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南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的总体目标,在温州市率先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大尺度开展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2019年该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成效得到了国家林草局充分肯定,并获评全省公益林建设成绩突出集体。目前,全县林地总面积达101万余亩,占陆域面积的58.27%,活立木蓄积量达154万余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超51%,县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48.89万亩,建成6个市级以上森林公园、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湿地公园,新增7个省级森林城镇、10个市级森林村庄。2018年度林业总产值57.2亿元,同比增长15.14%,森林旅游、康养、油茶等产业正逐渐成为林业产业新支柱,为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一、注重“多规融合”全域增绿,打造绿色生态网格

该县依托全域乡村资源禀赋、生态优势、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大力开展森林城镇(村庄)抱团创建、打造绿色生态网格、提升全域森林质量等国土绿化工作,全域生态景观得到了有效“改造提质”、“增量扩绿”。

(一)全域推进森林城镇创建,努力拓展城市绿化空间。2018年,该县科学编制《苍南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做到与城市总规、土地利用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多规融合”,计划至2020年投入10.74亿,实施17项工程。目前,该县有钱库镇、大渔镇、岱岭乡等7个乡镇获评“浙江省森林城镇”称号,桥墩镇碗窑村、宜山镇吴家库村等10个村获评“温州市森林村庄”称号;同时,苍南莒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赤溪镇、藻溪镇、炎亭镇森林城镇建设完成总体规划评审,为后续规划推进森林城镇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全域实施“一村万树”行动,着力美化乡村自然底色。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引领,以打造森林城镇、森林村庄为补充,全域实施“一村万树”三年行动,大力开展“荒山荒地”造林、“四边通道”植树、“庭院空间”绿化,加快建设完善遍布县域、贯通城乡的景观防护林网和绿道网络,推动形成“一户一景、一村一品、一路一韵、一树一业”的乡村绿化美化和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2018年度该县造林面积居全市首位,山地人工造林更新6600亩,完成率超206%,平原绿化面积1110亩,完成率为121%;2019年提前完成人工造林7210亩(完成率超206%)、人工更新865亩(完成率为100%)。计划至2020年,将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17个以上、推进村258个以上,实现每个乡镇示范村全覆盖。

(三)推进乡村林相景观改造,大力提升绿化景观品质。该县坚持国土绿化与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有机结合,通过新建、补植和改造等多种方式,加强珍贵和乡土树种培育,推进乡村林相景观改造,实现村庄美化绿化提档升级。2018年,共营建珍贵彩色森林1.3万亩,其中彩色健康森林5000亩,新植珍贵树木30.5万株;2019年营建珍贵彩色森林13200亩,新植珍贵树34万株。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多彩紫薇园”“彩色滨水绿带”“多彩乐园”等特色乡村景观带、示范带,共建成40个各具特色的景观绿化示范村。

二、注重“兴林富民”全力扩绿,打造生态致富样板

根据该县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制定林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不断探索林业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双导向开发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全力打造生态致富“苍南样板”。

(一)发挥山海苍南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森林旅游品牌。依托玉苍山、鹤顶山、石聚堂、五凤等山地景区资源优势,立足生态化经营,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全面开展省级森林公园创建工作,建设赤溪神龟山、大渔龙源山等山体公园,改造整合鹤顶山森林景观、杜鹃花海、地质地貌、气象景观等特色优势资源,总体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2018年,仅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提升工程就投入1200多万元,接待游客20万人次,进一步形成了山海苍南旅游新亮点和森林休闲旅游新品牌,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苍南全域旅游快速发展。

(二)加快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该县通过大力开展赠苗造林、补植培育和绿化基地建设,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推广“林业+”发展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康养产业开发,有效整合森林资源,做精做细康养品牌文章,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健康需求,助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2018年,该县成功创建玉苍山和鹤顶山茶通天下2家市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2019年已申报创建五凤茶园、石聚、万行等3个森林康养基地。

(三)创新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助推传统林业提质转型。一是稳步发展基础产业。该县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开发建设良种油茶基地,积极探索降低抚育成本的油茶幼林套种模式,大力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富民模式,首创“三油一稻”(即油茶+油菜+油菜花观光+旱稻)林下复合种植新模式,有效提高油茶林土地综合效益,为山区林农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2018年,抚育油茶幼林2万亩,油茶良种推广基地规模已达3.7万亩,实现产值近两千万元。二是创新发展林下经济。通过乡镇、村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和庭院地建设,突出乡村特色,尊重农民意愿,采取“见缝插绿、立体增绿”模式,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如望里溪头埠村利用乡村闲置地、抛荒地种植桃树、梨树等树种,建立以地入股、统一管理和建养一致的有效政策扶持,发展“林果结合型”农村经济,收益分红反哺村集体,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灵溪镇苍溪村林下种植白芨、黄精、仙茅等中药材5000余亩,种植楠竹、山桐等林下经济作物,新建花椒、小龙虾和野生甲鱼等养殖基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马站后槽村大力种植浙江楠、紫楠、闽楠、银杏等珍贵树种,打造美丽滨海休闲渔村林相景观,走上生态休闲旅游致富路。

三、注重管护并举有效护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坚持刚性监管,保障森林安全。该县紧紧围绕建设“平安苍南”工作目标,以实行日常巡查与专项打击相结合,在全域开展“2019雷霆”、“林区清火”、“候鸟保护执法”、“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涉林犯罪的高压态势,确保了森林生态安全。今年,共组织专项执法行动25次,出动人员102人次,实施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95批次,检查非松、涉松企业共116家,责令非法占用林地恢复原状1处;办理行政案件19起, 办理刑事案件2起,刑事处罚2人,罚没款共计5.8万元。

(二)强化责任捆绑,完善护绿机制。该县制定下发《苍南县2019年度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方案》,对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实行捆绑式责任、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监测网络,实现森林管护“全覆盖”,有效维护多年积累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成果。今年,县财政投入资金1729.8万元,除治清理松枯死木49794亩,314650株,无害化处理19754吨,其中安全利用疫木11354吨,安全焚烧枝桠8400吨;对全县716株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建立管护责任制,较好地保存了乡土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同时,全县打孔注药防治17015株,注射药剂37879瓶,有效压缩虫口基数,降低松林发病率,确保松林保存良好;挂设诱捕器300个,引诱剂诱杀防治面积4500亩;在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灵溪人民公园、金乡狮山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喷洒噻虫啉防治松褐天牛达9600亩,100%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防治工作任务。

(三)加大宣传培训,营造群护氛围。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对基层干部、护林员、监测员的培训力度,今年全县召开3次专题会议,邀请业内专家开展全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培训班3期;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林建设十五周年成效宣传、“植树节”赠苗宣传、“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等宣传活动,拍摄两个公益林“微故事”视频,制作一期公益林建设与效益公报,在乡镇设点发放种苗共33000株,发放宣传资料12200多份,营造共建共护“生态苍南”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