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 邓钰 实习生 陈晓彤 通讯员 许永章
9月2日,烈日之下,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青山村的一处哈密瓜基地里,工人们头戴草帽、面戴口罩,埋头将新鲜采摘的哈密瓜分拣打包,路边一辆厢式货车等待装车出发。
“多亏了大家的帮忙,起早贪黑种下的哈密瓜没烂在地里。”看着货车车厢被慢慢装满,基地主人石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
哈密瓜是乐东大力发展的特色产业,更是当地响当当的富农招牌。正是看中良好的市场前景,石先生在青山村周边整合土地种下约20亩哈密瓜。
“乐东哈密瓜品质高、行情好,早在7月初,便有收购商上门联系,约好瓜一熟就采收。”石先生说,8月中下旬,哈密瓜接连成熟。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生产计划,收购商没法上门,连田头采摘都缺乏人手。
石先生到处找人打听,在网上看到了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海南乡村振兴网正在开展“公益海南”四号行动,抱着“绝不能让瓜烂在地里”的决心试着拨通了助农热线。
“接到求助,我们迅速行动,对接乐东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疏通前后端口,畅通产业链条。”海南乡村振兴网工作人员唐门介绍,8月25日,该网完成哈密瓜求助信息筛查、整理汇总工作后,立即将哈密瓜价格、数量、产品图片视频等信息向社会公布。
几乎是消息发出后的第一时间,海南农垦商贸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海垦国际贸易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卢黄静就注意到了。
连日来,作为省属国有农业龙头企业,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紧锣密鼓组织垦区各专业化产业集团和属地政府沟通对接,及时了解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和职工群众农产品滞销情况,加强产销对接,打通供需渠道,充分发挥渠道优势、资源优势,确保农产品运得出、卖得好。
“我们在疫情期间,一直承担着保供稳价的任务,也十分关注省内各地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卢黄静介绍,海垦国际主营包括农副产品大宗交易在内的国际国内贸易业务,建立了一条集物流、仓储、终端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受到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受阻、运销成本上涨、生产端和市场终端信息差加大等生产环节堵点凸显。这些问题都需要依托产业链条的良性运转解决。
为此,海垦国际通过去环节化手段,打造田头到舌尖的直采直销供应链条,进一步降本增效。
“疫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按照当季果品分类组建了哈密瓜、火龙果、香蕉等多个专项小组,对接岛外客商。”卢黄静介绍,这些小组着力全面疏通上下游信息差,一方面在省内摸底上市果品的存量、品质、产销堵点等信息,另一方面形成市场专报主动提供给省外客商,并了解其供应标准和实际需求,进一步畅通下游渠道。
而在种植端对接方面,海垦国际得到海南乡村振兴网和各职能部门在采收人员、运输车辆和绿色通道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畅通“田头最后一公里”。
多方合力之下,一条直采直销的产业链条在佛罗镇的各大哈密瓜基地有序运转。9月上旬内,海垦国际将陆续采收当地近37万斤哈密瓜销往广东等多地市场,稳住“果篮子”,守住农户“钱袋子”。
“我们不仅要将海南农产品顺利卖出去,还要卖得好、叫得响。”海垦商贸物流总经理余伟介绍,该集团还将把解决农产品滞销与常态化业务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模式、制定标准,打通种植、运输、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进一步打响海南农垦品牌,扩大海垦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海南日报抱由9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