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宗福、盖瀚琳、梁国义代表:
你们在兰州市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上《关于优化百合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15次建议)已收悉,感谢长期以来对我市百和产业的支持和关注,现对建议答复如下。
一、兰州市百合产业发展现状
(一)种质资源。兰州百合是兰州市的地方品种,色泽洁白如玉,味道甘甜爽口,是全国唯一食药两用甜百合,也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特色产业。目前,兰州百合种植主要分布在七里河区、榆中县、西固区等区域。自上世纪80年代初,榆中县和西固区开始大面积种植“兰州百合”以来,经历了80年代至90年代市场未打开,百合只能喂猪,也经历了1998年前后短暂的辉煌,现在百合产业逐步走上了平稳的发展之路,百合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生产规模。目前,七里河已建立百合标准化示范基地7个,种植户达到1.1万户5.9万人;榆中县主产区为北部干旱山区,主要种植乡镇有园子岔乡、上花岔乡、哈岘乡、贡井镇、中连川乡、韦营乡、和平镇、龙泉乡、新营乡、马坡乡、城关镇、高崖镇、清水驿乡等13个乡镇;西固区“兰州百合”种植以金沟乡为主,现百合种植面积达1万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面积种植以来,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百合。此外,我市有百合保鲜库40家,百合干生产线3条,产品加工和销售多以鲜百合、真空包装百合和百合干为主,百合销售网络已遍布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三)主要产品。经过多年发展,兰州百合产品主要有:真空包装兰州百合、净片真空包装兰州百合、兰州百合干、冻干百合、百合酵素、百合罐百合粉、百合酥、百合化妆品、百合阿胶、百合咖啡、百合膏、百合羹、百合花、百合花蕾等系列产品。
(四)品牌培育。我市百合先后获得“兰州百合”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原产地域产品地理标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荣获“中国百合之都”称号,认证七里河区为“中国优势生态区域”、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二十届中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优质产品奖、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优质特产奖和全国十佳蔬菜地标品牌,2016年全国百合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成功。
(五)市场体系建设及产销对接。通过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形成以兰州百合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百合产业发展的模式,为有效解决农产品集中上市价贱伤农、产后损失严重等产销对接脱节的瓶颈制约问题,七里河区建成规模百合冷藏库68座,百合加工企业191家,省市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榆中县建成百合保鲜库40座,储藏能力1.4万吨,榆中北山建成百合保鲜库31座,储藏能力1.0万吨;西固区现有百合保鲜库34座,储量合计5842吨,百合加工种植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近年来,为不断扩大我市百合在各级终端市场占有率,百合企业积极参加省内外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产销与电商大会、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销、淘宝直播、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等,通过推介,推进外向型产业不断走深走实,提高我市百合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将“兰州百合”推向更大的市场,目前,“兰州百合”销售网络已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远销香港、台湾、日本、美国、法国等地区和国家。
(六)科技支撑。近年来,为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引进专业人才,我们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专业人才;联合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理工大学、兰州市百合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省、市、区百合方面专家组成科研团队,试验推广脱毒组培、鳞片扦插种球繁育、覆草覆膜、起垄栽培、有机菌肥等丰产栽培技术,加大了黄化病综合防治技术应用,逐步解决百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西固区为例,2019-2020年金沟乡马家山村、熊子湾村、小金沟村等地推广百合覆草覆秸秆技术,指导农户采用粉碎秸秆直接还田的方式处理秸秆,耕地覆草面积达到180余亩,综合利用秸秆450余吨;西固区兰州金德百合商贸有限公司不断建设完善实验室及组培室等科研环境,研发的兰州百合碗装鲜百合片系列产品取得了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530136316.9),与上海季令医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生物兰州百合酵素系列产品,已在兰州金德厂区进行终试;兰州尚古堂食品有限公司创新研发“良工尚品”牌兰州百合产品通过了HACCP体系、FSSC22000国际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及出口资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畅销于国内外消费市场,“金德”及“尚古堂”公司均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企业”,在新产品创新研发中切实发挥了龙头企业的作用。
(七)扶持政策。一是省级层面。《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甘政发〔2021〕18号)提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千亿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021年,甘肃省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步伐,组织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强化品牌建设,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政协甘肃省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00个,实现所有县(区)园区全覆盖,打造1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带动形成蔬菜、中药材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是县级层面。为推动百合产业集群发展,榆中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扶持政策、措施,对百合基地、种球繁育、冷链设施、初精深加工等方面给予扶持;西固区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筑牢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推进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制定出台了《西固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总体方案(2021-2023年)》和《西固区食用百合分篇》《西固区食用菌分篇》,明确了地方特色产品(食用菌、食用百合)三年倍增发展目标。组织尚古堂、菁叶2家百合种植加工龙头企业申报“甘味”农产品。2022年争取资金20.244万元,百合保险1200亩。制定《兰州市西固区2022年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方案》,扶持百合产业发展。
二、兰州市百合产业发展优势
(一)产地优势。“兰州百合”喜温凉光照、好湿润、忌酷热,生长在海拔 2000 米左右的冷凉坡地和高寒阴湿山区,七里河区后山南郊二阴地区,榆中县南部二阴山区和北部干旱山区,西固区南部山区,气候凉爽,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耕性好,植被覆盖较好,生产的百合外观形状好,瓣大肉厚、洁白如玉、含糖量高、粗纤维少、肉质细腻、味醇香甜,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二)品种优势。兰州百合是兰州市的地方品种,色泽洁白如玉,味道甘甜爽口,是全国唯一食药两用甜百合,也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特色产业。
(三)品质优势。据检测分析,“兰州百合”营养成分极其丰富,总糖13%,粗纤维0.67%,粗脂肪0.21%,钾0.38%,蛋白质3.36%,总内胡萝卜素706.75Ug/100g,钙89.5mg/kg,锌7.85mg/kg,铁64.1 mg/kg ,VB10.11 mg/kg ,VB20.44 mg/kg ,VC4.87 mg/100g 。含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核黄素)含量高达0.44毫克/100克,是一般蔬菜含量的10倍,蛋白质含量是其根茎类蔬菜的2-5倍,并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氧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
(四)市场优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百合的营养、保健功能逐步认可,精深加工产品价格升值、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兰州百合”目前已出口至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家,畅销北、上、广、深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并通过在淘宝、天猫、阿里巴巴和三维商城等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将百合产品投送到千家万户。
(五)品牌优势。通过已培育的“兰州百合”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地理标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中国百合之都、全国百合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甘味”品牌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企业商标的注册,“金德”“百事合”“云裳仙子”“兰园芳莲”等一大批特色品牌,形成了良好的地区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取得一致好评。
(六)科技优势。按照国家倡导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发展要求,在种植区大力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技术、推行的合理轮作倒茬的耕种制度、合理种植密度、引进优质种球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栽培方式提高百合的亩单产和产品品质同时,发挥省会城市科研院所技术优势,联合各大专院校,开展科研攻关,结合有省、市、区百合方面中、高级专家科研团队,在脱毒组培、鳞片扦插种球繁育、覆草覆膜、起垄栽培、有机菌肥等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推广方面,凸显科技优势,联合省内外研发企业,创新研发百合酵素等新产品。
三、存在问题和突出短板
(一)生产规模化方面。生产技术落后,产业联合体和产业联盟处于萌芽发展状态,行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小规模企业较多,品牌杂乱,相互之间不良竞争,不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大、中型国家级龙头企业、示范社。
(二)生产标准化方面。百合连作、土壤肥力下降、种植标准技术应用率低,种球繁育基地规模较小、品种异化、产量下降、优质种球的供给不足等问题,导致兰州百合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三)生产集约化方面。百合地头贮藏保鲜、恒温加工车间、全程冷链运输等冷链保鲜设施设备不健全,目前仅有个别加工销售企业针对高端客户,加工产品能当天用冷藏车送至机场发往全国各地。
(四)农业机械化方面。由于百合产业的特殊性,全程机械程度不高。
(五)农业信息化方面。数字化建设较为滞后,目前在“互联网+”迅猛发展,但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多主要在销售方面,大田生产、加工等方面智慧农业的应用力度不大。
(六)农业产业化方面。多年来形成的代销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企业缺乏自主定价权,存在拖欠百合款现象;产业发展中存在百合干地理标志商标申报、种球繁育标准制定及品牌不强、品牌不响等产业发展问题;百合生产加工企业多以真空鲜百合和百合干为主,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不足,即使有个别企业开发了百合保健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但是多为代加工生产,产量也不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定位不清、附加值不高,市场营销不足,导致优质不优价。
(七)服务社会化方面。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层次的农业人才支撑,农民户均接受农业科技培训的次数相对较少,发展现代农业技术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百合政策性保险范围为自然灾害保险,百合价格指数保险只在县域内小范围试点,省市没有出台相关政策,百合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加快建立百合价格风险保险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八)产业融合化方面。在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康养农业布局方面没有发挥近郊优势,休闲旅游相关产业没有做强做大。
(九)产品市场化方面。产业发展中存在百合干地理标志商标申报、种球繁育标准制定及品牌不强、品牌不响等产业发展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升企业抱团发展意识。依托兰州百合协会,大力发展有思路、有实体、能抱团发展的企业,组建产业联合体和产业联盟,壮大企业发展实力,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成立由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服务团队,协调省级职能部门跨省、跨地区监管,提高违法添加、品牌混乱、压级压价等方面的持续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百合经营市场秩序。
(二)提升百合品质产量。加大覆草覆膜、起垄栽培、增施有机发酵菌肥、化感肥等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兰州百合品质产量;加快脱毒组培和鳞片扦插种球繁育力度,提升优质种球的市场供给能力;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科技人员交流培训考察,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三)强化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培育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扩大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农户脱贫增收。加大百合产业扶持力度,提升龙头企业在市场开拓、营销网络建立、包装档次提升、品牌创立、精深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能力。
(四)延伸精深加工链条。加大净片真空包装兰州百合、速冻百合干、百合阿胶、百合咖啡、百合酥、百合羹、百合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力度,为市场提供洁净、卫生、多元化的百合产品,杜绝违法添加、农残超标产品流入市场,确保百合产品质量安全。逐步延伸百合深加工产业链条,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附加值。
(五)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加快电商销售规模,拓宽实体百合企业电商销售渠道,迎合新型消费群体需求;加大主要消费城市直销网点建设,辐射带动超市、酒店、大型社区投送能力,逐步形成“代理销售+电商销售+网点配送销售”的多元化销售模式。
(六)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全力办好百合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会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电商等加强品牌市场营销,着力提升百合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七)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实施兰州百合“子母”商标战略,加大兰州百合证明商标、地理标志的推广使用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监管,发挥好“中国(百合)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百合之都”“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效应,提升产品价值。
(八)深度挖掘百合文化。充分挖掘百合栽培历史和生长环境优势,大力宣传兰州百合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以“百年好合”等爱情寓意为主线,加大“百合+婚庆+创意+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积累兰州百合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在百合产区开发民俗和乡村旅游,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把百合文化打造成文化百合。
最后感谢张宗福、盖瀚琳、梁国义代表对兰州市百合产业发展的关心,希望继续对百合产业发展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兰州市农业农村局质监科
联 系 人:孟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