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哺乳动物(单孔兽除外,先前有写过一篇关于单孔兽的图文文章,感兴趣的可以进行回顾查阅)一样,有袋动物会产下活的幼体,而且雌性会以乳汁喂养新生儿;与其他会直接产下幼体的动物(总称为“有胎盘哺乳动物”)不同的是,他们的胎儿于胚胎发展初期就会发生,新生儿靠乳汁成长而非借助胎盘的滋养来发育。如下图所示:

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养殖户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

袋鼠宝宝数月之后离开乳头,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

那么除了袋鼠是有袋动物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属于有袋动物呢?一起来看看吧。

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养殖户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

负鼠:雌性每胎最多可怀仔18只,但只有13个乳头。存活下来的幼仔附着在乳头上达50日,70日龄时离开育儿袋。

蜈蚣养殖户_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

负鼠装死

美洲负鼠受到威胁时会装死,使捕食者丧失猎食的兴趣。它能以此姿态纹丝不动地躺着达6小时,眼睛和嘴巴张开,且对触摸等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还会从肛门排出带有恶臭的液体以加强效果。

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_蜈蚣养殖户

东澳跳鼠

东澳跳鼠:用四趾大型后脚跳跃,以前脚着地,像兔子。耳朵大,眼睛有黑眼圈,身体紧实小巧。尾巴长,末端有深色簇毛。有袋动物。

蜈蚣养殖户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_蜈蚣养殖关键技术

东澳袋鼬

东澳袋鼬:外形似猫,也称“斑点袋猫”,有袋动物。和许多雌性有袋动物一样,每胎产子数多,可达24只,然而其育儿袋中只有6个乳头,因此只有6只幼兽能够存活下来。幼兽会紧附乳头8周,之后仍留在巢穴中等待外出觅食的母亲回来哺乳。母亲会经常性地更换巢穴,将幼兽抗在背上换巢。

蜈蚣养殖户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_蜈蚣养殖关键技术

袋食蚁兽

袋食蚁兽:舌头长10厘米,主要舔食白蚁,偶尔也吃蚂蚁。口中有52颗牙齿,牙齿很小,但数量可观。雌性有4个乳头,幼兽附着在乳头上达4个月,然后在巢穴中继续吮乳2至3个月。

蜈蚣养殖户_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

加氏袋狸

加氏袋狸:白天在以草、叶、树枝搭筑的简单巢穴中休息,夜间独自觅食。耳朵像兔子,背部有三至四条白色横纹,尾巴为白色。生命周期短促:妊娠期12天,幼兽60日后断奶,3个月性成熟。

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养殖户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

袋鼹

袋鼹:会在沙质沙漠、土壤松软的草地及矮灌木丛中挖掘深达2.5米的地道。黄白至黄褐色的毛发因挖掘地道而被磨得发亮。以生活在沙土中的蠕虫、蛆、蜈蚣及小型蜥蜴为食。雌性的育儿袋可携带一致二只幼仔,开口向后,以免土壤填满育儿袋。

蜈蚣养殖户_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

塔斯马尼亚袋熊

塔斯马尼亚袋熊:鼻子没有毛,外形与熊相似。是勤快的穴居动物,地道系统有许多地下分支,通常只有一个出口,总长度可达200米。幼兽离开母亲的育儿袋后,会先留在地道中以干草落叶铺就的巢穴内。它们对人类不具威胁性,但其地洞会绊倒马匹,侵蚀河堤地基,澳大利亚野狗会躲避其中,也能损坏阻隔兔子用的围栏。

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_蜈蚣养殖户

短尾小袋鼠

短尾小袋鼠:在大洋洲非常罕见,主要生存于西南沿岸外的两个小岛上,因为岛上没有狐狸等外来掠食者。以小家庭为单位,联合组成较大的群体共同维护领域。雌性的妊娠期为27日,独生的幼兽六个月后离开育儿袋。

蜈蚣养殖户_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

囊树袋鼠

囊树袋鼠:树袋鼠约有十种,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大洋洲东北部。四肢粗短宽大,有长爪,因此能在树枝间攀爬;尾巴长,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雌性妊娠期约为30日。独生幼兽出生后会在育儿袋中吮乳达10个月。

蜈蚣幼仔养殖技术_蜈蚣养殖户_蜈蚣养殖关键技术

灰脸象鼩

灰脸象鼩:这一物种于2005年通过野外摄像机被发现。灰色的脸、黄色的胸,栗色的背和黑色的大腿。目前仅知有两个族群分布在一片不到300平方千米的森林地区,每平方千米大概有50—80只。

蜈蚣养殖户_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

纹猬

纹猬:纹猬毛发粗糙,有刺毛零星散布,头顶有一丛刺状毛发,竖起时有如冠毛。主要食物是蠕虫和蛴螬。以15只或15只以上的个体聚集成群,共同保护雌性每胎所产的2至4只幼崽。

蜈蚣养殖户_蜈蚣养殖关键技术_蜈蚣幼仔养殖技术

土豚

土豚:是管齿目中现存的唯一物种,为独居动物,分布于非洲。其背部有明显的弯拱,其吻部、耳朵和尾巴都很修长,末端渐细。妊娠期243天,每胎一仔,体重约1.7千克。土豚仅会用臼齿咀嚼某一种特定的蚂蚁,其他种蚁种和白蚁则是直接吞食,或许会利用胃部有力的肌肉磨碎这些蚁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