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温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土地肥沃、河流纵横,非常适合种植花木。温江花卉产业园区是如何打破花木产业传统发展模式,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在建设方面彰显成效的?近日,笔者探访了温江区,感受日新月异的转变。
温江花卉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167平方公里,在2019年被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省级花卉产业园区后,坚持不断提升园区花木产业综合生产质量、市场竞争能力、持续发展潜能,推进花木项目建设,现已形成“一环两核三带多点”的空间布局。园区花木在地资产200亿元,今年1至9月花木交易额16.5亿元,花木出口360万美元,打造花旅示范场景20个,打造二三里新村落、淼兮二期、万花十景、岷江书院等网红打卡地,已成为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持续拓展“两个市场”,健全市场体系
巩固国内市场。温江区农业农村局调研员杨思忠介绍,近年来,该区坚持开放“引进来”,成功举办西部温江云上花木节、家庭园艺展、盆景节、桂花节、玫瑰节、年宵花展等展会活动,同时连续两年举办了成都国际花木博览会,吸引近千家客商参加,实现现场交易、订购金额超过5亿元。
同时,温江区温江花协等行业协会也坚持主动“走出去”,“我们先后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到昆明、杭州、合肥、汉中等地参会参展,与各地行业主管部门、花卉协会及重点花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共签订订单1亿多元”,温江区花协秘书长祝鸣川说。他还向笔者介绍了北部区域新规划建设的万春花卉集中批发市场,目前正在拆迁和方案完善阶段,建成后将搭建专业花木市场群体,建成西部花木信息、交易、展示中心,有力促进本地苗木的销售,促进全区花木转型升级。
开拓国际市场。首先是进一步优化花木出口流程和环境,花木出口品种从单一的人参榕,到目前的银柳、发财树等10多个品种。其次是持续深化“一带一路”交流合作,举办花木论坛。四川禾晟德进出口贸易公司总经理高显洪深有感慨,“温江区多方沟通协调,促进了我们企业与荷兰花卉集团、荷兰WP花木联合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下一步我们将把更多温江特色花木产品推向欧洲市场”。区农业农村局对外交流中心科长李丹介绍,近年来,围绕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园区融入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花木出口,培育、聚集惠美花境、禾晟德等具备出口资格的花木企业10家,花木出口注册场两家。温江出口银柳产品占欧洲市场总额的70%以上,占东南亚市场总额的90%。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
优化产品结构。园区产品结构在近两年有很大提升,淘汰一些低质苗种植基地,加大了盆花绿植生产面积,惠美花境、川雅园艺、南美花卉、老花匠等企业正在大力生产中高档盆栽花卉,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和效益。同时在百花盆景园、先锋盆景园等地大力发展小微型盆景和编艺,让盆景编艺走进千家万户,丰富家庭消费产品体系,满足家庭园艺的不同消费需求。
推动品种创新。“三联花木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协议共建西南花木种质资源圃,现一期实验室和大棚已建设完毕,未来将大力开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苗木品种。”成都三联花木总经理段涛说道。园区内企业不断引进国外新优品种,惠美花境公司与美国保尔园艺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国外最新品种近200种,开展新品研发合作,实现进口品种的本土化生产。
持续推动融合发展,提升品牌建设
推动融合发展。“近年来,我们采取了多项举措推进融合发展”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李贵清表示。一是推动园区变景区,坚持全域景观化景区化思路,加快推进了温江花木物流港园艺中心、岷江桂花公园、土桥紫薇公园、百花盆景园等一批特色花木精品园提档升级,今年已成功打造20家园区变景区项目;二是推动“前店后厂、南店北厂”建设,推进花木消费方式转变,促进业态升级和花木销售,目前已经完成17个消费场景建设;三是塑造游览场景,展示优质产品。加快打造盆景文化游览场景,以“一核一带三区”为游览路线,展示温江精品花木产品,现已初步建设完成。
树立品牌意识。结合温江创建国家园艺标准化示范区,壮大植物编艺、川派盆景等温江花木传统优势品牌,支持花木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创建自主品牌。同时依托龙头企业、花协、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业内专家制订和完善花木产业标准体系,提高花木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