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乡村振兴看浙江》一书由温州市委党校组织编撰,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编辑组为了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对书中的案例逐一进行推荐,欢迎各界关心农业农村农民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基层干部和社会公众予以关注。
引言
把乡村赖以生存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充分合理使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下山头村为了摆脱“三无” 困境,实现村庄蛻变发展,因地制宜走上了“村企合作”的道路,采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文旅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式,创造了“租金+薪金+股金”的“三金”收入模式,实现了村庄的全面快速发展。
下山头村原为“三无”村庄,村庄面貌衰败。为改变以往的面貌,下山头村借势借力,通过“村企合作”,走出了一条村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三无”村庄的变迁之路
乐清市大荆镇下山头村坐落于雁荡山北麓,人均耕地不足1亩,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没有,曾是一无资源、二无收入、三无产业的“三无”村。全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村里土地无人耕种,一片荒芜;村周边大大小小的铸造企业共有80多家,受其影响,整个村庄终日粉尘漫天、噪音隆隆,空气中弥散着刺鼻的焦炭味,村庄环境愈发败落。
为改变村庄的整体面貌,下山头村民痛定思痛,决定采取措施作出改变——联合乡贤,采用“村企合作”方式大力发展乡村生态经济。2013年12月,下山头村引入工商资本与村经济合作社共同创建浙江聚优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聚优品公司”),建设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延伸石斛加工链条,实现第一、二产业融合发展。从此,下山头村走上了“村企合作”的村庄振兴发展道路,开启了蜕变发展的新起点。
2013年以来,在党支部、全村干部和方玉友兄弟等乡贤的带领下,下山头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不断地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石斛产业发展,改变着村庄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2013年,完成自来水引入工程,建成村内生态公厕6个,启动了村内违章建筑和危旧房拆除工作;2014年,完成卫生改厕、污水处理工程,新建垃圾池垃圾屋8个;2015年,完成自然村内支路建设项目;2016年建成环村路、银杏大道建设项目,完成第一期3幢联建公寓房建设,解决了72户住房困难户;2017年,完成主干路绿化带建设,农耕乐园、百果园、多彩珍贵树林和生态公墓按计划进行施工。据统计,2013年以来,已累计投入8200万元。通过全村的共同努力,以村企合作为重点,下山头村从“穷山村”变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先后获得“温州市卫生村”“乐清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乐清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称号。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下山头村以“乐清市‘雁山溪谷·秀丽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起点和石斛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域”为契机,强化三产融合、农文旅结合,深化村企合作,进一步提升村域发展质量。到目前,农耕文化园、石斛博览园、石斛文创园、石斛体验馆、百果园、珍贵彩色树林“铁定溜溜”项目第一期等已完成建设;石斛博览园、石斛文创园、石斛体验馆等已开始试营业。2018年5月,以下山头村为核心区的“乐清大荆石斛田园综合体项目”成功入选温州市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2019年7月,被纳入浙江田园综合体建设名单。“铁定溜溜”第二期、民宿、温泉休闲、酒文化博物馆、石斛及其深加工品交易区、区域土特产集散中心等,将继续投入建设,下山头村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展翅高飞。
“村企合作”的破局之举
村企合作,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共赢
借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村党支部和方玉友等乡贤最终把带领全村致富的途径锁定在种植优质铁皮石斛上,双方决定创办企业,走上村企合作的道路。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土地由村经济合作社提供并享受盈利后的分红,而方玉友衔领的团队提供公司所需所有投入、独立开展经营活动并承担所有经营风险。2013年,下山头村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将土地流转到股份经济合作社里。到目前为止,土地流转率达95%。
2013年12月,下山头村和方玉友等成立浙江聚优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下山头村村书记高秀明出任董事长。按照聚优品公司发展规划,总建设面积达2000亩,投资近3亿元,主要包括铁皮石斛的种植、加工、研发、采摘,以及山上的百果园和生态旅游观光。目前,213亩铁皮石斛种植核心区、700亩水果种植基地已完成建设。到2018年底,公司实现产值2800多万元,接待游客量35万人,旅游收入400多万元。
村企合作盘活了村庄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保障了集体收入,实现了三方共赢。通过土地流转,将连片抛荒地集中交由村经济合作社入股到“聚优品”公司,既可以防止土地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村庄环境,通过“租金+薪金+股金”的“三金”分配模式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按照约定将利润的33%分配给村经济合作社,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产融合,多元产业强联动共发展
下山头村以石斛田园综合核心区域建设为契机,通过“村企共建、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文旅有机结合、多元产业联动发展的路子,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聚优品公司在坚持铁皮石斛的鲜条、枫斗、花、粉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从产业链延伸、农业内部融合、农业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村产镇融合等方面发力,研发了“枫之灵”品牌和铁皮石斛保健品、护肤品、酒等产品,打造“铁定溜溜村”“农耕乐园”“百果园”温泉SPA酒店等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景点,大力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多元产业,实现了周边产业、旅游、农副产品销售等多元产业的共同发展。
当前,下山头村在第一产业上推进铁皮石斛高标准种植和农业内部融合,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地有机种植铁皮石斛,完成了213亩铁皮石斛核心区建设。打造铁皮石斛产业园区,集铁皮石斛品种选育、智能化温室大棚种植、林下近野生种植、教研科普、铁皮石斛精深加工、中医药养生、水果采摘、休闲旅游为一体;种植春见、蓝莓、红心柚、蒲瓜梨、方柚、枇杷等十几种水果,打造四季飘香的面积近700亩的百果园;在第二产业上重点延伸铁皮石斛产业链,研发铁皮石斛衍生产品,发展石斛冲剂、石斛口服液、石斛啤酒、石斛面膜、日化品等各类深加工产品;在第三产业上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文旅的有机结合,重点建设石斛展览馆、铁皮石斛酒创文化馆、生态度假酒店、沿河商业街、农耕乐园、石斛文创园、铁定溜溜休闲旅游项目等。
宣传到位,多元主体凝共识形合力
村庄面貌的改变、村庄的持续发展,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识和合力。因此,村党支部带领村干部们齐出马,做好思想和宣传工作,使大家心往村企发展一处想,劲往村企共兴一处使。
一是实地走访、深入讨论、形成决策。下山头村在号召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前期做了大量工作: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如何既能快速发展下山头村经济;多处走访其他乡村进行交流学习,密切与市、镇领导沟通现行土地相关政策;为保障入股农户的合法权益,聘请法律顾问撰写相关合同,最终形成“下山头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入股合同”。
二是沟通交流、解释详尽、狠抓落实。首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以企带村,村企共建”的规划目标、工作要求告知给村民代表和党员。再逐个自然村召开村民会议,把相关事宜和政策告知到农户,让村民了解公司的设想和规划。同时把中央相关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等新闻做成宣传栏内容,让农户彻底了解流转土地的目的和做法。最后,村“两委”开展村民土地流转工作。第一批流转土地户数达到65%,第二批流转土地户30%。
规划先行,项目建设重品位促提升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村庄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乡村景观规划等多项规划。一是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下山头村庄规划,从最初的村庄的现状勘测、实地考察、分析,到后期的规划设计方案共计用时一年有余,整体规划设计费用约200万元,对下山头一、二、三产重点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保障。二是邀请台湾“薰衣草森林团队”操刀对下山头村的关键造血项目——铁定溜溜项目进行专业规划,历时2年。三是聘请北京林业大学编制乡村景观规划,对下山头村河道景观、农耕乐园、酒店民宿等重点项目进行专题设计。仅设计费用就高达2000多万,以前村庄封闭的地理环境,由于方玉友兄弟俩的战略眼光和布局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秉承规划先行的理念,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下山头村乡村振兴发展。项目规划面积3200亩,总投资13亿元,主要有10个“大好高”项目。其中一产规划面积2600亩,总投资1.2亿元,由“两园两谷一林”组成,“两园”即仿野生石斛生态园700亩、百果园800亩,“两谷”即桃花谷130亩、樱花谷70亩,“一林”即珍贵彩色健康示范林450亩,已全部完成建设。二产已创新开发铁皮石斛护肤品类、保健品类、饮料类、食品类等4大种类78个深加工产品,推出“枫之灵”“植然方适”“优资莱”等多个品牌。三产重点打造“铁定溜溜”休闲度假区、民俗博物馆、高端山谷酒店等7个特色项目,其中“铁定溜溜”投资3亿元,2019年11月底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专家点评
陈文胜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委员
乐清市下山头村通过村企合作,由一无资源、二无收入、三无产业的“三无”村蜕变为三产深度融合、农文旅有机结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先进村,下山头村通过村企合作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下山头村村企合作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村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村里的各种本土资源,结合企业的资金和经营管理优势,通过发展本地特色农业,拉长产业链条,创新乡村业态,推动了乡村的产业振兴,进而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但是,下山头村的经验表明,村企合作也是有风险的,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讲究科学的策略。一是村企合作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双赢原则。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必须要有盈利。因此村企合作必须按照市场化的理念和模式进行,不能搞行政命令。二是村企合作要严格防范风险。市场有风险,企业经营也会亏本甚至破产,但是农民不能破产也折腾不起。因此,村企合作要尽力防范市场风险,要把合作风险控制在农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三是乡贤企业家是村企合作的首选。尽管村企合作要坚持市场化原则选择企业,但乡贤企业家与村民共有一个家乡,有浓厚的乡情乡愁,就更有可能建立一个利益共享的乡村社会共同体。
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城乡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高,得益于浙江比较早就关注到乡村发展,全省农村发展起步早、基础好、效果好,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国都在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发地区,浙江省涌现出许多乡村振兴的名村,这些村庄的发展之所以成功是遵循着怎样的逻辑,本书从全省的嘉兴、湖州、绍兴、金华、温州、衢州等地选取了十多个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将这些村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并邀请国内著名农村研究的学者对每个案例进行专业点评后集结出版,为国内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提供浙江经验和故事。
编辑供稿:林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