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浙江大学传来喜讯:在浙江大学张英教授主持研发下,已成功从冬笋笋壳中提取出黄酮素等产品。这预示着这项在今年“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由建瓯颖食物产有限公司与浙大对接的项目,即将进入实施。
黄酮素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由于能提取黄酮素的银杏叶资源有限,因而寻找一种能够替代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银杏叶黄酮的天然药物,成了一项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
去年10月,南平市了解到浙江大学张英教授已取得提取竹叶黄酮的技术专利,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经多方联系,张教授先后多次来闽北与相关企业接触,但由于竹叶采收较麻烦等原因没能达成合作。就在这时,曾在省农林大学任教的南平市计委副主任江永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从竹笋等废弃物中提取黄酮素?经初步试验,专家证明这一方案切实可行。今年9月,建瓯颖食物产有限公司与张英教授签订了合作协议。公司将给付100万元研发费用,同时在技术研发成功后投入1000万元启动项目投产。
据了解,建瓯颖食物产有限公司目前每年笋壳、煮笋液和笋头等废弃物就有近万吨。如能变废为宝,每年从中可提取黄酮素30吨左右,按目前市场价每吨800万元计,将实现2.4亿元销售收入,剩余物还可实现达标排放。专家据此估计,这一项目如能在闽北开发,将可形成产值多达24亿元的一个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