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打破传统农业模式,推广稻虾连作技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和社会资本实施农田改造,通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等“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加快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三化”建设。目前,全县42个村1100户农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3万亩,亩均收益2500元左右,预计产值1.32亿元。

一是在产业规划上,高标准布局到位。谋划全县渔业产业及三产融合规划,郎溪县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完成编制待审;围绕以飞鲤镇为中心建设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委托省现代农业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飞鲤镇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规划;与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提升该县渔业养殖发展水平;实施全县26个100亩以上稻虾综合种养示范点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吸纳2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示范点建设,发放粮食生产发展项目资金109万元。

二是在主体培育上,高质量投入到位。整合高标农田改造、土地整理、畅通工程、八小水利、农村电网升级等项目,稻虾综合种养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立足“技术群共享、抱团闯市场”发展理念,扶持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重点培育100亩以上的种养大户,打造一批辐射带动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示范主体;目前发展种养专业合作社2家,从事稻虾综合种养县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种养面积100亩以上26户、500亩以上2户,带动1500余人从事关联产业。如飞鲤镇新法村吸纳全国人大代表幸飞龙虾养殖合作社法人章昌平发起成立富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土地入股、吸纳就业、服务及订单带动本村33户贫困户发展,其中土地入股分红810元每亩,吸纳就业120元每个工作日,服务订单每亩节约成本及销售增收350元。出台《郎溪县2018年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工作奖励办法》,经营主体通过技术帮带、订单生产、配送服务、吸纳就业等联接方式带动352户贫困户发展。如家住新发镇双桥村的王怀伢,因轻微智障2014年被评议为贫困户,其身残志不残,多年跟随弟弟王宏伢务工维持生活。2016年,萌生在自家承包田中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的想法,通过本村专业合作社技术和销售服务带动,该户当年3亩多承包田种养收入达10000多元实现脱贫;尝到甜头的王怀伢,2017年扩大种养规模至5亩;同时利用空暇时间在村里的合作社务工。王怀伢笑着对大家说,养龙虾不仅增加收入,政府还发放奖补,稳定脱贫我很有信心。出台《郎溪县2018年精准扶贫到户奖补项目实施办法》,加大奖补扶持力度,鼓励贫困户扩大种养规模、调整种养结构,发放252户贫困户特色种养业奖补等28.7万元,发展稻虾综合种养贫困户户均增收约4500元。家住新发镇花园村孤寡老人69岁的牟祥梅,因其文化水平低且无专业技能,依赖务农微薄收入维持生活,于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走进老人家中,一袋袋龙虾饲料摆放整齐。老人家津津乐道告诉我们,2016年,村干部了解他有养殖小龙虾的想法,主动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帮扶,当年实现脱贫。2017年,又将种养规模由1亩扩大到4亩;同时,养了十几只鸡;镇村干部积极落实技术服务和产业奖补,稳定脱贫不成问题。

三是在品牌打造上,高水平配套到位。从县农委抽调业务骨干组建特色种养业技术帮扶专家组,截至目前开展稻虾种养技术巡回培训28场次、参训1400人次,其中贫困人口参训390余人次;建立农技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种养产业制度,调派46名农技干部上门指导贫困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同时,开展常态化民间交流,邀请省内领域专家来郎交流或外出考察成功典型,提升综合种养技术管理水平;整合扶贫项目资金,投资34.5万元打造100亩龙虾生态养殖基地,配套78万元建成特色种养服务(集散)中心一期、二期工程,投入55万元谋划实施三期工程建设,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建成5000吨/月生产能力的龙虾饲料加工厂,打造集技术服务、物流配送、产品经销等一体集散中心;培育了150人的小龙虾经销经纪人队伍,郎溪龙虾端上了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餐桌;与安徽省、江苏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做好龙虾突发病害、病害高发期检测、预防;打造区域公共品牌,“飞鲤”龙虾地理标识申报待批,郎溪龙虾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得到提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