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文博通讯员邓晓旭
近日,走进瓜州县腰站子镇辉铜村村民祁发佩家,院子里随处可以看到晾晒的葫芦,客厅里也摆放着十二生肖、山水花鸟等葫芦工艺品。经过精雕细琢后,每个葫芦都以不同的风格造型、别样的色彩展示着,不仅美化了庭院,也成了祁发佩增收致富的“福禄”。
“今年种了3亩葫芦,虽然不多,但我种的是工艺葫芦,晒干后找工人雕刻成工艺品,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看着温室大棚内丰收的葫芦,祁发佩喜上心头。
祁发佩查看葫芦长势
祁发佩因为自己喜欢葫芦,开始关注葫芦市场。瞅准了工艺葫芦的市场前景,1996年开始试种葫芦。
“雕刻生肖、文字的亚腰葫芦可卖20元,个头再大点的葫芦经过筛选、手工制作,市场价可高达2500元左右。”祁发佩说。
刻画人物的葫芦工艺品
据祁发佩介绍,今年3亩地的3万多个葫芦早在年初就签订了订单,未经雕琢的葫芦一个售价5角,订单葫芦现已有1.5万元收入。剩下的葫芦经过采摘、晾晒、刮皮后发往临夏,找工艺精湛的匠人按需、按量进行雕刻,再通过其他渠道将工艺葫芦进行出售。
工人正在给葫芦脱皮本稿图片: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张玉芳
瓜州县腰站子镇充分发挥工艺葫芦的特点,积极与驻地企业、旅游景区沟通,通过腰站子镇酒醋酿造扶贫车间将酒醋酿造与工艺葫芦种植、制作结合起来,推出“葫芦酒”“葫芦醋”。同时,充分利用瓜州县枸杞蜜瓜展销平台、三道沟镇“福禄花田”旅游项目推介销售平台,将腰站子镇工艺葫芦“亮”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工艺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