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经济有底子,为民办事才有底气。”大同市阳高县龙泉镇花苑村党支部书记陈卓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该村坚定不移发展集体经济,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6.8万元,全部为经营性收入。这是阳高县通过五种途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努力做大农村集体经济蛋糕的一个缩影。

该县大力挖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采取支部引领、村企联动、群众自主等模式,通过招标出租、资产入股、合作开发等方式盘活“存量”、带动“增量”。罗文皂镇罗文皂村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积极创办服装加工车间项目,建设特色种植示范园,2021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3万元;引导各村规范土地流转,整合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鳌石乡均田村通过流转、调换等方式,集中近2000亩耕地打造寒富苹果产业园;借助外力扶持,“补血”增效益,对集体资产资源匮乏、区位优势不明显、人口较少的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入高效农业项目,实现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发展特色旅游“造血”增收入,依托休闲农业和文旅产业开发深层次“旅游经济”,带动农业观光与体验产业发展。龙泉镇守口堡村立足明长城遗址全力打造“守口长城艺术小镇”,以长城文化、边塞文化“激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实现了“田园变花园、山区变景区”的转变,走出了一条“旅游+文化+产业”的致富之路;能人示范带动,“生血”蹚新路,立足本地“能人”优势,鼓励引导“土专家、田秀才”发挥自身价值,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增收。狮子屯乡涌现出一大批像李平、王瑞清等致富能力强、带头能力强的农村带头人,共建成肉牛、猪、羊等养殖场8个,樱桃、葡萄等日光温室20栋,有力地推动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197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57个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占比达79.7%,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更有力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苑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