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专访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系主任

“东海无鱼,餐桌告急!”早在2013年,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就曾发布通报:春汛后期,浙江沿海大部分地区无鱼可捕,东海渔业资源存在衰竭现象。

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人类活动也导致海洋环境日益严峻,甚至已经破坏了鱼类产卵的场所,水草无处生长。传统的东海四大经济鱼类,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已经越来越少。

渔业资源日益匮乏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对于浙江沿海居民而言,一日三餐真少不了海鲜。据一项统计表明,国内吃水产品最多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广东、厦门、宁波,海鲜是极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不够吃了,人工放流、养殖就成了重要的补充手段。国家也正在实施“蓝色粮仓”计划,国内的水产养殖产量在去年已达世界养殖产量的63%,到2030年,预计世界水产养殖的比例将占渔业总产量的62%。

不过,眼下仍有不少海鱼还是我们人类无法驯服的。

这些肯定是野生的

养殖鱼视频全集_昌鱼养殖技术视频_高产养鱼视频

鮟鱇鱼

带鱼

昌鱼养殖技术视频_高产养鱼视频_养殖鱼视频全集

虎头鱼(小石斑)

养殖鱼视频全集_高产养鱼视频_昌鱼养殖技术视频

黄鲫

昌鱼养殖技术视频_养殖鱼视频全集_高产养鱼视频

黄占鱼

养殖鱼视频全集_昌鱼养殖技术视频_高产养鱼视频

鳓鱼

昌鱼养殖技术视频_高产养鱼视频_养殖鱼视频全集

龙头鱼(虾潺)

高产养鱼视频_昌鱼养殖技术视频_养殖鱼视频全集

马鲛鱼

高产养鱼视频_昌鱼养殖技术视频_养殖鱼视频全集

橡皮鱼

养殖鱼视频全集_高产养鱼视频_昌鱼养殖技术视频

青占鱼

养殖的银鲳鱼可以买到了吗?

前段时间,对于宁波人来说,有个很轰动的新闻,银鲳鱼可以养殖了!

宁波大学银鲳研究团队宣布:经过16年的努力,他们成功攻克了种种技术难题,今年人工养殖银鲳亲鱼数量达到近万尾,是迄今国内人工养殖银鲳鱼最高纪录。银鲳是浙江市场上比较多见的一种鱼,但到2013年浙江海区鲳鱼的捕捞量仅为8.5万吨,且每年呈现1万吨左右的下降趋势。

如何拯救这一口美味?此前,养殖银鲳鱼被认为是世界性难题,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一直想攻破它,但收效甚微。宁波成功了,这是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当然是欢欣鼓舞的。

不过,也有市民说,那以后到菜场去是不是又增加了一项分辨野生海鲜和养殖海鲜的难题呢?

负责此项目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系主任徐善良说,技术上的突破不意味着在菜场上已经可以买到养殖的银鲳,要真正产业化,还需要进一步技术攻关,普通养殖户想养活仍有难度,尤其在多元化养殖模式种质稳定、病害防控、人工饲料研制等方面,可能还得3-5年的时间去完善。

所以,至少近几年,大家能吃到的银鲳还只能是野生捕捞的。

养带鱼?世界大难题!

带鱼到底能不能养殖?网上关于这个争论有不少,说法不一,快报在宁波、台州、温州的几位记者,也纷纷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已经可以了,有的说出水即死、怎么可能养活。

这个问题,其实快报几年前的新闻给出过答案:不能。十年后,徐善良教授给出的答案依然是:不能!

养带鱼的难度,比养银鲳还难,基本上都是属于世界性大难题。据说浙江也有科研机构正在攻坚,但至今没见有大规模成功养殖的成果发布。

徐教授说,要是能养活的海鲜基本已经人工养殖,那么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比如一条银鲳,至今就已经花费了他16年的心血。

以快报宁波记者逛菜场的经验,分辨这类鱼的野生与养殖倒也不难。银鲳、带鱼,从身形上看都是极扁的,说明生活环境在深海,有巨大的压强。会潜水的人应该知道,我们人类潜到十几米就受不了了,而对于这些“扁鱼”而言,离开深海的大压强环境,照样受不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它们出水即死的原因之一。

金鲳银鲳傻傻分不清

但也不是说所有“扁鱼”都养不活,例如:金鲳。

金鲳和银鲳,听起来简直就是亲兄弟,但它俩的差别就相当于猫和狗,目前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金鲳几乎都是养殖的。它最先由台湾地区开始人工培育,技术已非常成熟,从苗种开始养殖,3-6个月体重就能长到一斤。我国南方地区金鲳养殖年产量能达8万-10万吨。所以在市场上,它俩的身价也相差3倍以上,金鲳每斤约20元-25元,银鲳每斤60元-80元以上。

银鲳和金鲳的区别:

外表:金鲳腹部、鱼鳍处带金黄色;银鲳体色带青绿或银灰。

个头:金鲳鱼食量大且抢饲料凶猛,肉厚实一般市面上见到的都1斤左右;银鲳生长比金鲳慢,左右更侧偏,一斤以上的银鲳比较少。

形状:金鲳的长度与宽度比介于1.5倍到2倍之间;银鲳的长宽比小于1.5倍,更像一个菱形。

背鳍:金鲳背鳍上长了硬刺;银鲳鱼是光滑的。

养殖与野生海鲜怎么区分 朋友圈里压根没人分得清

专家告诉你 这些鱼一定是野生的

哪些海鲜是野生的,哪些是养殖的呢?我把这个新闻发在朋友圈和吃货群里,发现很多人压根分不清,尤其是80后、90后一代,逛菜场越来越少,能认得是什么鱼就已经不错了。

我请教了徐教授,他列了几种常见的海鲜:

这些肯定是野生的:见版面上的图;

这些是可以养殖的:大黄鱼(99%)、金鲳(近100%)、石斑鱼(多数)、玉秃鱼(活的,黑色的为养殖、红色粉色为野生)、鲈鱼、黑鲷、梭子蟹、青蟹、虾蛄(极少)、黄姑鱼、鮸鱼、真鲷、十六枚(“黑包公”)、多宝鱼、比目鱼等。

徐教授说,养殖过程中为了抗病虫害,需要添加一些国家渔药标准范围内的渔药,但这也不能说养殖的就一定比野生的差。我们能够以比较实惠的价格买到海产,很多时候也要感谢养殖技术的进步。

国内的海水养殖起步很晚。上世纪50-60年代以养殖海带等藻类为主,到70-90年代养殖中国对虾;90年代后开始养殖贝类,北方养扇贝,南方养蛏子、花蛤、海瓜子、文蛤、生蚝等;到2000年以后海水养鱼规模壮大。

同样是养殖,也有区别。比如国内以前养的中国对虾后来因为生病,沿海地区曾大规模受灾,不少养殖公司都倒闭了,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吃到这种大对虾(一斤只有4-5只),改养了从美国引进的南美白对虾。还有一些,虽然可以养殖了,但不怎么好养,所以价格仍很贵,比如青蟹、梭子蟹。

梭子蟹的亩产在50斤-200斤左右,而相比之下,对虾亩产有5000斤-10000斤,而且不怎么要用抗生素。这也是为什么,通常吃虾比吃蟹便宜许多的原因。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