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因自己的观念问题,舍不得宰杀,每年都有牦牛因为冻死或者牧草不足未能撑过冬天,这两年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也积极地出栏牦牛,从原来的每年收入4万实现了到现在的20万-30万。”阿察镇阿察村出栏大户觉则说道,“现在我们搬出小帐篷,住进了新楼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白玉县具有得天独厚的牦牛资源,牦牛产业已成为白玉最具优势、潜力、特色产业之一,更是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民生产业、富民产业。而“昌台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宝贵的优势畜种遗传资源,具有抗病力强,对高海拔低氧、高寒、饲草供给不平衡的恶劣环境具有非常强适应性的品种特性。

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白玉县紧紧抓住全州特色牦牛产业发展集群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融入全州牦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布局,立足白玉县昌台牦牛品种优势,全力推进“昌台牦牛”种业园区建设。据悉,昌台牦牛种业园区共有核心场3栋,每栋建筑面积为1265平方米,可容纳成年牦牛330头左右。扩繁场共有3栋,每栋建筑面积为1265平方米,可容纳成年牦牛330头左右。育肥场2栋,每栋建筑面积1265平方米,可容纳成年牦牛500头。通过选取昌台片区优质的种牛,在核心场进行保种繁育,在核心场优质种牛超出容纳需求时,扩繁场用于扩大种群规模,而育肥场主要用于不符合保种繁育的牦牛进行育肥出售。

“为了防止昌台牦牛种群的近亲繁殖,首先采取了每头公牛和母牛谱系的测定,在谱系测定的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再把牦牛进行配比,一般是10:1或者8:1,进行下一步的种群扩繁。”白玉昌台牦牛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平表示。

园区通过全产业链带动、新型主体培育的方式,培育有2个州级重点龙头企业,29个牦牛养殖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带动农户数达715户,并通过产业服务、技术帮扶、抗灾保畜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牦牛出栏率和商品化率。同时园区以全县13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核心,采取“集体牧场建设”“种业帮扶”“技术培训”“订单种养”“入股分红”“就近务工”“返租倒包”“直销直购”等多元化带动模式,带动农牧民稳定增收。

牦牛出栏,群众不仅多了一笔收入,对于生态环境的好处也不少。载畜量少了,来年草生长得更好,牛更加肥壮,群众收益也就越多,良好地维持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

据了解,为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2023年全县实施草原禁牧380万亩、草畜平衡418万亩,共计补奖资金3952万元。按照补奖资金兑现的相关程序要求,通过甘孜州惠民惠农“一卡通”监管平台,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发放方式,完成禁牧资金2907万元、草畜平衡资金1045万元兑现。

在下步工作中,白玉县将深入贯彻州委、州政府关于牦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相关决策部署及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求,立足县域实际,积极推动核心场及扩繁场的正常运营,以种业优势带动全县乃至全州牦牛产业提质增效,加大群众宣传教育力度,综合利用起对口帮扶、省州展销会、企业营销等销售渠道,切实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云上白玉

官方抖音

官方微博

" data-textnode-index-1699580005574="12" data-index-1699580005574="968" data-index-len-1699580005574="968">>" data-textnode-index-1699580005574="12" data-index-1699580005574="969" data-index-len-1699580005574="969">>" data-textnode-index-1699580005574="12" data-index-1699580005574="970" data-index-len-1699580005574="970">>" data-textnode-index-1699580005574="12" data-index-1699580005574="971" data-index-len-1699580005574="971">>更多精彩视频、资讯请关注云上白玉APP、抖音、微博平台

主办:中共白玉县委宣传部

白玉县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