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寿光市以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立足新时代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需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县域教育发展瓶颈,以破题思维创新体制机制,精准实施“城区学位扩容”“教育强镇筑基”“县管校聘改革”“学校抱团发展”四大行动,以多重针对性举措破困局、补短板,整体提升教育品质,全力打造了“优质+均衡”的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样态。

聚焦城区学生“入学难”局面,

实施“城区学位扩容”行动

受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影响,近几年城区入园、入学儿童数量骤增,2023年寿光市小学一年级入学人数达2.46万人,较往年翻一番,城区学位严重不足。为有效应对生育高峰带来的“入学难”问题,寿光市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同步建成投用鲁清实验学校、厚德学校、全福元实验学校、文圣学校、悦轩中学等5所大型基础教育学校,新增学位11250个,实现了新生入学“有位有序”。

一是创新建设模式,突破资金瓶颈。研究制定《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确立“社会投资、政府租赁、公办管理”的学校建设模式,强化政策支持,免收24项校舍建设行政收费,减收11项经营服务性收费,所有新建学校产权归投资建设方所有,带动全福元商业集团、鲁清石化有限公司、城投集团、山东远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4家寿光本地企业投资19.86亿元,保障5所学校顺利开工建设。

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

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建设创新建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突破手续堵点。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统筹协调,密切协作配合,高效推进学校建设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确定部门“一把手”为学校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定20条任务清单,明确2023年8月为最晚完成时限,带动各部门比进度、比质量、比服务。瞄准前期规划、征地、土地整理、招投标和开工等各环节,组织各部门“变串联为并联”,将原本用时4周的手续办理周期压缩至1周,推动涉及学校建设的7大项35小项审批手续顺利完成。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三是保障施工要素,突破关键节点。为确保学校“建成即投用”,为5所学校各配备一名筹建校长,坚持开工、进度、质量、实用性四个“一起抓”。先后投资2.54亿元,按照“一生一床位”标准为新建学校配备学生宿舍,所有教室全部安装智慧黑板和电子班牌,安装“1热5温”出水口饮水设备300套、高清摄像头2000个,圣阳街延伸路、八里沟路、文和街等8条学校周边配套道路开学前顺利通车,安装路灯154盏,为学生全方位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

聚焦镇村教育“发展慢”现状,

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

镇区处于城镇村的中间,具有纽带和支点作用,既可以承接城区输出优质教育资源,也可以辐射带动村居薄弱学校。寿光市立足镇区教育战略定位,精准发力,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多管齐下提高镇域办学水平,全力施策提升乡村教育质效。

一是落实一项举措。对镇驻地学校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镇域统筹和镇政府驻地学校对域内其他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镇域学校交流帮扶,全面提升镇域教育教学质量,缓解城区教育资源压力。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建设创新建

二是打造一批试点。目前,寿光市强镇筑基省市县三级试点已覆盖9个乡镇,其中,省级试点镇3个,分别是羊口镇、侯镇、稻田镇;潍坊市级试点镇3个,分别是台头镇、纪台镇、上口镇;寿光县级试点镇3个,分别是营里镇、化龙镇、田柳镇。各试点镇坚持“一镇一案”,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结构、突出育人特色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让农村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与城里学生同水平的教育资源。

三是构建一个模式。各试点镇以镇街驻地学校为“头雁”,形成辐射相关小学和幼儿园的两个“雁阵”,再以两个“雁阵”构成镇域“大雁阵”,同时借助区域联盟及智慧教育资源,与镇外优质学校开展多重校际合作,形成“镇域多重雁阵”治理模式,全面破解乡村教育中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发展难题,部分乡镇实现学生“回流”。

四是探索一套体系。把农村幼儿园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把学前教育作为政府公共事业、党委政府考核和教育部门督导的重要内容。探索打造农村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体系,由镇中心幼儿园垂直管理镇域内的村办园,中心园园长全面主持、统筹协调镇域内所有幼儿园的工作,充分发挥中心园的窗口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缩小镇村、城乡差距。目前,寿光市所有镇中心幼儿园已达到省级示范园标准。

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

聚焦农村教师“干劲弱”症结,

实施“县管校聘改革”行动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打造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寿光市以“县管校聘”为抓手,突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引导教师科学合理流动。自2017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县管校聘”改革以来,寿光市交流轮岗教师累计超3000名,2023年交流轮岗教师813人次,教师育人活力全面激发。

一是因校而异制定竞聘方案。将所有农村学校进行分类管理,综合考虑域内学校的偏远程度、交通状况、办学规模等因素,把乡镇学校分为镇区学校和偏远学校。对长期在偏远学校工作的一线教师,职称晋升除常规加分项之外,另设任现职内偏远学校工作年限奖励分,调动了教师扎根偏远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对音体美学科专任教师配备不足的小规模学校,采取“联校设岗”的方式,设置一定数量的“走教”岗位,明确走教学校、周课时量标准及走教要求,确保每个学校都能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二是因需而异布阵教师队伍。坚持把优秀教师向农村相对薄弱学校倾斜作为工作导向。近5年招聘教师1687人,55%安置到农村学校。根据农村偏远学校用人需求,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3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支教时长2~3年,让优秀教师下得去、待得住、教得好。所有农村新招聘教师统一在城区优质学校顶岗实习一年,既缓解了城区学校师资紧缺的现状,也让农村教师得到历练成长。

聚焦城乡办学“差距大”趋势,

实施“学校抱团发展”行动

乡村教育振兴仅凭农村学校“单兵作战”难以实现,为实现城乡学校抱团发展、共同进步,寿光市从县级层面做好整体设计,统筹协调、全面发力。

一是以“云端互联”推动城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投资5600万元,为义务教育学校配备一体机2800台,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成智慧校园中心,部署资源云平台,购买20个门类122万个优质资源,学科资源覆盖率达100%。注册实名制网络空间30万个,打造了100个“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实现了城乡教师“云端手拉手”、城乡学生“同上一堂课”。

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

二是以“集团化办学”打造学校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寿光市名校多、强校多的优势,实施优质学校集群带动发展战略。圣城中学与2022年新建的巨能小学实行“一校长两校区”管理,推动新建学校迅速成长为百姓认可的优质学校;建桥学校托管东七小学、延庆寺小学,现代明德学校托管屯田小学、尧河路小学,全福元实验学校托管崔家小学,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家门口“上好学”。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建设创新建

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_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

三是以“品牌共生”激活农村学校发展活力基因。依托世纪教育集团、圣城中学、现代明德学校等7所城区优质学校,组建7大学校发展联盟,辐射带动全市所有乡村学校,定期开展教育管理经验共享、学校文化携手打造等活动,城区学校为农村学校作标杆、当示范,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联盟内学校实施“捆绑评价”,开展“教学督导+学校管理”双线问效,问效成绩与年度综合督导成绩挂钩,实现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城乡教育同频共振。建立薄弱校认领包靠制度,全市所有教研员转变角色参与到相对薄弱学校的发展中,定期驻校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把脉指导,让乡村学校成为教研“主阵地”、视导“主战场”,全面激发农村学校办学活力。

创建新优质学校的经验_建设创新建_创建新优质学校经验介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