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文/记者 徐文君 图/记者 孙川

2月22日,政协第九届东营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记者采访了东营市政协委员,东营市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史本泉。此次他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初高中教育衔接的建议》的提案。

图片

史本泉介绍,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都属于基础教育,但分属于不同的学段,其功能也不相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承担教育的普及性功能,而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口,具有选拔性功能,其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与初中教育,差别巨大。当前初中、高中在教育的有机衔接方面,几乎是各管一段,没有交流,没有铺垫,没有衔接。从而导致部分刚入高一的新生,在紧张的学习时间、繁多的学习内容,以及骤增的学习压力下,出现适应不良、学法单一、成绩滑坡、心理失衡等“高一现象”。

史本泉总结分析得出,目前现实情况有四个方面缺少衔接。分别是初、高中教学方式缺少衔接;教学评价体系缺少衔接;教师交流缺少衔接;心理教育缺少衔接。

据此,史本泉给出了三点意见建议。一是建立初高中衔接制度。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出台《东营市初、高中教育衔接制度》,为初、高中教育衔接建章立制。推动区域、县域初、高中学校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鼓励、支持、引导初、高中学校,进行纵向交流活动。

二是加强初高中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树立“大中学”的教学理念,尝试探索初、高中教师同学科一起备课、说课、评课、培训、研修的机制,相互熟悉各自学段的教情、学情、考情,尽早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初中学段也可利用班会课、延时服务时段,邀请高中科任教师,进行高中学段的学情介绍和学习经验的总结与推广,为初、高中衔接提供更为实用的经验借鉴,在日常的课后练习中,也可以参考高中题目的风格和特色,特别是试题的情景化,让学生提前适应高中的节奏变化。

三是重视高一新生的心理衔接教育。

高一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比高二、高三还要多。因此,关注初、高中过度期学生的耐挫力、意志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高一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情景和挫折反映,增强学习的信心,应作为初、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史本泉希望能借此,进一步推动全市初、高中教育的衔接,让初、高中衔接由“突变”为“渐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