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的《课程标准》(2022版)颁布,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等诸方面都将有很大的转变。为切实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2022版)为标尺,深入研究各科《课程标准解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
1.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探索与课程实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要引导教师自觉实践“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2.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推动新课程的发展。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尝试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评价。
3.注重学科整合,构建书香校园,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4.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促进教科研人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5.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体现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工作措施
(一)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
1.健全管理网络。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为此,学校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教学改革实施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信息中心负责人
2.完善考核制度。考核工作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刻苦努力地工作,引导教师走正确的课改之路。在原有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后勤工作等条件考核的基础上,增加新课改条件考核,主要包括新课程理念学习、课改实践课、课改研究课、课改成果等方面,并制订明确的考核细则,由课改实施小组负责考核,考核结果进行反馈。继续实施教师自评——小组互评——校长导评的教师考核办法,
逐步推行由学生、家长、教师组成的师德考评制度,每月进行汇总、小结、分析存在问题原因,拟定改进措施,使课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朝前发展。
3.认真做好教师集体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二)强化理论学习
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认同是新课程正确实施的前提,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水平最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
1.提升理念。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突破旧观念的束缚,就必须让教师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是每位教师必读篇目。《学科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标准解读》人手一册,必须让教师深刻领悟有关内容做到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教研组利用每周集体学习时间,统一安排。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结合实践做新课程理念的讲座,使教师能逐步领悟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每一个内容的学习,学校都有统一的最低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达到。由学校领导通过让教师跳出书本来谈新课程理念的方法验收,真正做到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很自然地体现出新课程的思想。
2.提炼思想。新课程的理念要能真正内化为教师的思想,才能在平时工作去实施新课程。理论学习后要有心得体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新理念。教案设计之前有新课程理念的再现。上课之后,有教学反思或教学困感记录,随时交流和定期集体讨论,进一步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内化。
3.提高实效。理论学习防止走过场或搞花架子,让教师沉下去,提高实效。采取“做中学”的措施,即在实践的基础上来学习新课程理念,把培训放在课堂中进行,让新课程的理念溶化在课堂实例中,让教师去体会、去感悟,摆脱空洞的理论框架,使教师易于接受。
4.强化师资培训。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的,顺利推进课程改革,教学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主要对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培训,以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教研组学习、讨论、座谈、观看教学录像等方式进行学习。
5.强化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研讨课、示范课、说评课、组内听评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教学活动评比。学校每年开展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三)打造教师群体
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优质教育的造就,需要一个观念新、素质高、善思考、勤努力的教师群体。打造一支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教师群体,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重点做好两个层面的教师培养。
1.骨干层面。每一学科,每一年级学段,选取素质高、业务强、肯钻研、善思考的教师组成骨干群体。通过自学、校本培训、走出去和请进来等途径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学校课改的领头人。开展以骨干教师为中心的集体备课活动。骨干引领备课,组内共享资源,使全组教师能在教学后思考,修改后再教学,教学后再修改,从而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2.普及层面。采用和骨干教师结对的方法来培训青年教师,结对教师每周必须互相听课一节,每两周集中探讨一次,实现信息互通,困惑互解,成果共享。从而使每一节课都成为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四)夯实课堂教学
新课程、新标准,呼唤全新的课堂教学,在牢固树立新课程观的前提下,要全力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综合学习为主要特点,以自主活动和体验、探索为主要形式,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途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完善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建立现代的课堂教学体系。
1.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教研、科研进课堂的机制,充分发挥教研组、年级组、集体备课的作用,并通过优质课展示、优秀教案设计、案例分析、论文评比等形式,正确引导教师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陈旧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开创生动、活泼、民主、开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新局面。
2.开发综合实践的校本教材。针对以往课程过于集中,过死的倾向,结合新课程,联系学校实际,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
3.更新现代教育手段。教学设备的配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没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就谈不上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现代教育技术完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五)改善教学评价
评价制度改革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又是实施课改的重点和难点。找准当前评价体系对课改的阻碍点,探索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有效实施。
1.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略
2.构建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略
3.构建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略
XX学校
2022年7月
重磅好消息!
《学校教学工作材料汇编》(2023升级版)新鲜出炉!
汇编内容丰富、新颖独特、体系完整、质量上乘、易于编辑,直接可用!完全符合当下学校教学工作实际,具有鲜明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要说用它“迎检”和上报材料了,就是用它来指导学校教学工作都“绰绰有余”。
汇编材料全部都是word 文档,均为2023最新版。而且材料都已经整理排版完毕,填上学校的名称就是成形的材料,插入工作照片就能成为美篇、PPT或手册,一定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学校教学工作材料汇编》(2023升级版)包括16项251篇高质量材料,分别为:
“教学工作规程”04篇
“教学工作规划”03篇
“教学工作方案”13篇
“教学工作计划”14篇
“教学工作总结”20篇
“教学工作汇报”04篇
“教学常规管理”17篇
“教学管理制度”21篇
“教学量化考核”11篇
“考务管理工作”19篇
“学习习惯培养”23篇
“综合实践活动”21篇
“教师队伍建设”10篇
“新课标培训”31篇
“传统文化进校园”19篇
“学籍管理工作”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