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关键技术及养殖成本、效益分析(1.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16;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310020;3.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浙江嘉兴314001;4.桐乡市宏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桐乡314511)小龙虾原产于北美地区,其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富含钙质,备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1-2]。小龙虾抗逆性强,具有广泛的生境适应性,且生长迅速、繁殖速度快。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养殖面积、产量不断创新高。我国小龙虾稻田养殖面积占到了养殖总面积的86.61%[3]。如湖北、安徽等地大面积推广稻虾共作和连作模式[4-7]。但稻虾共作模式田间工程环节需要开挖一定面积的环沟,按我国现行水产行业标准SCT1135.2—2017《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中的规定,沟坑占比不超过总种养面积的10%[8]。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一些主体不按标准操作,随意扩大环沟开挖深度和宽度,造成了水稻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减少[9]。另外,稻虾共作模式一般要求水稻在9月底至10月中上旬完成收割,这就使得浙北等传统仅种植一季晚稻的地区水稻品种选择以早熟为主,造成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针对这些问题,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创新发展出一种无需开沟的新型稻虾轮作模式,上半年利用冬闲稻田养殖一季小龙虾,结束后下半年再种植一季晚稻。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需开挖环沟,水稻种植面积不减,且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这2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不重叠,冬季养殖小龙虾产出明显高于传统的冬季作物,提高了单位土地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2019年以来,本团队全程参与构建了新型无沟化的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并不断加以完善。现结合这几年的生产经验,就该模式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并对该模式的经济效益情况及发展潜力等进行系统分无沟化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关键技术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新型无沟化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当年11—12月晚稻收割后对稻田进行简单改造种植伊乐藻;翌年2月底至3月初开始陆续投放虾苗;5月底至6月上旬捕捞完毕;晒田后即可种植单季晚稻。新型无沟化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技术流程1.1稻田工程单个田块面积1~2hm2。当年11—12月,晚稻收割后对稻田进行改造,主要是加高、加固田埂至高出田面50~60cm。然后旋耕1次,将粉碎后的水稻秸秆翻耕入土,并使田间形成高低落差,促进田面生境的多样化。

1.2伊乐藻的种植和养护沉水植物的栽培是小龙虾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长势和规模是决定小龙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同时对小龙虾的品质也有着重要影响。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用的比较多的沉水植物主要是伊乐藻(Elodeanuttallii)和轮叶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其中,轮叶黑藻是一种高温草,冬季为休眠期,水温10以上时,芽苞才开始萌发,5—8月为快速生长阶段[10]。而伊乐藻为低温草,水温在5以上即可生长,18~22生长最佳[11]。因此,对于轮作模式来说,伊乐藻显然最合适。旋耕完后稻田上水15cm左右,泼洒75~90kghm-2有效氯含量35%的漂白粉进行消毒,3~5(鲜重)种植量为450~600kghm-2。伊乐藻种植2~3后,分别施用长根壮草宝和复合肥(N-P2O5-K2O配比为19-9-19)各3.0~4.5kghm-2,此后每7期施用相同用量的肥料直至伊乐藻长势稳定。当年种植伊乐藻后,大田水深控制在15~20cm,翌年3月水深逐步加深至25~30cm,4月以后再加深至35~40cm,最深至45~50cm。1.3投放小龙虾苗月底至3月初,陆续开始投放第一批小龙虾苗,投放规格为300~400尾kg-1的虾苗,投放量为300~450kghm-2。

2月底至3月间投放虾苗的田块,第二批虾苗投放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初,待成虾捕捞量达到预期的60%~70%时,再投放规格为160~240尾kg-1的虾苗,投放量为150~225kghm-2。对于4月才开始投放的田块,直接投放一次虾苗,放养规格为200~240尾kg-1的虾苗,投放量为525~600kghm-2。1.4投喂及日常管理投喂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每日喂食1次,傍晚投喂为宜。日投饵率视天气、温度、小龙虾摄食等情况调整,投喂量以小龙虾在2内吃完为宜。4月中旬前,日投饵率为2%~3%,4月中旬后,日投饵率为3%~5%。小龙虾苗种投放以后,每7~10投放1次钙制剂调节水硬度,并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保持水体稳定。日常还需注重病害防控。1.5捕捞月20日开始捕捞第一批商品虾,捕大留小,勤捕捞,5月底至6月上旬全部捕捞完毕。排干田水,晒田7~10后即进入水稻种植阶段。1.6水稻种植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中后茬水稻品种的选择与一般单季晚稻相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等因素按需选择。由于虾田水稻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用量,稻米品质较一般种植模式更优,食味更好,可作为高品质稻米品牌产业化开发,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因此,建议选择受市场欢迎的优质稻品种。

小龙虾产量及养殖效益情况2.1小龙虾产量从2020—2021年生产实践来看,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下小龙虾的产量较为稳定,平均商品虾产量可达2287.5kghm-2,而稻虾共作模式平均商品虾产量为937.5kghm-2。由于繁养分离,稻虾轮作模式所养殖的商品虾规格普遍要大于共作模式,故整体售价也会较共作模式高4~5元kg-1。2.2养殖成本及效益情况成本投入。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成本要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改造投入、土地成本、小龙虾苗种、饲料、养殖过程中微生态制剂等的投入以及人工成本等(表1)。按一次性投入可使用5计,稻虾轮作模式每年基础设施改造投入的费用折合为2715元hm-2。稻虾共作模式由于需要开挖环沟以及配备防逃设施,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明显要高,按相同计法为5265元hm-2,是稻虾轮作模式的1.9倍。土地成本方面,无沟化稻虾轮作模式目前较多采取季节性流转的方式,即租用农户冬季闲置的田块进行养殖,故而土地成本并不高。基础设施改造投入对比在无沟化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桐乡市形成了“公司+农户”的运营方式,即由专门从事稻虾共作的公司向加盟农户统一提供小龙虾种苗,并提供全程的技术支撑,加盟农户所养殖的小龙虾由公司统一定价销售,加盟农户每年向公司缴纳一定的技术服务及管理费用,我们将这部分费用也计入到苗种投入内。

对其他各项成本要素进行调查后统计汇总。2020—2021年,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平均成本投入为50190元hm-2(表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成本投入方面,稻虾轮作模式略高于稻虾共作模式,但数额差距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在稻虾轮作模式各成本要素中,小龙虾种苗的投入是最大的,占到总成本的64.3%,且每年投放的种苗数量相同。而稻虾共作模式,虽然基础设施改造投入大一点,但该模式投放的是种虾,其成本较虾苗明显要低,而且从第 二年开始每年仅需补放少量的种虾。因此,稻虾共作模式种苗方面的投入明显 稻虾轮作与稻虾共作模式总投入情况收益方面。2020 年,稻虾轮作模式小龙虾产量为2 325 kghm-2,小龙虾平均 售价30 元kg-1,冬闲田养殖一季小龙虾的收入为69 750 元hm-2,效益达到 23 085 元hm-2;2021 年,稻虾轮作模式小龙虾产量为2 250 kghm-2,小龙 虾平均售价33.6 元kg-1,养殖一季小龙虾的收入为75 600 元hm-2,效益为 21 885 元hm-2。综合来看,2020—2021 年利用稻田养殖一季小龙虾的平均效 益可达22 485 元hm-2。

就商品虾产量而言,稻虾轮作模式商品虾的产量是共 作模式的2.44 倍,售价也略高于共作模式。因此,稻虾轮作模式商品虾收益明 显比稻虾共作模式高(表3)。但是,从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来看,稻虾共作模式小 龙虾种苗产量较高,效益十分可观。2020—2021 年,稻虾共作模式虾苗平均 收益可达85 590 元hm-2,再加上稻虾共作模式也可以销售部分种虾获利。因 此,稻虾共作模式效益较轮作模式明显要高。 发展前景从嘉兴市来看,无沟化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的发展潜力很大。2019 年,嘉兴 市稻田养殖小龙虾面积合计1 924.1 hm2,几乎全部采用的是稻虾共作的模式 [12];2020 年,稻虾轮作模式初创,面积为185 hm2 左右。而到2021 957.7hm2,其中稻虾轮作模式占75.6%(图2)。2021 养殖面积较2019年已减少了37%,而这部分减少的面积主要也是转为了轮作 的模式,这样就可以将共作模式多余的虾苗充分利用起来,一举两得。事实上, 嘉兴市共作与轮作相结合的主体养殖总面积有近3 736.4 hm2,占了小龙虾养 殖总面积的73.3%。 2021年嘉兴市小龙虾不同养殖模式面积分布情况 讨论浙北杭嘉湖平原一带一直是浙江省的水稻主产区,且其境内河网密布,淡水渔 业发达。

因此,近年来该地区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势头喜人。据统计, 2020 年,浙江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面积已达1.04 万hm2,主要分布于湖州、 嘉兴地区,且主要是稻虾共作模式[13]。稻虾共作模式,虽然效益较高,但需 开挖环沟,这样不可避免会造成一定量的水稻种植面积减少。而浙江省本就是 全国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省份之一,因此,无沟化稻虾轮作模式的兴起对于稳 定水稻种植面积意义重大。一方面,无沟化的稻虾轮作模式真正实现了水稻种 植面积不减,利用种植晚稻之后的空闲期养殖一季小龙虾,效益可观,有助于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稻虾共作模式,下半年种虾培育阶段, 水稻的生产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影响,而无沟化轮作模式水稻生产完全不受影 响。据调查,在相同施肥条件下,同一水稻品种在轮作模式下的产量明显高于 共作模式(只比较净面积水稻产量)。而且,稻虾轮作模式对于后茬水稻品种的 生育期无特定要求,优质水稻品种的选择面很广,有利于优质大米的开发。 目前无沟化稻虾轮作模式采取的季节性流转策略可以将冬闲田充分利用起来, 减少抛荒面积,增加稻田产出率,有利于稻虾轮作模式的快速推广。但采用季 节性流转,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的主体不同,若遇到小龙虾行情较好的时候, 养殖的主体易受利益诱惑,人为推迟干塘时间,进而导致水稻种植期推后,影 响产量。

因此,在稻虾轮作模式的推广过程中,政府部门需加强监管,而养殖 主体和种植主体也需通力配合,确保茬口的顺利衔接。 从养殖技术而言,轮作模式对养殖技术的要求较共作模式低,在虾苗质量有保 证的前提下,更容易获得成功,故稻虾轮作模式较共作模式更易复制和推广。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于2019 年出台了《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百万工程(2019— 2022 年)实施意见》,规划到2022 年,浙江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将达到6.667 hm2,从实践来看,稻虾轮作模式的推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稻虾轮作模式的发展依赖于稳定的虾苗供应,而虾苗主要就来自于共作模式。 在稻虾轮作模式各成本要素中,投入最大的就是虾苗。小龙虾苗行情的变化大 体决定了稻虾轮作模式的效益走向。反之,稻虾共作模式所生产的虾苗也需要 稳定的销路。因此,稻虾轮作模式与共作模式的发展相辅相成。稻虾共作模式 和稻虾轮作模式面积按14 左右的比例配置是较为合适的。以嘉兴市为例,原 先共作的田块实际已有不少转为轮作模式,这主要也是上述因素所导致的。另 外,在共作模式改为轮作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一些“一稻两虾”的模式。即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