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当地一首传颂了百余年的灵芝谣:“…生玉殿,出金田。访得瑶芝草,何事?…餐芝学神仙”会引起你对景东灵芝的遐想。再问如今景东何处能寻觅到歌谣中的仙境,一定会有人向你推荐去山冲村走走。

从景东县城出发,沿着无量山麓曼笼河畔蜿蜒的山路行驶8公里,远远就可以看到高耸在岩壁上悬刻的“云景天芝谷”五个红色大字,路旁竖立着一块“‘云景天芝’赋能景东县山冲村打造中国(西部)高原灵芝第一村”的宣传牌。清澈的溪水顺着曼笼河欢快的流淌,林间时而传响着清脆的鸟鸣声,刹那间,仿佛让你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你问“她”的由来,这要从10年前的浙江大学对口帮扶说起……

一、基本情况

景东县位于滇西南中部,总面积4532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95.5%,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6%。境内的哀牢山、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综合体之一,这里隐藏着一个令人神往的“野生菌王国”。

世代生活在景东的百姓一直视野生菌为大山赋予他们的宝库。每年5-9月的野生菌旺季,景东约有5万人自发上山采菌,户均可获3000元-5000元不等的现金收入,有的家庭甚至高达2-3万元,这是他们除外出务工外的最大现金收入,约占全年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他们是多么渴望早日用一种“魔法”,将这宝贵的大山菌子转变成致富的金子。

这种期盼在2012年得到了实现。浙江大学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定点帮扶景东县,2013年派出食用菌专家团队在景东实施野生菌科技产业帮扶。10年间,专家团队服务在景东的崇山峻岭间,深入调查景东野生菌资源家底,成立景东野生菌监测站、野生菌研发联合实验室,鉴定、驯化可食(药)用珍稀野生菌品种,示范“大学+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六位一体产业帮扶模式,到2020年,实现景东野生菌产业年产值从零到3000余万元的跨越,帮助景东百姓实现了菌子变“金子”的梦想,让他们世代守望的哀牢山、无量山变成了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为积极响应国家“四个不摘”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景东县高质量绿色跨越式发展,努力成为践行西部“两山”理念样板地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区,2021年6月,浙江大学又在景东县山冲村开始启动教育部首届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云景天芝’赋能景东县山冲村打造中国(西部)高原灵芝第一村”。

二、实施进展

1.成立专家工作站,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承接8年野生菌科技产业帮扶基础,浙江大学着眼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新目标,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引领要素培育,在学校和景东多发支持、努力下,在2023年4月,“云南省陈再鸣专家工作站”获云南省科技厅批准认定(云科合发〔2023〕1号),在景东县山冲村落地。工作站获资助经费270万元,为景东野生菌生态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2.创建种源浙大“芯”,构建产业制高点。为促进野生菌资源的保护和更好利用,2021年,浙江大学在山冲村成立了“浙江大学-景东食用菌菌种(种苗)示范中心”,包括菌种实验室和菌种(种苗)繁育中心二大部分,其中菌种实验室面积120m2,采用创新的移动式标准模块设计,具备野生菌育种、驯化研究所需各项条件;菌种(种苗)繁育中心面积1200m2,可实现年产各类优质菌种50万袋、直接支撑产值超1亿元的食用菌栽培。目前菌种中心获“食用菌菌种生产许可证”资质,已分离、驯化野生灵芝、小香菌等7个菇种共55个纯菌株,成功培育出“景芝1号”“浙景香13”等3株高产优质新品种,在景东推广生态灵芝、小香菌等食用菌120万袋/年,一产直接增收3000余万元/年。

3.创建“云景天芝谷”,培育灵芝全产业链。在浙江大学和景东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10月,面积10公顷的“云景天芝谷”(简称“云景谷”)在景东县锦屏镇山冲村曼笼河流域开始创建。“云景谷”规划了首席专家工作站、浙大-景东菌种种苗示范中心、灵芝标准化栽培区、浙大山冲求是共富车间、生态循环养殖区等15个功能区,目前已建成使用9个,除菌种示范中心和首席专家工作站外,建成的5000m2灵芝智能化核心设施区运行结果显示,灵芝单产达550千克/亩,灵芝孢子粉560千克/亩,合计一产产值达16.7万元/亩,灵芝孢子粉多糖和三萜等主要成分含量分别是国家标准的3倍和1.9倍,国标33项农残和欧标592项农残均为0检出,各项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云景谷”创新示范菌物-植物-动物的“三物”循环链,利用灵芝生产下脚料转化为畜禽灵芝生物饲料添加剂,替代饲料抗生素,培育“灵芝牛”“灵芝羊”等生态畜产品,中试示范显示,可提升传统模式效益50%以上,并达到零碳产业目标。

创建1年来,“云景谷”作为浙江大学景东野生菌科技产业培育和产业振兴的重要窗口,承担了产业示范、科普展示、技能培训和产品直播等多重功能,接待各级代表团参观学习超50余次、800多人次,培训专业人员156人次,开展直播20多场次。

4.培育“云景天芝”品牌,做强龙头企业。项目重点扶持景东真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云景天芝”品牌,推出灵芝破壁孢子粉、灵芝子实体嫩芽超细粉、灵芝普洱茶等系列产品;采用“数字+智慧”手段,开播“陈教授说灵芝”节目,亮相央视“三农优选-游享生活”栏目,强化“云景天芝”品牌市场影响力;与浙大校友企业“冯站长之家”、浙江广电集团“好易购”公司的深度合作,在“天猫”“淘宝”云景天芝旗舰店,进行直播、录播、外呼等线上平台运行,已积累1000位会员,单场获5万余名粉丝关注。

项目引入浙大农科彩色水稻、七彩油菜花等农文景观元素,创新求是文化、灵芝文化和彝族文化的融合,用“三个文化”讲好“云景天芝”故事,打造“云景谷”神秘“仙芝王国”、四季美丽“花谷”景观,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2021-2022年,“云景天芝”灵芝孢子粉系列品牌产品实现销售额1364万元,同比上年度大幅增加721%,品牌提升效应显著,创新创业之谷愿景已崭露头角!

三、主要特点

项目深度挖掘景东特色野生菌资源禀赋,锚定乡村振兴总目标,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兴旺,实现共同富有。

1.创新理念,促进野生菌生态化产业协同发展。习总书记指示:“菌草技术是以草代木发展起来的中国特有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有力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项目推行浙大-景东特色的“野生菌资源保育-驯化研究-种源繁育--生态栽培-三物循环—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文化融合”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在重点举措上,突出品种、品质、品牌“三品”创新,实行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带动森林、康养、产业“三大”体系协同发展。

2.深挖资源禀赋,锚定野生菌生态化科技产业发展目标。野生菌生态化科技产业是景东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据资料,2022年,云南省食用菌总产量虽然排全国第17名,但总产值达281.26亿元,位列全国第2名,这数据的背后是野生菌高附加值的贡献。2020年11月颁发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全省野生菌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成为“国际野生菌贸易中心”。云南省的这一产业目标,也是景东野生菌生态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好指南。

3.十年磨一剑,探索野生菌生态化科技发展路径。努力把景东县山冲村建成富有“两山理论”样板地的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区,是《浙江大学-景东县山冲村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区工作方案》重要内容。10来,浙江大学专家团队足迹遍及景东及滇西南周边山区,对野生菌资源、生态环境、野生菌经济和文化等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后认为:从资源禀赋看,野生菌是大自然奉送给景东人民的宝贵财富,要把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生态化科技发展路径,为云南及其他山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样板。

4.科技引领,精准谋划野生菌生态化发展项目。2021年浙江大学承担教育部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项目以来,在校长专项基金资助下,精准谋划,先后实施了“景东小香菌等野生菌资源驯化和菌种场培育”“景东山冲村食用菌菌种中心创建与示范”和“景东食用菌全链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集成示范”等多个项目,有力支撑了创新示范区培育、发展,为景东野生菌生态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四、成效经验

项目实施制定了“1315”发展战略:“1”即围绕“云南省陈再鸣专家工作站”这一核心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云南(景东)高原特色生态化发展创新示范高地和野生菌“芯谷”目标;“3”即菌物、植物和动物的“三物”循环,聚焦“农林产业-食用菌(灵芝)产业-畜牧产业”,促成零碳循环;“15”即全面贯通一条灵芝全产业链,布局企业-品牌-合作社-生态-创新等“五个一”的产业发展之路,示范做强一家龙头企业、树立一个特色品牌、带动一批农民合作社、延伸一条产业链、促进一系列创新创业,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和强村富民。

1.坚持科技创新,强化龙头效应,紧密联农带户。依托浙江大学野生菌科技创新成果,发挥景东真芝宝生物有限公司市场品牌效应,成立“景东铭生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带动农户320余户,通过一产扶持、溢价收购、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增收和入股分红等多元化创新联结机制,促进产业振兴和经济发展。据统计,仅生态灵芝一项,栽培效益就达16.7万元/亩,合作社年增收205万元,户均增收6406元。亲眼目睹浙大科技将千百年深藏大山的菌子变成了现实中致富的金子,村民们都亲切地称首席专家为“大山土地公”。

2.推广示范多个野生菌生态产业。项目创建的菌种示范中心,扩繁灵芝、小香菌等优质食用菌菌种50万袋/年,在景东全县推广灵芝、小香菌生产,农户直接增收3000余万元/年;辐射推广到普洱、楚雄、昆明、大理、丽江等周边市县,新增小香菌、灵芝产量1300余万袋/年、产值超2亿元/年。一个亿元级的野生菌科技产业已培育兴起。

3.联农带户探索“五个一”产业发展之路。一是支持景东籍主体云南君普茶业有限公司,转化项目研发的灵芝普洱茶,联结农户295户(其中建档立卡户22户),开发放荒茶山25000余亩,有机认证4395亩,创新示范“芝+茶+旅”营销模式,在山东、上海、浙江等地发展品牌连锁店7家,2021-2022年实现销售额3500余万元,其中灵芝普洱茶500余万元,直接带动茶农增收550余万元,户均1.86万元。二是筹建“浙江大学山冲求是共富车间”,联合山冲村民委员会,组织芒果、红糖、核桃、茶叶、腊肉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新增收入10.79万元。三是培养景东籍村民张开菊到山冲“云景谷”开展创新创业,为其量身定制“山冲小奋斗”账号,传授新媒体运营技术,开展直播带货试点,1年销售晚芒、核桃、沃柑等农产品30余万元。

项目成效得到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吴朝晖院士(时任浙江大学校长)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后给以高度肯定;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以“浙滇“山海情”:跨越千里的帮扶芝路”作了专题报道,人民网、普洱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给于关注。项目实施得到了景东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目前,一项投资549.42万元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直接受益人口157户、517人。

五、下一步推广实施计划

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总体要求和《浙江大学景东县山冲村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区工作方案》,按照“1315”发展战略,重点做好以下推广和示范工作。

1.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充分利用浙江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和泛浙大力量,发挥好“云南省陈再鸣专家工作站”在景东野生菌生态产业培育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产业示范中的支撑作用。

2.倡导政府给予山冲“云景谷”创新示范培育项目更好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其软硬件条件;积极推动野生菌生态化科技产业在全县和滇西南山区的示范推广,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制订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景东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金名片。

3.推行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生态和文化的融合发展。以“三物循环”培育零碳发展模式,带动“森林、康养、产业”三大体系协同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浙大-景东样板”。

4.加强党建引领和校地合作,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联农带户机制,筑牢发展共同体,努力实现‘云景天芝’赋能景东县山冲村打造中国(西部)高原灵芝第一村愿景目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