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 摄影报道
过去近40年里,长江鲟的保护,从禁捕、列保、人工繁殖、放流,再到今年自然产卵,它们的族群同长江生态一样,都经历了显著的改善之旅。其中就有四川成都、宜宾两地“育儿房”的努力。
6月6日,长江四川宜宾段,平静的江面被岸边的欢呼声、鱼儿入水的“撒野声”打破。成年长江鲟入水的那刻,尾巴拍击江面,绽开一朵朵水花,传来似带着兴奋的告别声,矫健的鱼影潜入水中,消失在两岸观看者的视野里。
长江鲟幼体
看着远去的400条成年长江鲟,以及10万尾“鲟宝宝”身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的“育儿师”们有些不舍,但更多还是怀揣希望,“愿早日在长江里,见到它们自然成长、繁育的样子。”
长江鲟鱼苗
长在四川
从百尾野生幼鱼
到可年产百万“鲟宝宝”
6月5日,宜宾市农业农村局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基地里,一条长江鲟沿着缸边游动,见记者上前,它并没有像其他鱼类一样躲避,反而时不时冒头,摆动,似在大方地“交流”。
为了保护这些长江“原住民”,四川从上世纪便开始了努力。据悉,1993年,四川宜宾成立了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1997年前后,该研究所收集到近百尾野生长江鲟幼鱼,至今仍有18尾长江鲟原种存活,占全国长江鲟原种数量的90%以上。
长江鲟鱼苗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周波告诉记者,从首次成功实现长江鲟的内塘人工繁殖,到繁殖数量的不断突破,再到如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具备年产100万尾以上长江鲟苗种的能力,“是研究者、保护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是政府对长江生态的重视,才换来不断向好的变化。”
“长江鲟幼体和成年体对水质没有特别要求,并不是只有长江水才能成长、繁育。但刚出生的长江鲟‘宝宝’非常脆弱,需要精心呵护,需要给它们喂水蚯蚓来增加营养,促进生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中心主任赖见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四川,除了长江畔的宜宾,成都也建有这样的“育儿房”,既能进行繁育,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鲟回长江
10万尾长江鲟“归家”
每一条都有电子“身份证”
6月6日,是第九个全国“放鱼日”,当天在宜宾多地举行增殖放流活动,包括长江公园主会场和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珙县分会场。本次放流鱼类鱼苗种共112万尾,其中就有400多条成年长江鲟,以及10万尾“鲟宝宝”。
“今年放流的长江鲟都是我们研究所培育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杨飞介绍,鱼苗是今年3月繁育的,2个多月时间,已经长到5至10公分了,“长江鲟生长速度很快,到今年底可以长到1斤,明年底会有4~5斤了。”
工作人员给长江鲟打电子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精选放归的长江鲟,科研人员们还给每一条打上了电子标签,方便放归后对其进行记录、监测。
据了解,从2007年,宜宾市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首次对长江鲟进行放流,此后十余年间,增殖放流工作不断进行着,“人工繁殖长江鲟,主要是为了该物种的保护和保存。而每年不断进行的大量增殖放流,主要还是为了长江鲟的野生种群恢复。”杨飞说。
工作人员正在打捞长江鲟亲本
备受期望
生态环境恢复向好
对长江鲟野生种群恢复更有信心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开展长江鲟等长江上游珍稀鱼类遗传育种、资源保护和养殖技术研究等工作,对野外种群的重建起到了积极作用。
资料显示,2019—2020年“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项目组在长江上游开展了2次长江鲟自然繁殖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增殖放流的长江鲟个体在放流后主要集中于宜宾三江口以上江段,部分放流个体已观测到摄食,能较好地适应放流后的水域环境。
除了人工培育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随着长江保护持续深入推进和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自然种群衰退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长江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修复。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尤其是长江禁捕后,保护效果还是很明显。”周波说,长江鲟主要生活在长江宜宾到泸州段,禁捕前一天只能监测到几尾,现在一天可以监测到几十尾,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上百尾,“市民偶尔在江边也能看到。”
长江鲟鱼苗
今年3月,“长江鲟野化繁殖实验”取得突破性成果,此前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长江天然水域实现自然产卵,跨出了恢复野外种群的关键一步。这也是时隔23年后,长江鲟在长江天然水域首次实现自然产卵。
看到不断向好发展的趋势,对于长江鲟的野外种群恢复,周波充满了信心,他说一方面人工繁育技术比较成熟,每年培育100万尾可供放流的长江鲟也没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归功于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
长江鲟名片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与中华鲟外形相似、体型稍小,属淡水定居性鱼类,是长江上游特有的珍稀鱼类,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种种原因,长江鲟自然种群规模不断缩小,实现大规模的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被认为是恢复长江鲟野生资源数量、实现自然种群重建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