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发展改革委、供电公司: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潍坊市针对“十三五”期间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的电网承载能力弱、供需矛盾多等问题,于2021年启动了对2014个村庄的两个“千村改造”工程。他们逐村摸排、查找短板,通过科学诊断、分步实施、细化管控、提升标准等举措,形成了“两库一图一报告”的精准画像,累计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648公里、低压线路4077公里,建成了“网架好、设备好、技术好、管理好、服务好”的“五好”县域配电网,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曾赞荣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学习借鉴潍坊的相关做法。为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全省范围内学习借鉴潍坊市的相关做法,全面提升农村电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潍坊市农网改造的主要经验

潍坊市农网改造工作措施硬效果好,其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高质量建设“五好电网”,高标准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科学规划网架好。紧扣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统筹推进电网规划与乡村产业规划衔接,以坚强网架筑牢安全稳定供电基础。一是高水平诊断。从满足乡村振兴电力需求的视角,组织精干力量逐村摸排,精准定位每个村庄电网短板,形成“一村一案”“一镇一册”诊断报告。二是高标准规划。结合村庄新能源发展、产业特色以及远景供电布局,按照“网格化”规划思路,逐村镇开展电网规划图、项目表“一图一表”规划成果编制。三是高质量推进。每年度夏、度冬前,坚持问题导向,查短补漏促整改,确保“新问题当年解决、老问题绝不重犯”。针对县域变压器重过载、轻空载并存问题,建立市县一体主变调配机制,完成41台主变轮换,有力提升县域电网安全可靠供电水平。

(二)综合施策设备好。以加强供电可靠性提升、小微企业零障碍接入、分布式光伏并网等支撑保障能力为目标,全面开展县域配网改造提升。一是农网设备更新换代。全面采用“高可靠、一体化、全绝缘、免维护、环保型”设备,新建改造电力线路5725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956台,农网户均配变容量由2.65千伏安提升到3.11千伏安,农网设备实现晋档升级。二是质量工艺显著提升。严把设备入网关,对变压器、线缆等关键物资进行全过程检测,不合格设备全部整改,并纳入供应商绩效评价。编制《配电网工程标准化施工工艺手册》,明确配电站房等4类42项施工标准。三是设备隐患全面管控。开展“净空行动”,解决农村三线搭挂等“老大难”问题,引导329万低压客户安装户用漏保,打通安全用电“最后一公分”。

(三)数字赋能技术好。聚焦县域农网智能化建设,提高故障抢修效率,优化客户用电体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数字赋能成效显著。一是停电时间更少。大力推动县域配网自动化改造,2849条线路实现配电自动化“全覆盖”,配网故障处置由“整线停电+人工巡视”升级为“精准隔离+快速自愈”。以变电站负荷调整为例,以前负荷调整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平均耗时1.5小时,现在依托配电自动化技术,“一键转供”十几秒就可完成。二是用电体验更好。依托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实时监控线路停运、重过载、客户电压质量等运行状态,配网由“两眼一抹黑”向“状态全透明”转变。

(四)精益运检管理好。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精益运检管理,不断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一是强化农网设备运维。攻坚基层配电专业管理提升,与专业班组实行同质化管理,配齐红外热成像仪等常用巡检仪器,提高农网设备运维质效。编制出台《机井通电供电设施运维管理与营销服务指导意见》,每年开展农灌隐患专项排查,确保水泵“动力更稳,出水更足”,真正解决农业灌溉用电问题。二是强化农网可靠供电。深化停电预算式管控,严控长时间停电、大范围停电和临时停电,计划停电避开早晚用电高峰,停电管控更精准。建成“市县一体、区域协作”不停电作业体系,创新“转供+发电+带电”检修模式,县域不停电作业化率达92%。

(五)用心用情服务好。以“先于所需、高于所期”的服务,赢得客户信任,擦亮服务品牌。一是持续提升供电所服务能力。聚焦供电所“服务好客户、管理好设备、强化内部管理”基本职能,建成56个数字化供电所,市县一体开展11期供电服务员工全覆盖达标培训,高标准建成6个五星级、32个四星级供电所。二是持续推进乡村电气化建设。聚焦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三大领域,政企农协同推进,全国率先建成电气化大棚、电气化水产养殖等11类、55个电气化项目,大幅压减生产成本。三是持续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39个贫困村开展电力帮扶,常态化实施“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让村民乐享“办电不出村、用电零跑腿”。

二、认真学习借鉴潍坊市农网改造的经验做法

各市要认真学习潍坊市高质量建设“五好电网”,高标准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乡村振兴、电力先行。潍坊市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着力点,利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对全市2014个村的农村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率先建成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农村电网,使全市农村电网电力保障水平和质量实现了大幅度提升,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

各市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扎实做好农网改造升级工作。

一是要紧密衔接电网规划与乡村产业规划。紧扣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科学规划保障农村电网坚强可靠运行。结合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实际,逐村摸排、精准分析村庄电网薄弱环节,滚动修编村镇电网“一图一表”规划成果,建立市县一体主变调配机制,着力打造“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配电网”。

二是要加快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落地。规范项目管理,压实各级管理责任,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管控直接穿透至一线作业现场。严控入网设备质量,明确工艺标准,对变压器、线缆等关键物资进行质量检测,对电缆终端制作、线夹安装等关键工序重点管控。建立工程进度日清单制度,细化工程管控颗粒度,对立杆、架线等主要工序实行日调度、周督导,确保惠民工程早日落地。

三是要加强新型电力系统下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应用。大力拓展配电自动化、配网无人机业务,深化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推广“一键转供”“动态负荷均衡和网络重构”等高级功能应用,增强配网故障自愈能力,降低客户停电感知。加快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取证,开展“竣工验收巡视、精细化巡视、快速通道巡视”等典型应用场景作业。

四是要不断提升农网运维水平保障可靠供电。压实属地供电所台区经理运维主体责任,严格“一月一巡”,配齐配足红外热成像仪、局放检测仪等仪器,提升运维质效。狠抓频繁停电治理,深化“线路、台区、客户”三级管控,切实提升客户用电体验。不断提升县域带电作业水平,尽快具备全部4类33项带电作业能力。加强输变配协同,强化全链条管控,坚持“配网先带出、主网再停电”。

五是要持续提供优质供电服务。要把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需求、有效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用电无障碍接入、满足农村家用光伏并网需求等,作为供电服务的基本内容,通过建设农村电力“彩虹驿站”,推广“网上国网”APP线上办电服务,让老百姓家中就能办电。

各市发展改革委、供电公司,要加强对本地农网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力量,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全省农村电网电力保障水平和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