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讯(记者 邓丹华)仲夏时节,汝南县沃野田间果蔬飘香。一座座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忙着采收蔬菜。
“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汝南县3.5万座大棚不仅保障了城市蔬菜供应,更为汝南农民带来了美好新生活。
设施蔬菜种植带动群众增收
采摘、除草、打药、掰瓜岔……6月6日,汝南县老君庙镇小方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很热闹,100多名该村妇女在大棚内忙碌。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棚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只有把这些杈子剪掉,光照和通风才好,小瓜也才长得好。”在一充满香气的小白瓜棚内,62岁的赵井花边干活边介绍。
赵井花是小方村村民,她家的8亩地都流转了,儿子、媳妇跑“小洋马”,她在园区务工。“一天60元,还能顾家、照顾孙子上学,俺很满意。”说起收入,赵井花笑得格外灿烂。这几年,她家不仅在村里建起了新房,还给儿子买了“小洋马”、小轿车。“这日子是越过越美了。”赵井花说。
“这几天小瓜销得不错,每天都有车来拉。就是价格和上月比降了些,每斤批发价3.8元。”在老君庙镇小方村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正在看瓜长势的种植户吕改名说,他今年包了30个大棚,都种上了“大黄冰糖翠”。此瓜凭借口感好、甜度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看目前小瓜的长势和市场行情,每亩按最低产量1.2万斤、平均价格每斤4元算,30个大棚,收入140多万元,除去成本,收入70万元应该不成问题。
“你别看我没他包的棚多,但我包的都是大棚,一个顶他5个。我种的也比较全。”在隔壁大棚,正在采摘番茄的种植户夏春华告诉记者,他承包了13座大棚,每个棚占地5亩多。大棚内种有青椒、番茄、甜瓜等蔬菜。虽然没吕改名收入多,但就这一茬,他也能收入50多万元,净利润20多万元。
据小方村党支部书记肖红伟介绍,目前小方村建有各种大棚300多座,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带动劳动力就业200多人,人均收入超过2300元。
汝南设施蔬菜叫响全国
采摘、分拣、打包、运输……在三门闸街道番顺番茄产业园,种植户及工人们各司其职,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番茄价格还可以,前年更好,一个棚净利润就达30000元。”在汝南县番顺番茄产业园分拣车间,提起种大棚番茄的收益,前来卖番茄的种植户赵东升兴奋地说。
他是三门闸街道赵庄村人,从产业园建成后,就开始承包大棚,每年由于市场行情不同,收益也不一样,但总体种番茄比种普通农作物收益高得多。前年市场行情好,他大赚了一把,11个大棚,净收入30万元。
据了解,目前,番顺西红柿产业园共有75户承包300个大棚,每个大棚年纯收益2万元~5万元。
据汝南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汝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土地肥沃,雨水丰沛,盛产蔬菜,是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国设施蔬菜示范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示范县。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汝南县把设施蔬菜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投入、统一管理、利益共享,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向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其中三门闸、老君庙、金铺等9个重点镇共种植设施蔬菜7万亩。
该县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了国内最大的鲜食番茄生产基地,58天自然成熟的“番顺”牌番茄国内畅销。
目前全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超过3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7.7万亩,日光温室、钢结构拱棚分别达1.3万座、2.2万座,优质蔬菜年产量80多万吨,年产值25亿元,带动全县近13万人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管理、运输、销售、社会化服务等,不仅丰富了市民“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