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特别报道

8月15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15周年。

绍兴,2500年文脉不断、生生不息:公元1131年,宋高宗赵构创建绍兴元年,“绍兴”的寓意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15年来,绍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入践行理念的新载体,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绍兴生态文明建设指明航向,也成为美丽绍兴新农村建设的全新起点。

新昌石门坑 艺术点亮农村建设新活力

石门坑,是地处新昌东茗乡的一处偏冷小山村,村子依山而建,村民几代人住的都是黄泥土墙的房子。艺术家何国门出生在这个村,6岁起,便和父母一起搬到新昌县。在他印象中,大多数新昌人听到石门坑都一脸茫然。2002年,村子里才通第一条公路。

谁也不承想到,时隔17年,这个村子会成为绍兴新昌县乃至全国著名的艺术家网红村。全国各地的艺术家纷至沓来。而改变村子命运的,便是一幅书法作品——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中央台兰花致富视频_视频致富兰花种植教程_致富经兰花种植视频

这是一幅长35米、宽4米的摩崖石刻,何国门用他师傅当代书法家鲍贤伦作品,聘请曾经篆刻杜甫碑林的专业团体,历时两个月雕刻在崖壁上。

周边还有4方石刻:徐正濂“世外桃源”,石开“灵雨岩”,鲍贤伦“归田乐”,移用吴昌硕76岁所书“石门”。石壁南面山泉流淌,面向茶园,百株老白梅散布园中。

致富经兰花种植视频_中央台兰花致富视频_视频致富兰花种植教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1600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首《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新农村,归田乐!”1600多年后,何国门用自己师傅当代隶书大家鲍贤伦一首《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乡村振兴,文明先行。一个偏冷小山村如何从新农村建设热潮中突围实现振兴?石门坑摩崖石刻交了一份别样的答卷。从昔日的“穷乡僻壤”,到今日的世外桃源艺术长廊,石门坑俨然走出了一条不可复制的道路,成为艺术振兴乡村的典范。

摩崖石刻于2019年春天建成,短短一年,全国各地艺术家及游客纷至沓来,往日无人知晓的小山村成为网红景点,“流量”催生了农村新经济。村民热火朝天地开起了农家乐,卖起农产品。

石门坑所在的东茗乡本就是茶叶之乡,之前茶叶销路不好,如今游客来了,村民的茶叶供不应求,大家一致反映,茶叶质量好价格还亲民。

视频致富兰花种植教程_致富经兰花种植视频_中央台兰花致富视频

众多投资者也看中了这里的流量,投资民宿。石门坑村名的由来,是因村东奇景“倒脱靴峰”飞瀑下泄处,有一对巨大的石门“訇然中开”,“坑”方言,意为小溪,倒脱靴飞瀑流下的第一个村庄,即石门坑。村子坐北朝南,现有160多户人家依向阳山坡而筑,被乡长俞梁喻为“布达拉宫式的村庄”,被称为绍兴最后的乡村秘境。

现在,一个完整石门文创空间已经应运而生,石门味道、樊登书店、山顶咖啡、小白布艺、陶艺工坊、石头工坊、根雕艺术、户外乐园……很多人从城里回到村里,开始了二次创业。

柯桥棠棣村一株兰花成就村民致富经

陆游有诗云:“君不见会稽城南卖花翁,朝卖一株紫,暮卖一枝红。卖花得钱送酒家,取酒尽时还卖花。”说的便是绍兴会稽山下漓渚镇棠棣村一带的花农。

中央台兰花致富视频_视频致富兰花种植教程_致富经兰花种植视频

“从前村里的老百姓都是从山上挖兰花下来,在家养一段时间,再到城里卖个好价钱。”绍兴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书记刘建明说,“当年村里都是茅草房,有几家石头房就算富裕户了。村里都是泥泞小路,下雨天走路会溅起一身泥泞……”

从两山理论提出到现在的十五年,棠棣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文明村”、“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最美村庄”“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刘建明带领村民拿下了八块招牌,这在浙江的农村中是个奇迹。

如何依靠一株小小的兰花,走上致富的道路?刘建明有几个抓手。

致富经兰花种植视频_中央台兰花致富视频_视频致富兰花种植教程

在“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发展农业、建设农村。为支持村民们发展兰花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棠棣村开展“三改一拆”和“低小散”等整治工作,大家现在看到的“兰谷苑”,之前便是村里的漂染厂,现在是省内一流的兰花温室培育中心。

金定先是棠棣村人,从一个养兰花的村民,到现在的养兰大户,他被兰友们誉为“当代兰王”,是兰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村里著名的“国字号”兰苑——中国春兰样品园就是他精心打理的基地,这里的兰花以春兰和蕙兰两个品系为主,共有500多个品种,其中8万多株名贵兰花,一年总成交价值三千万以上。

致富经兰花种植视频_中央台兰花致富视频_视频致富兰花种植教程

2010年12月,浙江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棠棣村按照“县里拨一点,镇里投一点,村里出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完成了村内道路白改黑、景观节点建设、近1万平方米的景墙工程等,并着力整治环境,完善垃圾收集网络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村里还先后建起农贸市场、健身广场、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等公共配套设施。2015年美丽乡村初步建成,并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参观点。

致富经兰花种植视频_视频致富兰花种植教程_中央台兰花致富视频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更高端的项目支撑。作为“花香漓渚”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核心村,刘建明积极整合现有的农业资源、产业基础和传统文化,开展千亩花田、兰心民宿等项目,成功将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转化为旅游资源。

致富经兰花种植视频_视频致富兰花种植教程_中央台兰花致富视频

“漓渚满目绿无涯,棠棣无处不逢花。”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棠棣村村民通过努力实现致富,从2005年年人均收入四五千元,到如今的8.5万元,棠棣村走出了一条兰文化传承、花木产业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结合、互促发展之路。为浙江农村的乡村振兴征程提供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记者手记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找到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打通“两山”理论通道,绍兴新昌县的石门坑村和柯桥区的棠棣村用实践经验提供了最佳样本。

石门坑村通过艺术激活乡村旅游经济,通过打造绿色生态家园和文创空间,彰显乡村风俗,丰富地方文化,让乡愁这种看不见的文化情结,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法宝”。

柯桥区的棠棣村依靠“兰花”产业,把美丽风光变身美丽经济,用生态红利催生干部村民自觉行动,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村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地方经济的社会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清新的空气、绿绿的青山、潺潺的绿水,这些隐藏在绍兴的“绿水青山”在成为“金山银山”的道路上,正在源源不断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道路。它们为绍兴践行“两山”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例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