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毛鑫鑫

眼下,在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郭牌”西瓜的收获已接近尾声。

“我们采用立式种植模式,让西瓜能均匀获取光照、水分,品质大大提高。采摘后,通过国内首条西瓜无损检测分拣包装流水线自动完成西瓜筛选、分级包装后精准投放市场。三斤左右的精品小西瓜能卖到100元一个,供不应求。”潍坊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猛说,企业投资建设大棚,并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渠道,农户承包种植,每户一年能收入20万元左右。

不仅在山东,郭牌农业“科研中心+公司+基地+农户+营销体系”的模式正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内蒙古巴彦淖尔、辽宁沈阳、海南陵水等地推广。“我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利益联结机制,比如农民土地量化入股企业、订单农业带动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到基地工作领取工资等,目前已在全国带动了8000余家农户在西瓜产业链条上增收致富。”杨猛说。

包括郭牌农业在内,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培育壮大当地龙头企业,发挥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吸纳园区周边农民进园打工,有力地支撑起国家级产业园“建得起来”“走得长远”。

据了解,产业园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品牌、科技等优势,突出西瓜、萝卜两大特色主导产业,重点规划建设技术集成示范区、高标准种植提升区、利益联结探索区、科技仓储物流聚集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区和现代农业服务体“五区一体”6大功能板块,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发展质效。

“我们探索建立品牌共享联结、生产经营联结、产业工人联结和股权量化联结四种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推行合作制、订单制,年均吸纳周边1500余名农民就业,工资比建园前提高2-4倍。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实现土地租金收益2000万元。”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说,产业园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并以此模式为蓝本在内蒙古、辽宁、新疆、海南等地建成示范园区1.5万余亩。

“在运营方面,我们组建专业运营公司,通过资源集成整合,提供智慧化种植基地管理、智能分拣仓储物流、农产品品牌化运营、农作物和农业设施进出口等服务,让进驻园区的农户或企业‘愿意进、留得住、发展好’。”作为产业园运营主体的山东润惠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冰说,园区培育起郭牌、京琪、中耕未来、海涛、润柏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明星”品牌,整体提升区域产品形象、价值和口碑,更好地助推产业增值。

为破解规模化农业设施一次性投入大、一般种植户有心无力的难题,产业园探索创新实施政府主导,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园区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如在技术集成示范区建设时,由政府出资6.5亿元搭台,进驻企业建设大棚只承担30%的费用,剩余部分由投资公司提供低息长期贷款,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如今,在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联合体,共同闯市场、提质量、创品牌。目前,园区内共有26家农业龙头企业、230家农民合作社、116户家庭农场参与运营,组织运作投资总值达30亿元的15个高效农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园利益联结模式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不断放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