带头帮他采笋、销售,3亩多的芦笋仅这一季就获取纯利润2000多元。这就是群众口中的“芦笋教授”——章丘区高官寨街道中孟村“第一书记”尹承强。他自今年2月驻村,在全面了解扶贫政策、贫困户情况的基础上,带领村“两委”成员积极探索致富路,不仅外出学习芦笋种植经验,还邀请芦笋种植专家到村中进行技术指导。
3年前还未成规模,技术、管理、销售都十分缺失的芦笋地,在尹承强的带动下,现在种植面积已达280亩,日产量2000斤左右。据他介绍,目前村里已经形成产、收、销一条龙式的服务链,村民不用出村,采了笋直接给村委,第2天就可以领钱。
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整齐美观的村内绿化,和谐淳朴的民风村貌……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尹承强及村民们的共同努力。谈及下一步打算,尹承强表示将继续创新销售形式,并将芦笋采摘打造成为中孟村的主打旅游项目。
(本报记者 刘高君 通讯员 刘召岳)
▌中草药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近日,记者在济阳县孙耿街道西郎村南侧的中草药种植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清除杂草,在村民的悉心照料下,近期,种植的丹参苗生长茂盛,长势非常喜人。
西郎村是市定贫困村,以前村民坐在家里靠天吃饭,只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每亩地年收入也就两三千元。“第一书记”冯培东驻村后,通过到周边县区乡镇学习发现,中草药种植非常契合西郎村实际,与村“两委”共同商议后,2017年西郎村流转200亩土地引进了中草药种植项目,成立育苗基地和种植基地,主要种植丹参、荆芥、黄芩三种中草药,目前已有5户村民参与承包种植。
“我种植了30多亩丹参,栽种时非常省心省力,只要从育苗基地购买草药苗,育苗基地就会提供机械帮助种植,我们出劳力就行。管理也非常简单,只要定期除草、掐花就可以。而且成熟后村里会统一销售,我们也不愁销路。”一名承包户说。
“像丹参,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成本低,管理简单,霜降之前就可成熟采收,亩产量可达3500-4000斤,按照市场价鲜丹参每斤1.6-2元计算,每亩收入将达到56008000元,村民每亩地可实现增收3600-6000元。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提高收入。”冯培东表示。
“作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帮助贫困村走出困境我们责无旁贷。”冯培东表示。西郎村将流转更多土地进行中草药种植,扩大种植范围,采用统一育苗、统一栽种、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增收致富的队伍中。(本报记者王宝静 通讯员张朋)
▌留兰香助扶贫村奔小康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商河县环保局驻逯家村“第一书记”陈朝庆用精准扶贫带领乡村致富,用努力奉献奏响了脱贫攻坚的最强音。
逯家村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致富技术、适宜产业等。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陈朝庆结合“双联双促”活动,及时了解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和帮扶需求。逯家村内主要种植作物以留兰香为主。留兰香中提取的精油可广泛用于牙膏、香皂、糖果的加香,收益可观,市场前景良好。陈朝庆和村干部鼓励村民扩大种植面积,并联系县林果站等专家普及种植知识,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并利用交通便利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引进加工生产农业项目,建设留兰香加工厂,购置加工设备,解决一部分留村人员的工作问题。目前该村留兰香产业正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如今,通过“支部+合作社+扶贫项目+贫困户”模式,该村建成54亩苹果间作留兰香项目,覆盖贫困户12户26人,加上劳务收入,人均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在陈朝庆的帮扶和村民的勤奋努力下,村民们的年收入大幅提升,看着村民们开心的笑容,他心里也是满满的欣慰。随着留兰香产业的不断发展,逯家村迈向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随着驻村任职工作的不断深入,陈朝庆将持续发力,把脱贫攻坚记在心上,把党建工作扛在肩上,把基础设施抓在手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刘凤华)制图/孟学荣 策划/本报记者 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