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好,现在有政策支持,我们自己动动手就能把钱赚了,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这几天,突泉镇新发村的蒋艳兴格外地高兴,因为养殖了20头育肥肉牛,总共卖了近40万元,自己的纯收入也在10万左右。
农户养殖的肉牛
突泉县“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实施以来,突泉镇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行“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农牧结合发展模式,深入推进“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帮助农户依托发展畜牧产业走上脱贫路、致富路,让广大农户搭上了“牧业再造突泉”工程的这趟致富快车。2020年,突泉镇全镇新购牛总数达5668头,全镇牛存栏总数达12564头。
宣导并举把政策送到群众身边
好政策要送到群众手中。自突泉县“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实施以来,突泉镇充分结合“一争三扶六到户”“积分争星”、减灾降灾防范等当前重点工作,通过镇村干部分组包户宣讲政策、逐屯逐社召开政策宣讲会、开设“线上+线下”培训讲堂、录制党群心连心“牧业再造突泉”政策专题广播等方式将政策送到群众家中、手中,有效扩大了农户政策知晓率。此外,突泉镇还积极选树培育养殖户典型、脱贫户典型、致富带头人典型等,并进行表彰,发挥先锋模范的引导作用,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致富的“牧业再造突泉”浓厚氛围。
“我们村里不少有养殖意愿的百姓还在持观望的态度,有些可能缺少资金,也有些缺少技术,我就想既然这样我就带头养,让全村的百姓看到咱们养殖的收益,这样持观望态度的百姓就都会行动起来了。”突泉镇新生村党支部书记张永久介绍说。
村干部入户宣传“牧业再造突泉”政策
千言万语,不如实际行动。为了让全镇的百姓切实领会到养牛的效益,突泉镇创新实施村“两委”干部“1带5”工作模式。积极发动村干部养牛,以村干部带动农户养牛,切实压实村“两委”干部“带头养”与“带动养”双层工作机制。通过实施“1带5”工作模式,目前,全镇共发放“牧业再造突泉”贷款144户,1320万元,累计购牛1146头,其中,推广大户带散户养殖信用借贷举措,全镇共有49户养殖大户共借贷910万元,带动散户114户,累计购牛342头。
谋动并行多元模式满足群众需求
为了降低农户在养殖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养殖户的收入,突泉镇各村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加强大户与周边散户联系,通过强化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大户带动散户加入到养牛行列中来。并从饲料、圈舍、疫病和市场等方面为散户提供全方位的帮扶,确保越来越多的散户想养牛、养好牛,进一步提升农户养殖覆盖比例。
村干部为群众介绍养殖的安格斯牛
“我们今天把这批的37头牛犊都卖了,每头以12000元的价格卖的,这20户农户每户平均增收18500元,可把村里第一批没参与养殖的农户羡慕坏了。”突泉镇前进村党支部书记马书慧和记者介绍说。前进村于2019年利用京蒙帮扶资金30万元和村集体匹配资金42万元购进安格斯基础母牛40头作为村集体资产,采取“村牛户养”模式将基础母牛租借给20户农户进行饲养,农户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租金2000元,三年后将母牛返还给村集体,农户将所获牛犊进行繁殖饲养或育肥出栏。“村牛户养”的模式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还为有养殖想法,无购牛能力的农户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致富之道。
同时,突泉镇还积极开创了“放母收犊”“托管代养”和“放本收息”等养殖模式,积极发挥村“两委”、养殖大户和合作社带动作用,鼓励村“两委”、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发挥规模、技术等优势,带动有发展意愿、无发展条件的农户共同增收致富。
管保并重规避群众养殖风险
“我这养牛最怕的就是牛生病,咱养殖经验少,养不好牛死了就全糟蹋了,现在好了,这保险和‘畜牧120’一下就解决了我的心病,我再也不用担心了。”谈到大牲畜保险和“畜牧120”带给自己的帮助时,突泉镇溪柳村的脱贫户杨树成开心地说。
为扶持肉牛养殖业良性运行,解决养殖户的实际困难,突泉镇积极联系对接县“畜牧120”服务平台突泉镇片区的诊疗技术人员,及时对全镇养殖户提供防疫、改良和诊疗等服务,保障肉牛病有所医。
“畜牧120”工作人员为牛诊疗
同时,为健全肉牛产业风险防控机制,为肉牛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突泉镇还积极联系人保财险公司为辖区肉牛办理保险,每头肉牛保险费100元、保险金额10000元,大大防范并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为农户通过养牛增收筑牢了金融防线,让他们在保险的护航下增强自主致富的能力。
下一步,突泉镇还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继续用更强、更快、更有力的举措坚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带领全镇群众齐心协力发展养牛产业,矢志不移谋划致富路径。
县融媒体中心/李洋洋 突泉镇/王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