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点,方里村还在“睡梦”当中,穿村而过的杨绩高速,偶尔掠过一道车辆行驶的灯光,由近及远,把村庄衬得格外宁静。

这样的宁静,张立平再熟悉不过。因为这个时间,他已经穿上下水服、头顶采矿灯,开始在塘口边捕捞青虾。

连片的虾塘,随着老张熟练地解开绑绳、拎起地笼,瞬间“沸腾”起来,一只只鲜活的青虾在网中活蹦乱跳。

池塘青虾养殖技术视频_水库青虾怎样诱捕_水库青虾养殖技术

方里村连片的虾塘,已经迎来丰收季。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如果要问张立平初冬的味道,一尾青虾,再适合不过。

今年整60岁的张立平是郎溪县凌笪镇方里村村民,也是村里的青虾养殖大户,自2016年开始流转水域养殖青虾至今,已经整7个年头,算得上是青虾养殖的“老把式”。

11月29日,预报说即将迎来新一波冷空气,当天捕捞的200斤青虾刚刚“上岸”,就被老张骑着电动三轮车,抹黑送去七里地开外的溧阳社渚青虾交易市场。

“特别好卖,不少老主顾,一看虾子品相,直接给出价格。”老张反复强调,“卖了4280块钱,现金交易。”

其实,在养虾之前,老张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一季水稻一季油菜,就是他一年里头的所有营生。

从“地里刨食”到“水中求财”,老张打趣道,“是沾了隔壁溧阳的光。”经了解才知道,溧阳社渚镇和郎溪凌笪镇“唇齿相依”,一脚跨两省,之所以养殖青虾,要得益于冠以“中国青虾第一镇”的社渚,当地养殖不仅市场广,而且技术硬。

“社渚青虾交易市场,买全国,也卖全国,一来因为离得近,二来因为我们自身水质好。”三言两语,老张道出了改行的初衷。

就这样,2016年,他一口气流转了60亩塘口,开始自己的养殖创业路。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渐渐地,老张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塘秀才”,2018年便迎来了养殖青虾的“大年”。“那年一亩产虾250斤,产量高,行情也好,一年挣了10多万。”聊起5年前的丰收,老张至今记忆犹新。

养殖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熟悉的都知道,水产养殖最怕的就是高温天。2022年,持续的清热少雨给老张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水塘最深处旱到只有30公分,不仅没有水添,更没有水换,眼瞅着只能干着急,没挣到不说,每亩还亏了1000元。

“风险太大,想过干脆甩手,但流转合同没到期,总不能撂挑子。”老张自言自语道,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养。用他的话说,“去年真是‘虾’忙。”

好在干旱不是年年有,这才又燃起了老张的盼头。

在他的影响下,张立新也紧跟其后,于2018年开始了青虾养殖。在家里,张立新是堂哥,但也是徒弟。他告诉记者,如今养殖面积也有50多亩,社渚提供虾苗、提供饲料,还提供技术,关键养大的青虾,不愁卖。

“虽然跨省,这边养那边卖,但我们有养殖青虾的先天优势。”方里村原党总支书记申兴国介绍道,上游就是岗收水库,水质没的说,加上旁边就有交易市场,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和地利,剩下了就是养殖户要肯吃苦。

如今,方里村养殖青虾的面积达到了3000多亩,已经成为村里头的拳头产业。

这阵子,老张忙得是脚打后脑勺。他说,青虾上市可以一直卖到春节前后。之于他而言,好虾卖上好价钱,就是对自己忙碌一季的最好回报。

今年青虾已经上市,但凡从溧阳社渚交易市场回来,老张都习惯坐在塘埂边,静静地待一会。此刻的天空,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塘面上,偶尔白鹭飞起、落下,掠过时溅起一片水花,这是他每天最熟悉不过的风景。

“养虾是个苦差事,也是个技术活。”老张感慨道,辛苦归辛苦,但到了市场,看到自己的青虾卖得俏,就算整宿不睡,也有劲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