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全国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近年来,为帮扶全省贫困地区如期“摘帽”、共奔小康,国网安徽电力坚持因村驻队、因村派人,累计选派85名干部驻村帮扶,增派240名干部轮岗锻炼。一个个落地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一名名走出深山的莘莘学子,一张张阳光灿烂、充满希望的笑脸……这是公司定点帮扶助力全省脱贫攻坚的成果缩影,也是一批批扶贫干部在扶贫一线挥洒汗水、赤诚奉献,用行动书写着信仰与坚持的不灭影像。
乡村“造血”产业兴
“金刚台的茶香又回来了!”9月末的清晨,望着漫山的茶树和乡亲们修剪茶枝的忙碌身影,公司驻六安市金寨县金刚台村第一书记李冬森感慨万分。
▌国网安徽电力党员服务队和金寨县金刚台村村民采收“阳光扶贫茶”(王文/摄)
金刚台山终年云遮雾罩,气候温和,有出产优质高山绿茶的自然条件。但是几年前,由于重视程度和技术不足,村里农业学大寨时期留下来的茶园逐渐荒废。
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老区脱贫既要重视外部“输血”,更要注重产业“造血”。2018年,公司筑巢引凤,捐赠290万元资金,在金刚台建起了15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投产现代化制茶生产线,引进安徽金龙玉珠有限公司这只“金凤凰”栖身大山,注册“金刚毛峰”品牌。近两年,公司继续捐赠578万元用于金刚台村1500亩茶园建设。
▌国网安徽电力党员服务队帮助金寨县金刚台村村民在茶产业基地制茶(王文/摄)
3月初,疫情刚过,李冬森联合村两委紧急调拨茶苗251万株,在雨季前抢抓春耕时机,动员全村的待业群众和贫困户参加培训、上山栽茶。从谷雨到立夏,整个茶叶开采季节,金刚台村男女老少几乎全村出动、一同采茶。今年,村内新建、改造茶园各500亩,过去的老茶园重现生机,以往的荒田也变成了一片绿色的“茶海”。
经过两年的打造,“金刚毛峰”现已成为大别山区小有名气的高山绿茶品牌。2020年,金刚台村茶厂生产茶叶3000余斤,产值达100多万元,100余户村民通过采摘鲜叶,人均增收7000元。
▌国网安徽电力定点帮扶金寨县金刚台村:俯瞰金刚台村连接村外的一条主干道(王文/摄)
金刚台村一捧茶叶泡出的“致富经”,只是公司产业扶贫发展中的一隅——
在铜陵
随着三机菌棒生产线的引进,铜陵市枞阳县虾溪村的菌菇产业全面实现自动化,平均日产菌棒2万袋;
在宿州
宿州市萧县毛郢孜村里,扶贫工作队动员村民承包扶贫连体大棚、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年产量达2万余公斤,收入达40余万元……
截至目前,国网安徽电力累计投入2148万元,建成37个产业扶贫项目、52个基础设施项目,惠及36个县区 46个村。
▌国网安徽电力定点帮扶村金寨县金刚台村,寂静的上村茶叶加工厂透着暖暖灯光(王文/摄)
在抓实产业扶贫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公司不断加大消费扶贫牵引力度,后勤、工会通过“慧农帮”等平台优先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在食堂区域设立扶贫专柜,号召员工积极参与“爱心订购”,2020年已累计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758万元。
育主体、带农户、拓思路,一座座美丽乡村依托产业“造血”提起了“精气神”,铸造了“振兴魂”,迸发出源源不断的致富动力。
扶志扶智斩穷根
“最多时,我这里一次性养了近800头猪,一年收入也有个几万块钱。”如今,谈起自己的“养猪经”,周根收十分自豪。
周根收是铜陵虾溪村“主动致富”脱贫的典型户。曾经,由于唯一的儿子患癌去世,周根收失去了生活的全部动力和希望,为孩子治病欠下的债务更是让他成为村里的重点贫困户。
▌国网铜陵供电公司员工正在帮助贫困户销售家禽(郜小兵/摄)
国网铜陵供电公司了解到周根收的情况,主动安排干部结对帮扶,反复上门开解、做思想工作,鼓励他养猪致富。“没钱买猪仔,也不会养,能行吗?”周根收的心中满是疑虑。很快,扶贫干部帮助周根收办理了3.5万元免息贷款,并联系养猪能人上门指导,周根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第一批土猪出栏后,周根收又主动增购了一批新猪仔。
其实,像周根收这样主动找产业、找项目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在公司扶贫干部的耐心沟通和宣传引导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实现了从“等、靠、要”到“主动致富”的巨大转变。
▌国网巢湖市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帮助贫困户采收西瓜(李正波/摄)
与此同时,教育扶贫的暖洋也正承载着一个个阳光少年实现“求知梦”、扬起新希望的风帆……
这个夏天,国网安庆供电公司组织对口帮扶贫困村的27名儿童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少年们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中触发爱国之心,在中国宣纸博物馆中感受传统物质文化魅力,在黄山自然景区团队游戏、溯溪寻源,打开心扉、肆意奔跑,度过了一个难忘又充实的“逐梦之旅”。
▌国网安庆供电公司对口帮扶贫困村儿童开展暑期素质拓展教育(陈中跃/摄)
这个夏天,金刚台村有18名孩子考上了大学。2014年至今,金刚台共走出了69名大学生,其中不乏“985”“211”等名校。9月,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向村里的18名大学新生发放了每人2000元的助学慰问金,并帮助困难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
近年来,公司累计捐赠200余万元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建成“光明驿站”公益站点100余个,助力断掉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扎根乡村倾真情
“去了村民家里,他家的狗不咬你了,说明是熟悉了。”国网六安供电公司驻新塘村第一书记张大伟笑着说。初到新塘村时,张大伟和队员们对村情、民情一无所知。经过三个月没日没夜、挨家挨户的走访,他们的足迹遍布了12.7平方公里的村庄。如今,张大伟不管走到哪里,总能被村民一眼认出。
村里谁家的狗叫的最凶,哪家养的猪马上出栏,谁家的孩子要上学,哪户住着独居老人,谈起贫困户的事情,扶贫干部们如数家珍,可是自己和家里的情况,他们却没能顾上……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驻新塘村第一书记张大伟在村木制板厂车间劳动作业(王文/摄)
“你是血压高、疲劳、饮食不规律综合引发的肠道供血血管破裂,必须卧床静养!”医生对国网阜阳供电公司驻三星村第一书记张烁下达了“硬命令”。几天前,张烁病倒在了扶贫一线,但“闲不住”“讲不听”的他却在病床上办起了公。“干扶贫,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将心比心的实在事,我希望我能做得更好。”医生的叮嘱也重要,但张烁仍兢兢业业……
国网怀远县供电公司驻双河村第一书记王晓,在帮扶贫困户抢收小麦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左眼险些失明,身上多处负伤,头部缝合27针。“贫困户家的小麦可收完吗?”这是王晓昏迷十几个小时后,醒来还在记挂的事。“说不疼、不苦、不累,那是假话。但当乡亲们自发地来看望我时,我内心充满了温暖。”“王书记就是最美的奉献者。”这是双河乡亲们对王晓由衷的赞誉。
▌国网怀远县供电公司驻双河村第一书记王晓走访村内养牛场,对贫困户合作养殖情况进行了解(邵思远/摄)
母亲患癌去世,却没能在病床边陪伴尽孝,这是公司驻金刚台村扶贫工作队员刘志敏此生不敢谈及的悲痛;女儿两岁了,什么时候会走的路,什么时候叫出了第一声“爸爸”,刘志敏亦不清楚……扎根基层,心入群众,这名89年生的城里娃,把四年青春奉献给了金刚台村这片热土,却错过了人生中许多个重要时刻。
是他们,默默用双脚丈量出一条条精准脱贫路;是他们,倾注所有真心帮扶着每一位贫困群众;是他们,在用行动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归”的初心和使命……截至目前,公司定点帮扶的4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年底贫困人口将实现清零。
国与家,爱与痛,让铁骨铮铮的扶贫干部们饱含热泪;当寻常成为一种奢侈,当“自私”成为一种心愿,沉吟片刻,终究也只是一句,“到扶贫一线去,成为祖国脱贫攻坚的参与者,见证这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不悔!”
2020年,是艰巨而伟大的一年,更是注定不凡的一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脱贫攻坚的决胜战鼓已经擂响,奋勇冲锋的集结号声响彻九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份属于时代的印记,你我终将一同见证!
策划:宣传部
撰稿:梁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