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国农业大摸底在网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令人惊讶的是,大闸蟹、三文鱼、火龙果等这些山西人以前从未涉足的农特产品竟然成为运城这片黄土地上的特产。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南橘北枳”的传统种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正在河东大地悄然兴起。

大闸蟹恋上黄河水

撂荒地变身“振兴滩”

提起大闸蟹,很多“蟹迷”的第一反应就是江苏的阳澄湖大闸蟹。近年来,南方的大闸蟹慢慢游出长江,恋上了黄河水,成为被大众青睐的黄河大闸蟹。

日前,黄河大闸蟹突然成了“网红”。临猗县品极鲜大闸蟹养殖基地负责人李楠每天都要添加很多新的微信好友,慕名而来的既有买家,也有想学习养殖技术的企业家。“2023年中秋节时留的库存,我们原本是打算在龙年春节销售的,却在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时就已所剩无几。”李楠说。

2月6日,记者走进临猗县孙吉镇薛公村黄河滩大闸蟹养殖基地,深入探访大闸蟹在运城的生长故事。

车辆驶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猗段,一个接一个的养殖池塘便映入眼帘。在薛公村品极鲜大闸蟹养殖基地,捞蟹人挥着捕捞网从暂养池里捞出一兜兜的大闸蟹。李楠随手抓起一只,大闸蟹背青腹白、爪金毛黄,口中还吐着泡泡。

2021年,从传媒行业转型的临猗县临晋镇小伙李楠第一次来到薛公村,奔腾不息的黄河水,风景秀美的村庄,连片绽放的荷花……他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当时正赶上一个由南方人经营的大闸蟹养殖基地转手,李楠脑子一热便接了下来。

“第一年,没有抓到一只螃蟹;2022年,有了螃蟹,但是和投入相比利润还远远不够。”直到2023年,李楠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螃蟹养殖中。什么时候放蟹苗,什么时候喂螃蟹,什么时候种水草……终于,他的螃蟹获得了丰收。“500亩的池塘产螃蟹约5万公斤,这个产量在江苏区域都算高的!”

大闸蟹的生态化养殖和成功推介,不仅让李楠收获满满,也为薛公村大闸蟹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位于黄河岸边的薛公村,曾是有名的省边、市边、县边、镇边、沟边、河边“六边”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近万亩的黄河滩涂曾闲置撂荒,薛公村一度“守着金山讨饭吃”。

2012年,安徽芜湖人张俊来到薛公村,在此承包了1000亩河滩地,自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初来乍到,张俊曾尝试种植莲藕。但慢慢地,他发现黄河滩地是得天独厚的宝地,更是养殖大闸蟹的理想之处。

“北方的河滩地养殖塘面积大,大水域养殖,大闸蟹生长环境好。黄河水温也好,大闸蟹生长快。而且薛公滩的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天然黄河水中各种营养价值含量高。”黄河滩丰富的自然资源令张俊有了“南蟹北养”的想法。

薛公村村“两委”得知后,通过无偿建塘、盖管理房、引水上电,以及免除当年的大闸蟹试养场地承包金等举措,给予了大力支持。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和邀请养殖能手实地考察,2015年,张俊正式开启他的“养蟹之旅”。

如今,张俊的基地已从刚开始的试养30亩,发展到如今的500亩,亩产从开始的15公斤—25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0公斤左右。产品除在运城当地销售外,还销往北京、上海、西安、太原等地。

在张俊的带动下,薛公村4户人家也步入了大闸蟹养殖行列,共发展养殖面积500亩,使薛公滩大闸蟹养殖渐成气候。一个个青背、白肚、金爪的大闸蟹,让昔日的黄河滩变成了如今的“振兴滩”。“黄河滩涂地土质肥沃,黄河水营养含量高,气候适合大闸蟹生长,养殖的大闸蟹口感好,没有泥腥味。”薛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程俊怀介绍说,2023年,薛公村大闸蟹产量达7.5万公斤,产值达750万元。大闸蟹养殖已成为薛公村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黄河九曲十八弯,奔腾至运城后,流经8个县(市),其中临猗、万荣、永济、芮城等县(市)的沿黄滩涂养殖大闸蟹尤为出名。运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市大闸蟹养殖面积约2500亩,规模并不大,但在丰富水产品、调整水产养殖经济结构、满足群众“菜篮子”需求方面,大闸蟹养殖已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工厂化模式搞养殖

热带鱼扎根黄土地

连日来,记者在运城采访过程中惊喜地发现,这里除了大闸蟹,竟然还养殖有南美白对虾和原生长于非洲的罗非鱼。相较于苹果、面粉、澄泥砚等老牌产业名片,这些新特产在运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同样展现出了独特的风姿。

“罗非鱼其实很普通,原名叫非洲鲫鱼,原产地是尼罗河。”2月6日,一见到永济海景洲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景洲渔业公司”)经理李宏江,他就开门见山地介绍。

一条普通的罗非鱼是怎么不远万里,从非洲游进了中国,又在并不温暖的北方扎下了根?在海景洲渔业公司养殖车间,李宏江为记者解答了所有的疑惑。

为了让北方消费者也能吃上新鲜的、价格划算的罗非鱼,2021年,海景洲渔业公司决定把罗非鱼引过来。“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南鱼北养。”李宏江说,罗非鱼是热带鱼,对水温有着很高的要求。水温在15摄氏度时会停止摄食,水温低至10摄氏度就会自然死亡。所以,其存活温度必须在15摄氏度以上,生长温度在18摄氏度到28摄氏度之间。采访当天,虽是冬天,但进入海景洲渔业公司鱼苗培育车间,一股暖湿的热意便扑面而来。待眼睛适应了车间的腾腾雾气后,入目便是一个个直径长达8米的圆形高位池。

“现在只开了一个车间,一个车间有12个高位池,正在培育今年的第一批30万尾罗非鱼。”李宏江介绍。

只见一个个高位池里,漂着蓝色、红色、绿色的直径约80厘米的“婴儿篮”,每个篮子里,游着数不清的小鱼苗。池壁四周,分布着4个气推口,正源源不断地往池内送气。

李宏江解释道:“气推有两个功效,一是给水里提供氧气,二是让水流动,相当于鱼苗生活在活水状态中。池里的水温现在是26摄氏度。一个‘婴儿篮’里有两三千尾鱼苗。这些小鱼苗再大一点,就要从‘婴儿篮’里出来,放在高位池里了,一个高位池基本上能放3000条。”

海景洲渔业公司通过工厂化的方式,冬天孕育种苗,到来年四五月份投放鱼苗的季节,除了公司养的一部分,还会分给周边老百姓养殖,对周边老百姓从事渔业养殖起到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目前,海景洲渔业公司已经带动当地30户村民从事罗非鱼养殖,甚至辐射到临猗县一个400亩大的鱼塘。

为了满足市场供应,海景洲渔业公司每年都要进行数次鱼苗孕育工作。第二批几十万尾鱼苗很快就会从南方运回来。

“我们在南方有自己的培育工厂,回来的鱼苗都是刚刚破卵的小鱼。在鱼苗回来之前,我们会根据这边的水质,提前把南方的水质调到和北方水质接近。这样,鱼苗才好养活。”李宏江说。

罗非鱼的养殖前景非常广阔,据统计,临汾市是罗非鱼的主销区,每年约有500万公斤的销量;太原市每年约有250万公斤的销量;运城一年销量在15万公斤左右。

目前广东海大集团正在山西建设两个大型水产品加工厂,一个在临汾,一个在大同,预计在今年3月份投产。李宏江说:“我们公司去年的总产量在75万公斤,面对罗非鱼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样的产量只是九牛一毛。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加入,共同致富。”

盐碱地里掘出养殖基地

南美对虾成为运城特产

虾壳薄、虾肉肥,展开后和手掌一样大,这样的南美白对虾,居然出现在了运城。而养出这种白对虾的,竟是曾经人迹罕至的盐碱地。

运城地处晋南盆地,盐碱地总面积达23.88万亩,主要分布在永济、盐湖、新绛、夏县、芮城5个县(市、区)。近年来,运城市依托独特自然资源禀赋,在因地制宜发展“特”“优”农业的基础上,向荒滩要效益,化禀赋为财富,积极探索“以渔降盐、以渔治碱、渔农互补”盐碱地高效利用新路径,在盐碱地里掘出了“金银滩”,逐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位于硝池滩腹地的盐湖区解州镇郭家村,其丰富的水资源为当地创造了优越的水利条件,但也遗留下大片的盐碱滩地。以前,当地农民多以种植棉花、玉米、油葵等耐盐作物为主,但产量不尽如人意。而在如今的郭家村,笔直的田埂向远处延伸,一个个现代化对虾养殖车间分布其间。运城海晟源新能源数字化盐碱渔业养殖产业园项目(以下简称海晟源产业园)就坐落于此。

“谁能想到,早先满布碱蓬草的硝池滩,现在正在建设占地面积近2000亩的现代化对虾养殖基地!”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张武敬说,“‘不毛地’变身‘鱼虾塘’,我们的制胜法宝是建立了一支横跨土壤学、微生物学、育种育苗等多个学科的盐碱地水产养殖专业科研团队。海晟源产业园就是这支队伍的‘试验田’。”

与传统露天养殖模式不同,海晟源产业园不仅有标准化室内养殖车间,还配套有生态养殖、水质监测、消毒净化、物联网集成系统。海晟源产业园一名技术人员指着刚从虾池内舀出来的一杯水说:“这是我们在对硝池天然水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需添加缺失成分复配成的‘人工海水’,为对虾养殖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时,我们定期检测水质环境,以确保实现高产、高效养殖。”

“硝池水富含多种天然微量元素,非常有益于对虾养殖。”海晟源产业园负责人陈啸表露出了对郭家村这片盐碱地打造生态、环保的盐碱渔业养殖示范基地的自信。依托硝池滩的水土优势,海晟源产业园应用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工厂化数字渔业,并在项目中利用内循环系统实现了生物养殖循环利用,达到了污染“零排放”。

“实践证明,运城地区的盐碱地非常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这让我们找到了把盐碱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推动渔业调结构促转型的新途径。”张武敬说,“如今的盐碱地,不仅有‘颜值’,而且有价值。”

“我们采用工厂化养殖,8米见方的养殖水域可年产4批共2500公斤对虾,养殖效率大大提升。”陈啸说。

据介绍,养殖工厂化、装备数字化、监管网络化、决策智能化、作业无人化的海晟源产业园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对虾1.65万吨,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6亿元。

延伸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永济、盐湖两地以对虾养殖探索出盐碱地高效利用新路径,不仅能将北方地区原本1000公里的对虾产销链条大幅缩减,还将最大限度丰富太原、西安、郑州、成都、重庆、武汉等地水产品的市场供给,有效推动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沈佳 本报通讯员范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