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为了有效促进地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乌达区政府提出了“名园+新园”的发展思路,由此乌达区第一幼儿园走上了集团化办园的道路。

一、集团化办园的发展历程

2011年9月,爱民分园投入使用,2018年9月,维邦分园投入使用。至今为止,乌达区第一幼儿园集团化办园走过了10个年头,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启动(2011年9月-2013年8月)

乌海是一座因煤生城,由矿建市的城市,2011年3月,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让更多的矿区孩子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乌达区政府将新建的爱民佳苑幼儿园交给乌达区第一幼儿园开办分园,带着“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的嘱托,乌达区第一幼儿园集团化办园正式启动。

启动期的集团化办园主要运用了乌达区第一幼儿园多年来形成的优质管理资源和师资资源,将现成的管理模式和部分优秀的师资力量分流到了爱民分园。爱民分园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快速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在爱民分园稳步前行的过程中,如何发挥整体管理和部分功效的问题摆在了集团发展面前,带着这些问题的思考,幼儿园开始不断地调整完善。

(二)第二阶段:调整(2013年9月-2016年8月)

以问题为导向,集团积极进行调整:一是理顺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党支部设在总园,下设两个党小组;成立了教学教研团队和后勤服务团队,管理中既有园所平行管理,也有集团纵向管理,集团所有管理团队均实行弹性原则,因工作需要能分能合,可以随时调动调整。二是建设一园一特色的园本课程。在深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乌海本土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总园重点研发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课程,爱民分园重点研发幼儿园民族体育游戏课程。为了保证课程研究科学严谨,2013年3月-2015年12月,幼儿园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教科所《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研究》和《幼儿园开展民族体育游戏的研究》。通过为期三年的研究,形成了独具乌海本土文化特点的园本课程。三是建立教师自主成长机制。通过研究教师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幼儿园推出了园所引领占30%、教师自主成长占70%的教师自主成长菜单,唤醒教师成长的内在驱动,引领教师成为专业成长的主人。通过调适,幼儿园集团化办园管理模式逐步清晰起来,为后续工作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三)第三阶段:突破(2016年9月-2018年8月)

幼儿园从2005年开始一直探索混龄教学模式,并把这一模式带到了集团化办园中。混龄教学与园本课程有机结合是集团课程建设中的瓶颈,2016年3月-2018年8月,幼儿园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内蒙古自治区教科所《构建混龄区域活动模式》的课题研究,真正地解决多年关于混龄教育模式与园本课程有机结合的困惑。混龄教学思想与集团化办园思路有一曲之妙的相通之处,并把混龄课程中的系统思维方式运用到了集团化办园思路中,促进集团化办园水平有了质的突破。

(四)第四阶段:深化(2018年9月-至今)

2018年9月,投入使用的维邦分园充分借鉴了乌达区第一幼儿园集团化办园中总结的经验,走在了优质发展的快速道路上。历经十年的发展,集团化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经验,为后续发展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中提炼集团化办园文化

乌达区第一幼儿园建于1985年,是一所内蒙古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幼儿园课程建设立足于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乌海本土的特色文化精华,借鉴蒙特梭利混龄教育思想,先后挖掘了让课程回归自然、让教育饱含乡情的具有乌海本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在课程建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悟到教育是文化的传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乌海本土特色文化犹如一朵“莲”,教育把这朵“莲”,联结、连续到了孩子的心间,从课程建设中幼儿园提炼了自己的办园文化。

办园理念:“种一朵莲花在心间”

从小在幼儿的心中种下一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这颗种子在教育的熏陶和培育下生根发芽,祝愿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出美丽的花。

园标:是一朵八瓣莲花

八个花瓣代表着培养幼儿具有的善良、宽容、正直、勤劳、诚信、谦逊、平等、向上八种优秀品质。

幼儿发展目标:做具有世界胸襟的现代中国人

幼儿园在引导幼儿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乌海本土文化中汲取精神和品质的同时,借鉴了一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孩子的身上不但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灵魂,而且还具有开放包涵,博采众长的胸怀和放眼全球的国际视野,通过教育的努力让孩子成为一名具有世界胸襟的现代中国人。

园所发展目标:有特色、有质量、有影响力

幼儿园于2008年被评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幼儿园,2011年,被乌海市政府评为首届“名幼儿园”。集团化办园也激发了幼儿园对园所发展目标的思考,最终确定有特色、有质量、有影响力为幼儿园发展目标中,希望通过踏踏实实地践行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一步一个脚印地从特色、质量入手,把这这份普通的工作做得不普通,平凡的事业做得不平凡,成为行业内真正有影响力的幼儿园。

园所发展路径:“莲”文化点点滴滴

“莲”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在集体化办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莲心”是教育人的初心;“莲风”是工作习惯和作风;“莲行”是立德树人的工作行为;“莲和”是各方面的紧密合作;“莲动”是共同联合、汇集力量;“莲香”是发挥辐射引领带动作用,“莲”文化在集团化办园中点点滴滴发挥作用,有效助推了集团园所的整体发展。

“莲和”党建:主要把党对教育发展的美好期望落实在日常的工作中,幼儿园推出“莲和”榜样、党群“莲和”、党团“莲和”、家园“莲和”、“莲和”服务等工作模块。

“莲动”教研:主要是指教育集团内的3个园所以及乌达区公办民办幼儿园动态研修,达到资源共享、人才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地区幼儿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

“莲香”四溢:发挥内蒙古自治区示范幼儿园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承办乌达区的幼儿园各类活动。

三、精心雕刻乌达区第一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印章

(一)和而不同的园所文化

集团化办园中,幼儿园不但形成了“情感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的集团园所共生共长的核心共性文化,而且各园所也根据实际情况也生成了自己园所的个性文化,如:总园是一所老园,它是集团化办园文化的发源地,总园教师队伍老中青结构合理,教育特色是艺术领域,园本课程研究的是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幼儿培养目标中突出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的能力;爱民分园的教师队伍是集团中资深的骨干教师,教育特色是语言领域,园本课程是以经典故事为载体开展的幼儿戏剧教育的研究,幼儿培养目标突出想说、爱说、会说的能力;维邦分园主要以年青教师为主,园本课程研究的是幼儿民族体育游戏,幼儿培养目标突出想玩、爱玩、会玩,通过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不同园所的情况不同,所呈现的个性和发展也不同,和而不同的园所文化让集团化办园更显生机与活力。

(二)自主成长的教师队伍

随着集团教师数量的加大,幼儿园通过不断地探索,形成了教师队伍自主成长模式。在教师的成长中,集团引领在教师成长中只占30%,教师成长的70%要靠自主来完成。幼儿园帮助教师自定义成长菜单,以成长模块引领教师根据内在需求和动力,通过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评价,不断调适自己的专业成长的过程,最终实现教师在理论素养、教学实操、基本功提升、科研水平方面的专业提升。从时间和空间上构建的教师专业立体成长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生动、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系统联动的运行机制

集团化办园的核心是统一的管理体系。立足集团管理,幼儿园把系统思维纳入管理中,建立了以系统管理为基点,系统联运为目标的“纵+横”无缝对接的协同运行机制。系统联运中,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放大优质资源张力。如:在教师队伍中评选首席教师和教学督导员,这些教师通过跟岗指导、示范带领、实地讲授等方式将作用发挥最大化。此外,系统联运中我园还运用了清单管理,通过清单将目标、流程与任务简单化,使系统联运更加目标清晰、任务明确、自主运行。

(四)家和一体的整体建设

家和一体是集团化办园的必然发展之路,幼儿园将混龄教育中“儿童之家”的教育理念运用到集团化管理中。每个园所是一个“小家”,集团所有园所是一个大家共同的“大家”,这个家融合着教职工共同的教育梦想与情怀,幼儿园提炼出“我爱我家”、“温暖如家”、“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大家风范”、“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家和”文化,“家和”文化的核心为“爱、诚信、宽容、责任”。通过集团资源的聚集、力量的聚合,家成员共同经营和创造大家共有的“家”的环境与氛围,共享“家和”的温暖与幸福。家和一体整体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大家”的优势,用事实验证了整体大于部分的规律。

(五)以优促优的作用发挥

集团化办园的责任与使命是“以优促优”——构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本着“以优促优”的理念,幼儿园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一是通过李瑞霞名园工作室,带动全区公办民办幼儿园园长及园所管理人员提升专业水平;二是承办乌达区幼儿园活动,带动全区幼儿园提高教育水平;三是联合发展,带动地区整体幼儿园办园水平提升。乌达区现有公办园5所,民办园11所,幼儿园精心打造“核心园”(集团现有3所园),积极带动“联盟园”(2所公办园),热情帮助“联动园”(10所民办园),通过“传、帮、带”、“看、学、做”,促进整体地区学前教育水平优质发展。

四、下一步发展思路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下一步幼儿园将总结现有经验,以打造小地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乌达模式为已任,解放思路,深挖集团化办园的内涵,以核心园为基点,积极联盟、联运其它公办民办园,通过合力前行,共生共长,让乌达区学前教育实现“学有优教、幼有善育”,为乌海市优教普惠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