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8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我校积极搭建研究生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杰出人才。
为此,我校实施国际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依托国家公派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境内外联合培养项目和各级各类校际、院级国际合作协议项目,选拔研究生到境外一流大学攻读学位或进行联合培养。
近期正值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筹备申请之际,特推送生态环境学院博士生张峰源的项目申请经验及感受分享:“万卷书外的万里路”,希望助力有意申请该项目的同学如愿获得心仪院校的交流机会,开启一段富有成果的国际学术之旅。
(本期策划:田雨)
万卷书外的万里路
我于2023年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并获得资助资格,自2023年10月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学习,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可以切实帮助到大家准备今年的申请工作,也希望有出国联培的想法但还在犹豫的同学们看了我的经历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勇敢尝试,趁早行动
对于申请CSC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我的建议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早”。具体来说,就是要早考虑、早规划、早申请。
早考虑
是指一定要早点考虑清楚自己是否要出国交流?是否要申请CSC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出国交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拓宽国际视野,还是为了与领域内的大牛导师合作?针对不同的想法需要进行不同的准备。CSC联培博士生项目相对CSC其他项目名额比较多,只要有清晰的研究计划和明确的交流目标,申请难度并不算大。
早规划
是指提前规划自己大概什么时候出国交流,去哪里交流,出国后如何开展自己的学术研究。如果自己的研究需要开展调研、实验等,出国后是否方便开展?是否需要在国内提前进行?这些都应该在出国前做好规划。
早申请
在CSC系统提交申请之前,需要完成取得语言考试成绩、撰写研究计划、拿到国外院校的邀请信等,这些流程都需要花费时间。每个学校办理邀请信的流程不一样,短则一两周,长则一两个月,尽量还是多预留一些时间为好。另外申请时CSC系统中需要填写的申请材料也很多,大多有字数要求,最好提前准备。
拓宽视野,放下焦虑
作为一名跨专业博士研究生,我时而会有学业焦虑。但这次申请到CSC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来康奈尔大学交流后,我的心态反而有了多方面的转变。
比如生活上,虽然学习了这么多年英语,按理说基本的交流应该不成问题,但我来的第一个月不太敢去交流。去超市基本上只在结账的时候说“Thank you,have a good day.”在餐会等场合只敢躲在角落和中国的同学聊天。但慢慢的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善,在各种场合也可以基本无障碍地聊天了。现在交流的时候不再担心会有语法错误或者用词不准确等情况,而是大胆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网上大家说的那样,如果英语是对方的母语,对方自然会理解。
在学习方面,除了旁听课程、参加讲座等,学院和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餐会或者咖啡时间,可以有机会与教授或其他同学沟通交流。
在这里学习我很喜欢的一个点是,很多之前觉得很遥远的国际会议、暑期学校等活动现在可以去现场参加。这一点与其说是外部条件的改变,更多的是心态的转变。其实之前也完全可以参加这样的活动,但不管是觉得路途太远手续太麻烦、还是觉得活动太高大上自己没有资格参加,总之很少去尝试。但现在我对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感兴趣,会积极投稿报名参与。这种心态转变具体是怎么发生我也很难描述,相信有相同经历的同学可以理解,也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去体验。我相信这种心态的转变对之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有益的。
在与这边老师同学和其他外国朋友交流之后,我发现这里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的兴趣去做出改变,即使在我之前认为“太晚”的年纪。这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经历,既然我自己选择了这样的路,就应该去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得陇望蜀。我的导师王华教授一直教导我:“搞科研要快乐,要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王老师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我确实一直在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希望自己之后可以享受过程多于渴望成果。虽然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可以在网上了解到世界各地,我也自认为具有“国际视野”,但这次的交流经历让我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新的期待。也许之后我也可以去世界各地看看,甚至有机会的话去不同国家工作生活,体验不同职业和文化。这次的交流经历让我感觉这样的想法不再遥不可及。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交流,我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感受,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其实不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学术资源方面都是世界一流水平,我们更需要的可能是国际视野和钻研精神,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大学一定会建设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个人简介
张峰源,男,生态环境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条件价值评估中受访者非理性决策行为。热爱环境保护,积极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博士在读期间获中国人民大学“三好学生”“千人百村”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理解中国”学术实训实践项目优秀结项等荣誉。
文字:生态环境学院博士生张峰源
设计:陈思琦
审核:李扬 邢姝 胡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